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8 蓝瑛 1659年作 仿董北苑山水 立轴
LOT号 | 3578 | 作品名称 | 蓝瑛 1659年作 仿董北苑山水 立轴 | ||
作者 | 蓝瑛 | 尺寸 | 195×77cm | 创作年代 | 1659年作 |
估价 | 2,600,000-3,800,000 | 成交价 | RMB 2,990,0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立轴 | ||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三)》,保利艺术博物馆编,2011年5月。 题签:蓝田叔石头陀晚年绘神品。 题识:己亥春仲,法北苑,画于城曲茅堂。石头陀蓝瑛。 钤印:蓝瑛之印、田叔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展(三)”,保利艺术博物馆编,2011年5月。 此幅《仿董北苑山水》蓝瑛自题“己亥春仲,法北苑画于城曲茅堂,石头陀蓝瑛。”据款识可知,本作作于1659年农历二月,蓝瑛时年75岁,“城曲茅堂”是其居所,“石头陀”是其晚号。蓝瑛是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杭州旧称“武林”,故画史上称之为“武林派”创始人,清代张庚《国朝画微录》谓“画之有浙派,始自戴进,至蓝为极”。此言一出,后世画史皆将蓝瑛归入“浙派”,称其为“浙派殿军”,实际蓝瑛画从南宋院体入手,雅好元画,故笔墨多圆厚之趣。蓝瑛的山水画在晚明画坛特点较为鲜明,其主要的风格面貌有两种,一种作勾勒“浅绛”法,另一种为“没骨”法。前者以用笔胜,行笔顿挫明显,笔力峭拔苍劲,拙朴恣肆,设色苍润疏秀。后者以设色胜,色彩古艳,多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铅粉,点染别致。 此幅作品便为其第一种风貌,勾皴再施以浅绛,崇山峻岭,山间以横云隔断,山体高峻、层次幽远。瀑布飞流而下,绕屋穿林,在山脚下汇成涓涓小溪潺潺的流淌入湖中。湖面微风轻拂,涟漪层层。山高水长,古树参天,茅亭水榭中两位高士对坐闲话。很好的表现了山野水滨文人雅士的隐居生活。整幅作品构图奇峭,主峰颇具动势,画面物象集中在画幅右部近三分之二处,只在画面偏右中部以房舍、溪水、坡坨、杂树延宕至画面左侧的画外,形成一个侧“山”字型构图。全幅以富有浓淡变化的墨色勾、皴出山石结构,淡墨赭石层层渲染,浓墨点苔提醒前后堆叠的山石结构,并起到点活画面精神的作用。湖面涟漪以细线勾勒,一丝不苟。点景人物,神态悠闲,形神兼备。画中所题“法北苑”即董北苑,五代画家董源,其《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蓝瑛擅长山水、花卉、兰石,师法宋元名家,早年主要得力于黄公望,作品清简秀润,《图绘宝鉴续纂》载其曰:“画从黄子久(即黄公望),入门而醒悟。”中年自立门庭,上窥晋、唐、两宋,遍摹元代诸家笔法,集取优长,由此入门,始能各极变化。不但取法郭熙、李唐及马、夏,而且对二米、云山也精心研究过。善于营造季节氛围和渲染画面气氛,常写秋景,意境沉雄深邃。蓝瑛亦与文人士夫相交游,早年游学于孙克弘、董其昌等文人画圈,将职业画家的精细和文人画的写意相结合。因此蓝瑛的画具有职业画家娴熟的笔墨技巧和文人画家的笔墨情趣,二者结合而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明末职业画家向文人绘画靠拢的发展趋势。其绘画对明末清初影响很大,直接继承衣钵的有蓝氏子孙,如蓝孟、蓝深、蓝涛等,弟子刘度、冯赢、王奂、陈璇等都各有成就。与其同时期和稍晚些时候的陈洪绶以及金陵八家等,也都受其画风的沾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