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433 徐唯辛 1987年作 馕房

馕房
拍品信息
LOT号 4433 作品名称 徐唯辛 1987年作 馕房
作者 徐唯辛 尺寸 170×180cm 创作年代 1987年作
估价 180,000-28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布面油画 形制
出版
《新华文摘》 封底 1988年第5期
《中国油画展作品选》 图84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9年版
《当代中国油画 1979-1989》 图106 山东美术出版社 1990年版
《徐唯辛油画集》 封面、P5-7 隔山画馆有限公司 1990年版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油画3》 P195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年版
《中国当代油画》(2册) P61 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7年版
《名家精品 徐唯辛 民族风情油画》 P5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8年版
《中国当代美术现象批评丛书:新古典风艺术—世纪末的回声》 彩版图40 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9年版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 P283 北京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1年版
《中国油画文献(1542-2000)》 P1429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年版
《中国当代新写实绘画丛书 徐唯辛》 P26-27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4年版
《东方艺术 中国美术》 P74-75 2005年9月第9期总第93期
《徐唯辛 2007》 P8 上海美术馆 2007年版
《徐唯辛 众生》 P165 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2012年版
签名:徐唯辛 87.11
展览
1987年 首届中国油画展 上海美术馆 / 上海
获奖
1987年首届中国油画集优秀奖

《馕房》是一幅有着欧洲文艺复兴前期风格痕迹的作品,内容是维吾尔族妇女聚集在一起,烹烤馕饼(当地特有的食物)。造型和颜色很单纯,没有琐碎的细节,人物组合错落有致,构图丰满完整。以我现在的眼光看,虽然这个作品没有提出问题,缺少当代性,但维吾尔族人恬静朴素的生活和田园诗意在这幅画中还是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至今,仍然为自己在刚三十岁出头的年纪就画出这样的作品感到惊讶,也许是神助吧!
——徐唯辛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掀起了现实主义的艺术审美趋向,之后的四十年间现实主义美术思潮逐渐扩大,并出现了如库尔贝、米勒和杜米埃等艺术大师将现实主义推向高潮。中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引进“现实主义”一词并随之便出现了以真实生活为依归的现实主义绘画。徐悲鸿、詹建俊、王式廓、董希文等中国油画家在现实主义绘画道路上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后生们创造了学习和探索的机会与方向,而出生于1958年的徐唯辛便是这后生中的优秀代表之一。文革之后徐唯辛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打下绘画基础,后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接受了专业且系统的造型训练,并逐渐开始以其现实主义绘画创作于画界崭露头角。
《馕房》创作于1987年,正是徐唯辛在中国美院读硕士期间的重要创作实践,并在“中国首届油画展”中获优秀作品奖。在创作早期,徐唯辛常以新疆、西藏的人物与风景为创作主题,《馕房》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摒弃了画面中强烈的色彩对比,而是采用近乎单色的桔黄色调将中国西北地区最为平常的某个生活场景赋予了祥和温暖的诗意构成。站在画作前观者几乎看不到凹凸不平的笔触起伏,整个画面呈现出平铺、平整、平静的整体氛围,而无疑受到了早期文艺复兴绘画风格的影响,弥散着静穆而沉静,富有仪式感的艺术气息。从内容看,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边疆少数民族妇女是如何在馕房中辛勤劳动的,通过不同妇女的容貌和神态也构建出了她们对生活于的顺从与满足之情,整个画面宛如农业社会中的一首恬静优美的田园牧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社会洞察力和责任感的当代艺术家,徐唯辛一直将手中的画笔对准社会中点滴的生命存在,如《酸雨》、《2005中国矿工纪实》、《历史中国众生相:1966-1976》等代表作品都在发出关于人性与历史的深度追问,他以其正直勇敢的内心和敏感犀利的画笔对身处于社会底层与边缘之人的苦难大声疾呼。有评论家言:“徐唯辛的作品表明:用艺术的视觉图示表现和记录时代,仍然是艺术家不可回避的一个主题。”就此,徐唯辛的作品足以说明他、他的艺术与这个时代紧密相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