微信分享图

3545 郭畀 1327年作 云山图卷 手卷

云山图卷
拍品信息
LOT号 3545 作品名称 郭畀 1327年作 云山图卷 手卷
作者 郭畀 尺寸 引首26×88cm;画心25×134cm;题跋26×230cm 创作年代 1327年作
估价 20,000,000-38,000,000 成交价 RMB 23,000,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手卷
出版:1.《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成都古籍书店,1990年出版。
2.《考盘社支那名画选集》第三集,文华堂书店,1929年出版。
3.《宋元的绘画》,便利堂1962年出版。
4.《世界名画全集》卷十七
5.《有邻大观》第二集,第49-50页,1929年出版。
著录:1.《日本现在支那名画目录》
2.《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郭味渠着,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出版。
3.《中国历代画目大典》辽至元代卷,第215页,周积寅,王凤珠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题签:元郭天锡云山图卷。磊斋主人珍藏。长乐黄葆戉。钤印:黄葆戉印、蔼农
引首:气敚虎儿。烟雨微茫,云蓬蓬如絮,学米固然,而流动苍郁之趣,似又得之米外,非近世之称能事者所能梦见。髯翁其仙之人耶。癸亥(1923)冬十月,安吉吴昌硕展读书端,时年八十。钤印:吴俊之印、吴昌石
题识:岁在丁卯冬十月廿四夜,郭畀天锡为显夫作。
钤印:金城郭氏、郭畀天锡
题跋:1.显夫学士与天锡先生为莫逆交,故得其翰墨为多,片纸尺素,缇袭而藏之。先生已矣,不可得而复见之矣。见其遗迹,如见其人,见其交游,如见其人,临风遐想,千载俨然。至正甲午(1354)冬,赵郡苏大年顿首谨题。钤印:苏氏昌龄、愚公
2.郭髯风流世无匹,闲写丹青致清逸。兴酣落笔尺奇趣,腕底神游任轻率。烟云顷刻变莫定,但觉楮尾气充溢。假令当日米老在,把臂应当共入室。只今披图如见公,墨渖淋漓犹昨日。迂谬生吕敏。钤印:志学父
3.白云堆瑞安茅屋,绿水矶头泊钓船。何日山居如此意,清风还向画图传。云松。钤印:云松、虚室生白、一印不辨
4.云本无心偶出山,青山何意入云间。云山若然有心意,安得终朝相对闲。谢尝。钤印:谢尝之印
5.是卷为杨提学子庆故物,今归诸张行甫。行甫乃仲深学士族弟,学士诏余观之,苍润秀逸,极叹其重。昔人谓郭髯画在米氏父子之间,洵不诬也。相与嘱弁数语,因假归,题于存正斋中。吴兴王俊华。钤印:王氏俊、华
6.弘治戊申(1488)秋八月既望,同范庵李公、史君明古,观郭佑之云山卷于王氏清荫堂,令人心旷神怡,顿起烟霞之想。长洲沈周。钤印:启南、石田
7.郭天锡画传世极少,此云山图卷乃为宋显夫褧所作,有宋藏印,并苏愚公跋,可证此画真足雁行,虎儿所不逮者,浑沦二字耳。然非观见虎儿墨妙,而又负真鉴者,不能道双字也。已未(1919)六月,偶得此卷,因书数语于尾。瓢叟记。钤印:颜世清印
8.元郭畀字天锡,一云字佑之,号北山。世家京口,故私俶米南宫,最得其法。元人善米法者,群称高房山,然房山以己意稍变故法,而得正法眼藏,却不若天锡此画,峦壑隐现,林木深荒,而微茫迷离处,妙得咫尺千里之趣。古称北苑画江南真山,吾于天锡亦为如是观矣。丙寅(1926)冬仲,画于霭山庄。长尾甲。钤印:长尾甲印、雨山
鉴藏印:宋褧、素行斋、张氏蓬山珍赏、张氏珍玩、□□宝玩、沈盦平生真赏、朗庵藏宝、梅妻鹤子先生之裔、林朗庵考藏书画印、历刧不䃺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气夺虎儿
——郭畀《云山图卷》赏析
郭畀生平:
郭畀字天锡,晚年号退思,,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人。据近人陈庆年考证,他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于顺帝至元元年(1280-1335),年五十六。其父名景星,字符德,号义山,宋咸淳五年,以乡试待补贡,太学生。元统一中国之后,因燕公楠的举荐,被任命为淮海书院山长。后调湖州长兴州儒学教授。仕宗皇庆元年调镇江儒学教授。最后以从事郎台州路黄岩州判官致仕。郭畀,历饶州路都江书院山长、处州青田县腊源巡检,镇江路儒学学录。调平江路吴江州儒学教授,未上。江浙行省辟充掾吏。父子二人均做赤书院山长,是地方名儒,堪称书香门第。
