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803 张大千 1963年作 摩诘山园一角 立轴

摩诘山园一角
拍品信息
LOT号 1803 作品名称 张大千 1963年作 摩诘山园一角 立轴
作者 张大千 尺寸 135×54cm 创作年代 1963年作
估价 1,200,000-1,800,000 成交价 RMB 2,30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题识:此予三巴摩诘山园一角,漫写寄与莹筠仁弟。癸卯六月,大千居士张爰。
印文: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
来源:受画者为现藏家母亲。

上款:“莹筠仁弟”即林莹筠(1914-2009),福建福州人。曾师从张大千先生习画。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大千先生定居于北加州,林氏专程造访,期间并获赠颇多。林莹筠热衷于收藏中国书画,结识并支持多位重要艺术家,除大千外、黄君璧、陈方等人亦与林氏常相往还。
出生于福州、成长于厦门的林莹筠,自幼在鼓浪屿卫理教会寄宿学校求学,后于厦门大学和青岛大学学习生物学。秉持着新时代女性的独立思想,林氏违背家族旨意,坚拒缠足及包办婚姻,并在24岁时,嫁给自由恋爱的夫婿黄笃修(1913-1978)。战争之际,林莹筠伉俪迁居香港。黄氏掌管淘化大同酱油食品的业务(其家族酱油和汽水企业的前身为厦门罐头公司)。为了逃离日军的侵略,两人先搬到澳门,随后定居新加坡长达四十五年之久1998年,林莹筠迁往旧金山,最后重返香港及新加坡,95岁辞世于新加坡。林莹筠对收藏中国书画满怀热忱,结识并支持多位重要艺术家,除大千外,黄君璧、陈方和李曼峰等人亦与林氏夫妇常相往还。她孜孜不倦,逾80岁高龄仍持画笔创作,尝试以油彩和亚克力等新媒介作画,并屡屡在绘画比赛中获奖。林氏在港居停期间,曾拜多位画家习中国画,对艺术的热情与日俱增。伉俪二人活跃于星、港画坛,黄笃修还以「竹马居士」为号作画。林莹筠后入大风堂门下,师徒往来甚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大千先生定居北加州,林氏还专程到卡蜜尔和蒙特利造访,期间并获大千先生赠与画作多幅。
此作应该是1963年张大千新加坡展览结束后,林莹筠跟随张大千到巴西,大千画此幅送予林莹筠。
袍哥儿张大千,一生以豪爽矜世,不肯人下,不管所交对象是官至行政院院长的张群还是厕身庖厨的大厨子白永吉,只要入我法眼,必倾心相交;他对大风堂女弟们尤其如此,不仅倾囊相授平生所学,只要你能,更倾情相赠平生所绘,只要你要。出身于广东凤城、早先拜在黄君璧、李凤公门下的冯璧池便是其中卓例。颜值即正义。高颜值的冯璧池拜入张大千大风堂后,似特别受宠。冯璧池备极珍视而秘不示人的有一件特别的佛家题材作品《普陀潮音洞》。冯璧池与吴家元(字季玉)结缡有年,可能因为吴氏周旋于上海青帮、国民党军统等之间的身份及工作关系,乃于绘事之余,潜心礼佛。1962年2月(当公历3月),与佛家本来就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张大千为冯璧池创制四尺整纸《普陀潮音洞》,并嘱其“悬于素壁,朝暮念诵”,以期“有妙相示现也”。此件精绘的《普陀潮音洞》纯以佛家圣地普陀山潮音洞为表现对象,与大千平日直接以水月观音等意象直接入画以表现佛家意旨不同,是为此中极品,可称百不一见。按浙江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本系观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而其潮音洞则更具传奇色彩。据说唐大中年间有印度僧人在洞口焚十指,礼拜观音,洞内忽大放异彩,观音大士现身后授以器材宝石;后又因唐代日本僧人惠锷和新罗商人一起留观音像于洞侧后,故被后世奉为海天佛国的发祥地。张大千以此为表现对象,其用心不可谓不深。此外,张大千因籍贯四川,故笔下峨眉山题材作品凡多,且多为发抒乡愁之用,而普陀山题材则绝少,遑论如此巨制。尤为特出的是,传统笔墨之外,张大千辅以泼墨泼彩之法写成此幅。自法国见毕加索后,张大千即开始创悟泼彩泼墨之法,并多自古人中摄取传统为己用,至1962年已日趋成熟。本幅虽以实景为基础,近景的水口、松树以传统笔墨写出,淡色点染、略加皴笔,表现松之挺拔与水之磅礴,而远景则以色墨混染,浓墨、淡墨与色彩互破互融,其中又勾勒点景作为点缀,反衬画面泼染成片的墨与色,以营造一种朦胧奇幻的佛国景象。冯璧池受赠后亦极为珍视,1963年吴季玉被刺死后不久乃携归张大千另一高足、同时也是于非闇高弟的唐鸿,此后张于美国宅壁朝暮礼拜,数十年间绝不持以示人,直到1990年代中期交由香港名家装池,方特别配以具佛家教义的清代八宝描金寿字纹瓷轴头,亦足见爱之重。师生情坚,莫逾于此。是作此番由冯璧池先生家属提供,极为珍罕。

众所周知,张大千先生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血战古人几十年,并在晚年最终确立属于自己的泼墨新风格。张大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迫于眼疾,不得不由精细的宋元画风转向写意一路,自此开创泼墨泼彩法门。《摩诘山园一角》正是绘于泼墨画法创成之初—1963年的一幅力作。
本幅以大写意的笔触写春山苍翠,岭上松柏重墨点染积压,郁郁葱葱。全以中锋用笔,沉着浑沦,令人想见八大山人风致。在画家笔下,墨分五彩已被运用得出神入化,干、湿、浓、淡、枯,浑然天成,使人感受到一种烟雾萦绕的氤氲之气。最动人之处在那对欲向盘旋回转的山路中行的老者和童子。童子散漫老者相催促,前后顾盼,生机盎然。人物虽小,却是全画点睛之笔,将老者欲携童子速速往湖心游览的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循着两位人物拾级而上,沿着小径向画中心前行,在那最高处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五亭湖景色尽收眼底,岂不快哉!
大千先生建构八德园的工程浩大,历时数载。概貌虽成,修桥搭亭,栽种各种花木的修饰完善,待渐次进行,故园貌陆续改变,这影响了画家在构图选角及摄入画面的景观。画家在描绘本幅时,将写生的情景融入“二水三山”的传统图式。在远景的处理上,又不同于传统的图式化手法,而是根据实景做出变化,使无尽曲折的小径消失在画面远端。仅此一个细节变化,更令观者感到画意之无穷也。
大千先生的八德园在六一年底己基本成貌,故先生于十月写有大轴《八德园》,尺幅构图与本幅相类。本幅上款“莹筠”仁弟,乃大千先生女弟子也,大千时有画作相赠。此《八德园图》在大千同时期画作中也属于精心的一类,在这一题材中,张大千大胆采用全新构图。以此为题的作品只在六十年代初出现,非常罕见。另外两幅同一题材作品,一赠女儿心瑞,另一幅赠张群(现在台北故宫),足证这段师徒之情,大千亦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