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6 明万历 青花孔雀牡丹铺首鼓墩 (一对)
LOT号 | 6466 | 作品名称 | 明万历 青花孔雀牡丹铺首鼓墩 (一对) | ||
作者 | -- | 尺寸 | 高36cm | 创作年代 | 明万历 |
估价 | 500,000-800,000 | 成交价 | RMB 575,000 | ||
材质 | 形制 | ||||
此对绣墩呈鼓形,硕大恢弘,墩体中空,墩面隆起,中心镂雕钱币形镂孔,四周青花绘制两组双狮戏球纹,活泼生动,富于动感。器身通体满绘青花纹饰,绣墩上下各有凸起鼓钉一周,朵朵小花绘于鼓钉之上,细节处见精巧。墩体纹饰分为三部分,近墩面处环饰如意璎珞图案,内填折枝花卉,典雅秀丽。中间部分两面对称绘孔雀纹,孔雀姿态各异,闲步于洞石花丛之间,或俯首前探,或昂首站立,或顾首轻鸣,孔雀翎羽轻摆,神态悠然,高贵闲适,栩栩如生。周身环绘山石嶙峋,杂花生树,灵芝祥云,珍禽信步其间,从容自然,恍如蓬莱仙境。近底部绘寿山福海纹。器身两侧对称凸起二狮子铺首耳,张口露齿,高额广颐,鬃毛卷曲,凶猛威严,颇有神采。此器青花系永乐典型,发色蓝中泛紫,亮丽鲜艳,釉面光润细腻,胎体厚重端庄,造型严谨考究。绘画技法娴熟老辣,写实生动,细腻自然,极见工丽。 绣墩,又称坐墩,因常铺锦披绣,故亦称“绣墩”。它是中国古典家具凳具中最富有个性的坐具,圆形,腹部大,上下小,其造型尤似古代的鼓,故又叫“鼓墩”。墩与凳同义。绣墩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介绍:“腰鼓形坐墩,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唐代以前人们一般席地而坐,家具多为低型,唐以后起居方式改为垂足而坐,家具也随之变为高型,绣墩作为垂足而坐的一种家具形式也由此而产生了。到了唐代,受佛教莲台影响,唐代妇女坐具多作腰鼓式,称为“基台”或“荃蹄”。这些坐具在宫廷中使用,上覆盖绣帕一块,故又称“绣墩”。经宋代的沿袭,至明清,绣墩已成为一种坐具。为凳子中的佼佼者,不仅灵秀,而且富丽。明清两代的绣墩,不仅在室内使用,也常在庭园、室外陈设。在制作材质上有木、竹、藤、雕漆、瓷等。明代绣墩顶面普遍隆起,清代则多为平顶,此器盖面隆起明显,系明代万历绣墩的显著特征。 此对绣墩釉面厚润,釉色亮青,硬度感强。造型纯朴,给人以稳重厚实之感。器形硕大,且为一对,完好保存至今实为不易。为永乐大件此器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备注:Sotheby’s,12 May,2010,Lot17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