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4 潘天寿 1938年作 不是东坡赤壁游 镜心
LOT号 | 2654 | 作品名称 | 潘天寿 1938年作 不是东坡赤壁游 镜心 | ||
作者 | 潘天寿 | 尺寸 | 83×47cm | 创作年代 | 1938年作 |
估价 | 4,500,000-6,500,000 | 成交价 | RMB -- | ||
材质 | 水墨纸本 | 形制 | 镜心 | ||
著录:1.《罗宝珊画集》,第7页,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8月。 2.《潘天寿全集》第一卷,第214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 题识:不是东坡赤壁游。一年不作画,偶尔执笔只觉荒率之气满纸矣。奈何宝珊仁弟将归广西,作此志别。廿七年盛暑,懒寿时同客沅陵。 印文:天寿、吉人之辞 展览:“丹青桂韵——罗宝珊艺术人生回顾展”,广西博物馆,2014年6月5日-9月5日。 说明:1.上款宝珊为罗宝珊。罗宝珊(1910-2003),师承潘天寿、林风眠、李苦禅等中西画名师,历任广西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兼美术科主任,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等职。 2.此作原藏家直接得自上款人家属。 杭州国立艺专师生情缘 ——潘天寿绘赠罗宝珊《不是东坡赤壁游》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古往今来,凡读书者,必曾背诵过苏轼名篇《赤壁赋》,也自然会想象出一幕苏子与友人夜月行舟,吟诗作赋的场景。尽管苏东坡当时政治失意,但自然山水之美、友朋欢聚之乐填补了内心的苦闷,倒也恣意山水间,潇洒自在。 然而,欲以此题材作画的潘天寿却没那么幸运,虽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画面,却没有苏子此刻闲适悠淡的心境。作者反苏东坡夜游赤壁的旷达之意,题作“不是东坡赤壁游”,让人不觉心头一蹙。继而,作者写道:“一年不作画,偶尔执笔,只觉荒索之气满纸矣。奈何宝珊仁弟将归广西,作此志别。廿七年盛暑,懒寿时同客沅陵。”廿七年即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第二年,中华国土沦陷,民众四处逃难。潘天寿带着妻子何文如(愔)、三个孩子及岳父母匆匆避乱,十几年所积书画诗文稿和书籍画具留在家里无法带走,最终毁于战火。 观此幅《不是东坡赤壁游》,渐已发黄的宣纸,承载并诉说着一段沉重的历史。1937年10月,日军紧逼杭州,敌机频繁飞过。不肯做“顺民”的知识分子纷纷向后方撤离,杭州国立艺专奉教育部命令撤走。潘天寿在1928年杭州国立艺专成立时,即被林风眠聘为国画系主任教授兼书画研究会指导教师。此时,他既要安排学生的撤离,又要照顾家眷的安危。由于家眷太多行动太慢,他带着一家老小提前出发以便能赶上学校的队伍。然而,旅途劳累加上担惊受怕,妻子何文如病倒,缺医少药间,又因日寇的逼近而不得不离开暂时歇脚的山村,乘船溯江而上。1938年的春节,潘天寿一家是在船上度过的。实值天寒水浅,船行如老牛拖车,赶赶停停,十分缓慢。船上的日子,一定是非常难熬的。且不说人多拥挤不堪,且不说天寒料峭凄厉,较之于这些客观情状,内心的痛苦、悲哀和愤懑更是难以言表。他们一路于建德、姜坞、缙云处避难,在缙云,潘天寿首要之事是为妻子何文如找医寻药,同时又急着打听国立艺专的消息,得知学校已迁至湘西沅陵。潘天寿带着家人又匆匆西上。在沅陵,北平艺专和西湖艺专合并,改名国立艺专了。 读罢这段历史,再看这幅作品,不觉生出几许伤感。画面上,几剪远山,水天悠悠;舟行缓缓,波澜微微;树木萧萧,水草瑟瑟。潘天寿的学生罗宝珊,这个担任班长的优秀学生就要毕业回广西了,临别前,潘天寿作此赠别。画远山、画行船、画枯石,概都是半年前漫漫船行的心迹吧。也由此可以想到,“一年不作画”对于一个热爱艺术、喜欢尽情挥洒的画家来说,有多少无奈!这不仅因为避难路上无暇顾及,也因为笔墨纸砚的极度缺乏。那段时间,潘天寿只能以创作诗词聊以自慰。只不过,文人画家自有一种努力向往“终南山”的情怀,画面里,船夫坐于船头,船蓬下三人围桌而坐,或吟诗,或品茗,倒显得有几分悠然自在了。作为赠别的画作,潘天寿亦不想过于哀伤吧。而所谓的“满纸荒索之气”又何尝不是文人对家国情怀的另一种表述,那是满纸拳拳爱国之心呐! 潘天寿的学生罗宝珊(1910-2003),祖籍福建浦城,生于百色,1932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师从林风眠、常书鸿、方干民、吴大羽学习西洋画技法,国画则承学潘天寿、李苦禅等名家,深得老师器重。那年毕业前夕,同学们之前互相画像并集结成册,以作纪念。