他的好友俞希鲁在《郭天锡文集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中,给现在的我们完美的勾勒出了郭畀的外形及性格:君身长八尺余,美须髯,善辩论,通国语,倜傥略边幅,堂堂然伟丈夫也。饮酒有鲸吸之量,醉墨淋漓,信手挥洒。当起得意,脱帻却立,咄咄自磋赏曰,此不灭古人也。尺缣片楮,得者宝之。
郭畀在世时期,是元朝统治比较稳定的时期。这个时期,江南的知识分子对蒙古的统治,由反抗以至于逐渐适应。越来越多的学子开始潜心于书籍、诗辞、绘画。郭畀的才学,就主要表现在书法和绘画上。缪荃孙在《云山日记》上有序言,说郭畀书仿赵松雪,画师高房山。且生平交往多书画名家,如赵孟俯、倪云林等。
书画艺术:
在郭畀好友俞希鲁的《郭天锡集序》中,提及“江浙行省尝奉旨择能书者,楷书《大学衍义》以进,公(郭畀)与其选”,可知郭畀擅长楷书,行书。姜绍书《韵石斋笔谈》云:“子昂传灯则有郭天锡,尝手书《松雪斋诗》一帙,遒逸精洁,宛入鸥波三昧。其诗文题跋,散见于卷册中,骎骎与松雪并驱。无季工真体者,未能或之先也。”可见郭畀的书学渊源是来自赵孟俯。元代初年,形成了以赵孟俯为中心的“赵派书家群体”,除郭畀外,还有钱良佑、朱德润、俞和等。这些人提倡魏晋书风,并身体力行。传世的郭畀的书作,主要有《四禽言诗卷》(1318年作)、《书郭景星和梁隆吉诗卷》(1319年作)、《青玉和盘诗卷》(1321年作)以上三件目录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手稿有《云山日记》残册(分藏于上海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图画见闻志残册》。还有《跋陆游自书诗卷》(1321年作,辽宁省博物院)、《跋钱选红梅图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跋赵光辅番五礼佛图卷》(1325年作,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郭畀的绘画主要有两类:枯木竹石和云山图。枯木竹石类作品主要有:《幽篁枯木图》卷(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雪竹图》(台北故宫博物院)、《墨竹图》(C.T.LOO旧藏)。郭畀《幽篁枯木图》卷,曾于上海博物馆《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展》中展出。此作以劲洁的中锋勾勒枯木的轮廓,枝杈外用浓黑突出表现,树干以湿笔淡墨皴染,劲显斑驳与枯索,沧桑十足。并在郭畀《云山日记》中多次提到朋友索要墨竹。
后世评郭畀山水画“郭天锡家京口,故其所画全仿米南宫”。《清河书画舫》著录一件高房山《秋山暮霭图》,上有郭畀题画诗:远树含空烟,群峰缄积翠。离离雁外樯,落曰来天际。高侯丘塾心,点墨悟三昧。我欲傲沧洲,画长枕篷睡。通过以上评述,可知郭畀的山水与米友仁、高克恭一脉相承。山水画主要有《云山烟树图》(蒯寿枢旧藏)、《青山白云图》(《晋唐宋元明清名画宝鉴》出版)。
从云山日记略观其生平交往:
关于郭畀的生平交往研究,主要从其《云山日记》(又名客杭日记)入手。《云山日记》起至大元年(1308)八月二十七日,至二年(1309)十月三十日止。除稿本外,还有厉鹗、赵之玉手抄本存世。比如,1308年9月24日所记:“早到省中照磨所,见李叔仪改抹元文。到儒学题举司携李兄书。见王一初都目投呈子。会王寿之、王子芳、任伯和。是日分付该吏金我君玉承行。次约金君玉毛令史市楼小集。雨作,湖上兜率寺,见赵子昂学士不遇,乃侄赵仲美具茶,讫致意。” 通过该条日记,可知郭畀和赵孟俯的身份地位是有差距的,他不是像赵孟俯一样高高在上,而是元代普通士人中的一员。日记中涉及各种人物数百人,是一年多日常生活的详实记述。所以从一个点,可以管窥元初江南士人、书画圈的交往、审美、心理状态以及政治取向。
在日记是也经常提到书画,他经常受甘露寺本无传长老之请,为其抄写经文,书写诗卷,同朋友一起赏画,如李煜《墨竹鸲鹆》、赵伯啸《墨梅古木》等等。在住在好友赵文卿家时,当地的钦加同知(官职,大概为五品官)是位大收藏家,曾三次邀请郭畀鉴赏其收藏。同时还有吕知州、刘巨川、陆草窗等。这些人数次向郭畀索要墨迹。郭畀称:“连日诸公求书吊挂,借草窗《坡诗》一部,其中绝句写尽无余。”这也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元初文人的答谢与应酬,以及士人阶级鉴赏收藏的大体情况。
关于云山图式:
