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6 周天球 1580年作 行书卷 手卷
LOT号 | 3026 | 作品名称 | 周天球 1580年作 行书卷 手卷 | ||
作者 | 周天球 | 尺寸 | 引首29×122cm;书心29×660cm | 创作年代 | 1580年作 |
估价 | 2,000,000-3,000,000 | 成交价 | RMB 2,300,000 | ||
材质 | 水墨纸本 | 形制 | 手卷 | ||
著录:《续编四库全书》卷1089《壬寅消夏录》,第548-55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 诗文著录:《续编四库全书》卷1347《太函集》,第152-156、615-61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 引首:逸情云上。丁丑秋日,为渐江翁书,周天球。钤印:周氏公瑕、群玉山樵、江左 题识: 1.《溪上草堂记》(文略)。邑人汪道昆著,吴郡周天球书。钤印:周天球印、周氏公瑕、群玉山樵 2.《江渐江先生传》(文略)。邑人汪道昆撰,吴人周天球书。钤印:周氏公瑕、止园居士 3.《江夫人传》(文略)。通家汪道昆著,吴下周天球书,时庚辰五月十又二日。钤印:群玉山樵、周氏公瑕 鉴藏印:大唐子孙、丰硕堂主鉴藏、遗子孙 说明∶汪道昆(1525-1593),字伯玉,号太函、南溟,安徽歙县人。官至兵部左侍郎。明代著名戏曲家,著有《大雅堂杂剧》四种,是重要的古典文学和戏曲史料。《明史》有传。 周天球,字公瑕,号幻海,又号六止居士、群玉山人、侠香亭长。南直隶太仓(今属江苏)人。明书画家。随父迁居苏州吴县,从文徵明游,得承其书法,闻名吴中。尤擅大小篆、古隶、行楷,一时丰碑大碣,皆出其手,亦擅画兰草。 吴门巨匠 风范千古 此卷周天球行书长卷,以行楷书写汪道昆撰文《溪上草堂记》、《江渐江先生传》、《江夫人传》三篇。通篇笔法沉稳而工丽,结字高贵而朴实。落款书“时庚辰(1580)五月十又二日”,应是六十六岁所书,系周天球晚年书风成熟时期的力作。 汪道昆与周天球同为“白榆社”社友,江渐江为汪道昆《太函集》所记老友,以卷前周天球所题引首可知周天球亦与江渐江相交。汪道昆(1525-1593)字伯玉,号南溟,以读书科举进入仕途,后官至兵部侍郎。与王世贞共称为明代“两司马司马”,“两司马司马”是双关语,一是指官名,另一层含义是指他们都具有文才。汪道昆曾与戚继光一道领导福建人民抗击倭寇,为一代儒将。他同时又是诗人、文学家、戏剧家。从官场退隐之后,于家中居住长达21年。基于其显赫之声名,全国各地的文人名士都前来拜访,影响波及整个徽州乃至全国。从此,新安诗派应运而生。而且,其先后创立了丰干社、白榆社、肇林社,以此普及和研究诗歌。 万历八年(1580),白榆社成立,社长为汪道昆,最初参加者有六人为汪道昆、龙膺、郭第、汪道贯、汪道会和潘之恒。陆续加入白榆社的有余翔、丁应泰、陈汝璧、李维桢、朱多炷、沈明臣、章嘉祯、周天球、徐桂、屠隆、俞安期、吕胤昌、吴立登、胡应麟、张一桂等二十多人。汪道昆《太函集》有《招周公暇入白榆社》诗:千里关河五两风,轻舠来自大江东。故人已共青山老,和客无知白雪工。凤览直须从此下,鹰扬更复向谁雄。客星遥度桐庐上,好在天都太乙宫。白榆社一直持续到汪道昆去世,乃后七子后期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诗社。 此作三篇《溪上草堂记》、《江渐江先生传》、《江夫人传》中,“溪上草堂”为江渐江致仕归隐之所。汪道昆《太函集》卷三十即为《江渐江先生传》,此卷亦以书法传江渐江传略。江渐江官至浙江右参政,明歙县人,以商贾起家。 周天球十五岁便从文徵明游,研习诗文书画,得到文徵明的直接指点,可谓得遇良师。当然,周天球于书学亦非常刻苦,据于真行《谷城山房集》载:文徵明“极许可之,曰:他日得吾笔者,周生也。”据此可知乃师对周的期许与赏识。周天球的书法虽源自文徵明,却发扬创新,独具一格,成为继文氏之后,“吴门书派”的执牛耳者。纵览周天球的诸多书法作品,书风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直追晋人之韵。 此卷正文书法源于文徵明,出入二王篱范,字字不离传统法度。如“为” 、“人” “主” “不”字等字,皆是变化于微,看似相同实是不同。对法度规矩的深入把握,翻笔转笔的灵活运用,内擫外拓的随意切换,非是浸淫此道多年者不能也。或是点画环绕有别,或是浓淡干湿不同,或是俯仰形势错落,神游字间获益良多,又不由不概叹周氏用笔结字法度之严谨。 此作单字结果沉稳,且字与字相互照应,转承分明。如:“抚”的左右用牵丝的连带,“城”字的错位相接,甚至更有“安出”二字连缀成一整体,目随字行间,令人不得不拍案叫绝。古雅气韵与用笔的生辣交融,方、圆、涩、润矛盾的交叉而浑融一体,构成了一幅稳实凝重而蕴含静气、雅气、逸气的佳构,“士气”直朴观者眉宇。通篇结构严谨,无懈怠之笔,然波澜不兴,用力平均,正如邢侗在《来禽馆集》卷二十一中所评:“天球秃颖取者,堂堂正正,所乏佳趣。”每行均是三两成组,每组重心相同,而组与组之间略有变化,使得整体行气直中见曲,错落自然,有欹有斜,大小参差变化。如:“长者”重心稍斜,“也又”重心微又稍偏左,“十年而”又直过来,“睹其全”、“也退”、“而深”、“惟曰嘻”每一组都是摆动的重心。纵行之内,左右摆动;纵行与纵行之间距离不一,气韵贯通,流畅自然、从横列来看,又能左顾右盼,避犯就和,不偏不激,笔断意连追,自然和谐。 大字行书题引首:“逸情云上”,气势开张,用笔浑厚自然,坚实中见洒脱之韵,落款“丁丑秋日为”,即为1577年,其六十三岁所书。周天球直接把小字写大,追求气势上的开阔雄厚,用笔合乎法度而又颇有古雅之趣。“逸”字草法起势,连绵中有法度,忽一长斜直撇变曲为直,带起顺势承接,笔断意连走之长捺逸出收笔。逸字有逸气,我个人是极喜欢的。“情”字用笔似舒缓,两部分各自相连,中锋过处墨痕厚重,坚实中又不失潇洒,实在难得。“云”字和“上”字自然缀合,似分似合,颇有动势。此引首或为后人于他处移来,以成“江渐江先生传”合璧之美,得无异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