罗宝珊也给他敬重的潘天寿老师画了一帧画像,罗宝珊的同学、后来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著名艺术史专家李霖灿在《潘天寿老师和我》一文开头提到:“这是我们的班长罗宝珊给潘天寿老师画的像,时间是中国民国廿七年,地点是湖南沅陵。因为那时对日抗战,物质条件奇差,照相软片,比黄金还贵。艺专学生,花样最多,有何难哉?大家相互画像,出了一册最奇特也最珍贵的毕业纪念同学录,上面满是千奇百怪的彼此画像。”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曾任潘天寿纪念馆馆长的卢炘先生在《凌霜雪弥劲——纪念罗宝珊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一文中写道:“为撰写潘天寿传记我特地到广西柳州去拜访过老先生。1985年5月27日在他简陋的寓所,交谈甚久。墙上悬挂的《赤壁图》便是潘天寿先生的山水画。”由此可见,这件《不是东坡赤壁游》一直是罗宝珊的心爱之物,而其国画及书法也深受潘天寿的影响。罗宝珊从国立艺专毕业后,辗转回到广西工作,在中学讲授国文、美术。1950年后历任广西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兼美术科主任、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等职。1976年,罗宝珊将此件《不是东坡赤壁游》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了二儿子罗行文。时隔40年后的今日,罗行文将作品忍痛转让,将售画所得平分给7个贫困姊妹,以改善她们的生活。这不由得让我们对画外之情动容,血浓于水的小家之爱与画家所表达的对国家的大家之忧遥相呼应,让我们对爱又多了一分理解。 画面钤有两枚印章:一则“天寿”,另则“吉人之辞”。潘天寿原名天授,取字大颐,号阿寿。1923年,潘天寿在上海认识了他仰慕已久的大师吴昌硕先生,并有幸在诗书画印文方面得大师指点。那一年,在吴昌硕的生日宴上,老先生亲切地唤他为“阿寿”,让在场的各界名流对潘天寿刮目相看,也由此开始,潘天寿将自己的姓名“潘天授”改为“潘天寿”,用以纪念与吴昌硕先生的结识和先生对他的褒奖勉励。另枚印章“吉人之辞”语出《易·系辞下》:“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是说有德之人不尚表现自己,故其辞寡。潘天寿钤此枚印章,具有双重品读意味:既让我们读出了他的内心志向和文人情怀,也读出了他对后辈学生的谆谆教导。在后来的作品里,我们很难再见到这枚印章,也许颠沛流离间,早已不知去向了。所幸,有这样一件作品的存在,让我们对潘天寿以及他的艺术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也对那段过往有了更为直观地认识。因此,我们感谢这些艺术家,也感谢认真保管这些艺术作品的人们。只有一代代的传承,才能使优秀作品及其凝结的精神内涵得以永存。 卢炘《凌霜雪而弥劲—纪念罗宝珊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我有幸与罗宝珊先生有过一面之交。那是25年前,为撰写潘天寿传记我特地到广西柳州去拜访过老先生。1985年5月27日在他简陋的寓所,交谈甚久。墙上悬挂的《赤壁图》便是潘天寿先生的山水画。记得那天他谈了许多国立艺专的名人趣事,也谈了自己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位谦和、善良、真诚的老人,说话缓缓的,声音低低的。后来他指着潘老那幅画说话时,眼睛里突闪光芒,掠过一种惊喜,分明含有一种自豪。是的,珍藏多年躲过多少劫难的潘天寿先生的作品,保存完好是太不容易了。这是潘老师给他的毕业纪念。题款云:“不是东坡赤壁游,一年不作画,偶然执笔只觉荒索之气满纸矣。奈何宝珊仁弟将归广西作此志别。廿七年盛暑懒寿时同客沅陵。”钤印除名章外,还有一枚“吉人之辞”。老人还取出另外两幅潘老书法让我观瞻,那是抄录潘天寿的自作诗和座右铭“闲来且读书”,都十分精到。罗老还特许我拍照留作研究资料。他对潘老特别敬重。此后,我们通过一两封信,因为我整天忙于事务,竟然2003年先生离世也未予得知。 (作者简介:卢炘(1944-)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潘天寿纪念馆原馆长、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秘书长。) 罗宝珊,出生于1910年,幼年喜好绘画,1932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得潘天寿等人指教,1935年《松石》入选在南京举办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38年毕业回广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