云山图一般认为它由米芾米友仁父子所创。到了明代,画中常常是低矮的山峰,浓重的云雾缭绕其间,成为山水画中常见的形式。并在之后发展为“文人画”的重要标志。但云山图式在米氏父子之后,并未得到极大的发展,直到一百多年后的元代,云山图式才受到画家的追捧。
龚开、钱选、高克恭、黄公望、方方壶等诸多画家都画过云山图。这种现像与元代的政治密不可分。首先,元代统治者不如宋代皇室那样对书画艺术有浓厚兴趣。元代不设皇家画院,只保留了少量的宫庭供奉。这时“院体”写实画风在元代迅速衰退,文人山水画逐渐成为主流,进入最盛期。其次,由宋入元的汉族文人,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北方的异族文化和统治。他们以“遗民”侧面份,处江湖之野的心态,借以逃避政治。放逸于诗文,书画,借以排遣寄意。绘画尤以尚自然、简约,以笔墨意趣为追求,在这样的思想氛围中,“意过于形”的“米氏云山”当然更易于得到共鸣。

拍品概述及流传:
此郭畀《云山图》卷,吴昌硕题引首“气夺虎儿”,并称“学米固然,然而流动苍郁之趣,似有得之米外,非近世之称能事者所能梦见。”可见吴昌硕对此卷的赞许。此图描绘沿江景色,近处岸边蒲苇丛生,房舍掩映于烟树间,间有板桥相连,远方峰峦起伏,云烟密布,溪流缓缓,林木森郁。此图采用“米家山水” 的典型画法,山峦坡渚先用淡墨染就,继以大小各异的横向墨点反复在山头、山脊等部位再次图写,从而达到表现江南风光润泽华滋、雾气迷蒙的独特效果。右上角落有郭畀本款。并指明此卷是于1327年为显夫所作。显夫即为宋褧(1294-1346)。宋褧为泰定元年(1324)进士。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年五十有三,赠国子祭酒、范阳郡侯,谥曰文清,有《燕石集》。 显夫自少敏悟,出语惊人。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此外,宋显夫还是一位文学大家,精通格律。专于史略。著有《燕石集》十五卷,参与了《宋史》的编写。后纸有苏大年(1296-1364)、吕敏(14世纪)、云松(15世纪)、王俊华(15-16世纪)、沈周(1427-1509)、长甲尾(19-20世纪)题跋。苏大年身份显赫,至正十三年授翰林编修,后隐居吴中,往来笠泽松陵间,别号林屋洞主。他与郭畀同属奎章阁文人圈的核心成员。他称“片纸尺素,缇袭而藏之”,足见郭畀墨迹的珍贵。吕敏,字志学,元代无锡人,入明后曾任无锡教谕。当官方规定要穿少数民族之短装,仅许道士穿汉服,吕敏却深衣幅巾,故世人称他为吕道。著有《无碍居士集》。他称“郭髯风流世无匹,闲写丹青致清逸。兴酣落笔尺奇趣,腕底神游任轻率。”这段对郭畀性格的描写,与《郭天锡文集序》中“当起得意,脱帻却立,咄咄自嗟赏曰,此不灭古人”的一段的描写非常一致。云松、谢尝二人不考。王俊华曾任承务郎右春坊右赞善。《东瓯王谥襄武汤公圹志》后有落款:“武二十八年十一月壬申承务郎右春坊右赞善王俊华填讳题”。他曾奉洪武帝之命,编纂《洪武京城图志》。沈周题于弘治戊申(1488年),时年沈周62岁,是年有《溪亭山色图》、《仿云林卷》存世。从沈周之后,先后被宝熙、颜世清收藏。宝熙在清宗室中诗文、书法皆有佳誉,他同时也是金石书画的收藏家、鉴赏家,很多优秀的拓本有他的题跋或者题签。颜世清在政界多年,善鉴赏,收藏之富为北京之最。后入藏有邻馆,最后由有邻馆转让给台湾著名收藏家林熊光。
二郭之辩:
对于郭畀,因年湮代远,可查史料较少,对于其生平与另一人有所混淆。宗典有《辨郭畀非郭佑之及其伪画》一文。载于《文物》1965年第8期。指出元代有两个郭天锡,一个是御史郭天锡,字佑之,号北山,金城人,善书,是元代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收藏家。在收藏界的名气与赵孟俯、鲜于枢齐名。另一郭天锡即为本卷作者。宗典在文中指出“金城郭氏”一印不是郭畀之印。因为郭畀是镇江人,他常落款称自己为“京口郭畀”。凭此一点,宗典不查笔墨、不看传承便把关冕钧所藏《秋山萧寺图轴》(出版于《唐宋元明画大观》图版147)、陈仁涛所藏《云壑幽居图》(支那名画宝鉴图版307)以及此有邻馆所藏《云山图》等诸多名迹全盘否定显然不妥。并且台湾著名学者翁同文在更早的时间就有《郭畀非郭佑之考》一文。在此文中,翁同文通过对地望的考证,指出晋代时镇江的西部就有金城之地名,所以传世的郭畀墨迹上钤印“金城郭氏”并无任何不妥。此文中亦考证两位郭天锡混为一谈的时间,最早在叶森所处的时代。叶森字景修,号芝斋,是元末著名篆刻家、诗人。所以沈周的题跋中称“郭畀”为“郭佑之”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