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423 郭沫若 1932年作 楷书咏《怀诗三首》 成扇

楷书咏《怀诗三首》
拍品信息
LOT号 2423 作品名称 郭沫若 1932年作 楷书咏《怀诗三首》 成扇
作者 郭沫若 尺寸 10×30cm 创作年代 1932年作
估价 30,000-50,000 成交价 RMB 34,5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成扇
著录:《日中友好的先驱者·文求堂主人——田中庆太郎》,泛极东物产株式会社,1987年11月25日。
题识:炎暑惟兹夏,三旬将欲移。芳树垂绿叶,青云自逶迤。四时更代谢,日月递差驰。徘徊空堂上,忉怛莫我知。愿睹卒欢好,不见悲别离。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 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 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晋阮嗣宗志气宏放,有《咏怀诗》十七首,兹录其三首,壬申长夏,沫若。
印文:沫若
田中庆太郎与郭沫若《咏怀诗三首》成扇为郭沫若于1940年赠予田中庆太郎先生的作品。田中庆太郎(1880-1951),字子祥,在日本东京经营近代日本最大、最有影响之一的中国字画古籍书店—文求堂。早期的文求堂本是供皇家御用的日文书店,甲午战争后,随着中国越来越成为日本有识人士关注的热点,文求堂亦成为东京第一个、也是最有规模的经营中国典籍书画的专门书店。田中先生在中国生活、游历期间,结识了董康、傅增湘、张元济等一批晚清民国的学者,文求堂的匾额就是傅增湘手书相赠。此外,郭沫若、鲁迅、郁达夫、傅抱石等人,或是留学日本期间,或是流亡日本期间,也常常出入文求堂,与文求堂及田中家人结下了友谊。文求堂也曾为郭沫若、梁启超、钱玄同等人出版诸多著作,其中包括了郭沫若在日本期间的重要的甲骨文研究著作约十多部。田中先生的女婿田经夫先生保存了郭沫若与田中先生自1934年6月18日开始至1937年6月26日的互通书信,共计230封,可见郭沫若生活在日本期间与田中家庭的交往甚密。1955年郭沫若率中国科学考察团到日本访问时,也曾特意去叶山高德寺凭吊田中先生的灵台。在田中壮吉先生为了纪念其父而出版的《日中友好的先驱者—文求堂主人田中庆太郎》一书中,刊印了一批鲁迅、郭沫若、傅抱石的墨迹,都是他们与田中先生交往的见证。而其中选印的郭沫若先生的诗与书信,内容涉及借用资料,委托出版,对出版书稿的校对、增补、更改说明,委托向友人寄赠书籍,问候健康状况,相邀出游,甚至包括郭沫若醉酒迷路,猜测田中夫人有喜等等生活各方面内容,在书中郭沫若的书信诗稿共计28件,贺年片2件,成扇2件。此件作于1940年的《咏怀诗三首》成扇便是两件成扇之一。将此扇刊于纪念册的扉页可见田中家族对其的重视,精心装裱于镜框之中更可见田中家族对其的珍视。郭沫若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国历史学、考古学以及中国现代书法史上均享有崇高的地位,作为文人书家,他的书法作品中,处处透露出文人气息,笔端潺潺流出的是他诗、文、史学修所融合的,以书法为外化形式的化境。沈尹默有诗评曰:“郭公余事书千纸,虎卧龙腾自有神。意造妙掺无法法,东坡元是解书人。”郭沫若的书法,由早年的碑学功底到融汇碑帖的广泛吸收,最后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为风貌独立的“郭体”,最终形成“回锋转向,逆入平出”的风采。存世的郭沫若墨迹中行书和行草数量最大,艺术品市场上流通的郭沫若作品也以行书和行草作品为主,楷书因多是为亲朋所作,所以露面甚少,十分罕见,而此幅又书于扇面之上更为难得。折扇书写不易,纸面不平整,折痕对行笔有所牵制、对视线有所干扰,往往会有作品右边逼狭的情况出现,在郭沫若1938年所作的《文天祥正气歌》、1942年所作的《钓鱼城怀古等七首》等折扇作品中均有此状。而此《咏怀诗三首》成扇完全没有此类遗憾可谓尤见功力,行笔沈稳不急不厉,结体缜密自然率意,郭沫若在横平竖直用笔的分寸节度,纵势书写的结体控制方面,均无可挑剔,整幅扇面秀雅中寓高古,严谨中寓萧散,清雅中透出雍容洒脱,实乃难得之精品。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