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775 清乾隆 掐丝珐琅长方盖盒

掐丝珐琅长方盖盒
拍品信息
LOT号 6775 作品名称 清乾隆 掐丝珐琅长方盖盒
作者 -- 尺寸 长8.5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120,000-2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乾隆年制”、“日”款
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官珐琅器中,有许多炉、瓶、盒等器物是乾隆年间制造的宫廷御用器,这些器物大多带有“乾隆年制”的款识,年款旁边有的还分别刻有“田”、 “色”、 “筵”、“鉴”、 “夏”、 “集”、 “敕”、“门”等字款。这些带有不同汉字的珐琅器物,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汉字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通过清官档案和文物资料研究,发现这些带有汉字款的珐琅器应该是乾隆时期盛行的一种成套用香具,即炉瓶三(事),而年款下所刻的字款,是当时用来做标记的“千字文号”。
《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梁朝周兴嗣受梁武帝之命,为诸皇子编写的一部识字读本,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据唐朝人李绰《尚书故实》记载:“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拓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日:‘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赐甚厚。”这段话把《千字文》成篇的历史时代及前因后果,叙述得非常明白。《千字文》形式整齐,共250句,每4字一句,4句一组,两句一韵,前后贯通。因其全文共享了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故名日“千字文”。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农工、园艺、饮食、起居、修身养性以及封建纲常礼教等各个方面。《千字文》作为儿童读物,一直被社会广泛流传。古人后来对其运用领域也越拓越宽了,除了在学术文化领域之外,也被用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起初很多书法家用《千字文》作为临书习帖的蓝本,后来也产生许多书法名帖,其中著名的有庸僧释高闲《草书千字文卷》、怀素《草书千文卷》、欧阳询《草书千字文》和《行书千字文》等。宋元以后,又有梦英《蒙书千字文》、王异<草书千字文》、赵孟烦《六体千字文》、 《行书千字文》、 《小篆千字文》,以及余清斋、停云馆、群玉堂等刻印的多种书体《千字文》,尤其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颊的《行书千字文》,卷末还有元明时期22位著名书画家和明贤题记。周兴嗣的《千字文》在元明时期仍是习字范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文人所要管理的书籍、器物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古人尚未使用阿拉伯数字,也没有更好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收藏品,加之,人们对《千字文》又非常熟悉,所以人们便开始用《千字文》的文字作为编号,对自己的藏物进行管理。

备注:欧洲藏家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