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039 湖墩化成庵记墨迹册 清 张廷济行书

湖墩化成庵记墨迹册 清 张廷济行书
拍品信息
LOT号 5039 作品名称 湖墩化成庵记墨迹册 清 张廷济行书
作者 -- 尺寸 长34.3cm;宽19.6cm;高2.5cm;重682g 创作年代 --
估价 200,000-300,000 成交价 RMB 460,000
材质 形制


释文
封面
「张廷济书湖墩化成庵记。附拓本。」墨书题签
隔水
「湖墩记真迹。」
引首
「湖墩化成庵记。」
「张叔未舅氏师真迹,同里吴延之摹勒刻后从平望携归,今藏愚亭先生王四兄小竹里馆。属为引书,道光廿四年甲辰(1844)十月初吉徐同柏。」墨书题铭并款识
「嘉兴徐同柏籀庄」、「今年政七十」白文钤印
正文
「湖墩化成庵记。舜湖之水发源于东天目,由烂溪东流入湖。湖之西南,实当来水之冲。湖以南为往来舟行要路,每风狂雨骤,波浪奔腾,势甚恶。舟远不得泊遭其厄者屡矣。里有陈翁,良才善人也。尝自言曰,若能于来水冲激处,筑墩以分其势,使舟楫皆得藉以停泊避险,捍患御灾,岂不甚善。然而一览汪洋,兴工不易,翁乃义取慈航,基以盐舶家储儋石悉解囊以立中流。自嘉庆十八年(1813)至道光二年(1822),虑事图功,凡十阅岁,而湖墩之基址成并建屋五楹,以奉空王香火,旁翼水阁,藉资眺望,屹然在水中沚。翁之念坚,翁之人亦奇矣,在今日感其德者,莫不嗟叹之称羡之,而当其发念之始,无不知翁果何恃,而有今日之事耶。天下事,类如是乎。翁洵足以风世矣,而其名不与斯墩并永哉。吾与翁同里而未相识,吾友仲子莲叔述其事,属余为文且谓余曰,翁以化成名其庵,翁殆不自伐善,托诸众善之力居多吁吁。翁之善信不欲有见于世,而吾友之不没人善皆不可以不书,是为记。道光七年岁在丁亥(1827)八月廿日。吴江杨秉桂撰,嘉兴张廷济书。嘉兴吴延之镌。」
题跋
「此记既入石后,余意墨本不知所属矣。吴延之鹤筭表弟故后,其家售归王愚亭姻四兄,因得附记于后,是可喜也。然撰者镌者皆宿草,则又感感。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十月五日,竹里七十七岁老者廷济叔未甫」
「乾隆戊子生」朱文钤印
「张叔未」、「嘉兴张廷济叔未甫」白文钤印
此册页是张廷济所书湖墩化成庵记,前有其甥徐同柏引首并书,后有自跋,可谓是首尾俱全。册页封面包锦、原装签条,纸泛旧色,两层裱边,应是当时空着待他人书签。隔水左右两开,仅右上贴以灰色窄条,上为「湖墩记真迹」五字隶书,不知为何人所书。引首也为左右两开,淡墨界格,前为六字方格,篆书「湖墩化成庵记」,后为四竖格,内为小行书:「张叔未舅氏师真迹,同里吴延之摹勒刻后从平望携归,今藏愚亭先生王四兄小竹里馆。属为引书,道光廿四年(1844)甲辰十月初吉徐同柏。」末有两方白文印:「嘉兴徐同柏籀庄」、「今年政七十」。从书印可知,这段引首为徐同柏七十岁所书,篆书线条秀劲,行书笔势苍茫,令人叹服。正文为十四开,亦打淡墨方格,每开为四行七字,前为张廷济所书、杨秉桂撰文的湖墩化成庵记,后为张廷济的跋文,则跨格而书。正文为365字,释文在前,另有一行为「嘉兴吴延之镌」小字。正文皆为楷书,结体开张,略有行意,属刻碑墨书之类。末数二行为张廷济小行楷书以跋,末有三方印鉴,朱文「乾隆戊子生」、「张叔未」、「嘉兴张廷济叔未甫」,从跋文可知此册来历,此册因刻石,被刻手吴延之携去。而吴延之又是张廷济的表弟,刻完未归还底本。吴去世,家人将此册售于王愚亭,而王又与张廷济姻亲,故而张能再次看到十七年前的故物。张廷济、徐同柏所书引首、跋文时,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这时张廷济七十七岁,徐同柏七十岁,两人虽为舅甥,但相差仅七岁。而彼时,撰者、刻者均已离世,又让人感慨不已。
张廷济生平小传,请参阅拍品第5035号:「清 张廷济铭刻 宋戴公戈搨本匣」。
徐同柏(1775〜1854),字寿藏,号籀庄,浙江嘉兴人。得舅氏张廷济指授。精研六书、篆籀,多识古文奇字。张廷济所用之印,多出其手,得古器,必与之考证。着有《从古堂款识学》十六卷、《从古堂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