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2 罗中立 1995年作 约会
LOT号 | 3232 | 作品名称 | 罗中立 1995年作 约会 | ||
作者 | 罗中立 | 尺寸 | 180×160cm | 创作年代 | 1995年作 |
估价 | 3,600,000-5,600,000 | 成交价 | RMB 4,140,000 | ||
材质 | 布面油画 | 形制 | |||
签名:罗中立 Luo Zhongli 1995年 展览 1999年 1997-1999世纪之门邀请展 成都现代艺术馆 / 成都 罗中立的油画风格大致可分为两个类型,其一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乡土写实主义风格,其二是从九十年代持续至今的表现主义风格。其中,《父亲》是画家第一阶段的代表作。从这个时期开始,罗中立即确立了自己毕生的创作主题:“熟悉的大巴山农民的平凡生活,画他们的悲欢、喜怒、爱憎、生死”。罗中立早期的写实绘画借鉴了美国画家克洛斯(Chuck Close) 的技巧,作品以不可思议的真实性和分毫毕现的细节予人以情感上的强烈震撼。1983年以后,罗中立赴比利时学习,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并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思索以后,他的艺术逐渐从写实主义向表现主义过渡,开始以夸张变形的人物和轻松写意的氛围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另一种状态,远离了曾经的宏大虚实和深刻的社会反思意味,逐渐发展出一种具有高度个体性,且充满荒诞、俏皮和调侃的全新绘画语言,而创作于1995年的《约会》便是此类风格的代表作。 从九十年代至千禧年之后,“约会”是罗中立多次描写的主题,一男一女在不同时间、地点约会的场景总是牵动着观者的心。罗中立在农民题材的创作上受到了米勒和勃鲁盖尔的影响,不过他的作品并非以批判和讽刺为旨归,而是娓娓道来,叙述一些极其平凡的故事,用反常规的、非理想化的方式描写这些饱经风霜的农民,从过河、拥抱、约会等小事件中展现出原始质朴的美感和温暖的亲情。《约会》中没有“月上柳梢头”的诗意,只有乡村中随处可见的矮墙、干草垛、水桶和小狗。一对青年男女隔着矮墙似乎在交谈,女子手拿木头舀子,显然是劳作中的一个休憩的片刻;男子背着竹篓和斗笠,手扶矮墙,身体前倾,似乎有意拉近与女子的距离,又有因羞涩而垂下头,看着墙下的小狗。画中淳朴憨厚的人物形象和幽默诙谐的趣味令人想起勃鲁盖尔(Bruegel Pieter) 的风俗画,情节的设置和气氛的营造又符合大巴山的乡土风情。 画面构图简约而均衡,一道墙分隔开前后空间,前后错置的人物在上方交合成一个三角形,这既增加了布局的稳定性,又揭示了两人的亲密关系。夕阳的光线从右下方铺展到干草垛、矮墙和人物上,为这一幕发生在日落时的爱情故事镀上一层唯美的黄金色调。人物的造型略显夸张,壮实的躯体、黝黑的肌肤和粗糙的双手强化了其劳动者的身份象征,面部斑驳的红晕则显示着他们沈浸在情爱之中。罗中立在这一类题材中将勃鲁盖尔的寓言式艺术语言,西方表现主义的形式和中国民间艺术的造型元素结合起来,用朴拙粗犷的手法赋予了乡土题材绘画一种新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