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477 清雍正 新紫釉弦纹瓶

新紫釉弦纹瓶
拍品信息
LOT号 6477 作品名称 清雍正 新紫釉弦纹瓶
作者 -- 尺寸 高21cm 创作年代 清雍正
估价 2,600,000-3,600,000 成交价 RMB 3,220,000
材质 形制

“雍正年制”款
雍正一朝宫廷艺术素以精巧淡雅清新脱俗著称,御窑瓷器也最能直接体现雍正皇帝本人审美理念,其性格内敛,品位超绝。他所要求的御瓷制作都离不开一个“雅”字,反复强调要简单、高雅、秀丽、精细,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皇帝本人曾多次规定瓷器的造型、花纹图案,不仅要求烧成的瓷器各部分尺寸适度,而且重视气势和神韵,讲究轮廓线的韵律美,对于要烧造的御用瓷器必须经雍正皇帝审定,方可烧造。
此瓶即为雍正御窑之佼佼者,造型洗练大方,侈口束长颈,溜肩扁圆腹,圈足外撇,器形仿古化裁自汉时之铜壶。明代袁宏道(1568-1610)《瓶史》记述:“瓶花之具有二:用如堂中插花,乃以汉之铜壶、太古尊、罍或官、哥大瓶。方入清供。”深谙此道的雍正皇帝,其御窑瓷器许多器形均来源于上述的“汉之铜壶、太古尊、罍或官、哥大瓶”,而本品釉色亦追慕宋时之雅韵,通体罩施仿钧釉,釉质丰腴滋润,晕散自然。天青色为地,其上紫红色如山岚云霭,妙曼无垠,呈现云蒸霞蔚之态。据《雍正纪事杂录》载此类釉色,谓之“天蓝仿钧”或“新紫”,创烧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为唐英协理御窑厂窑务后恢复的仿古色釉。《稗史汇编》谓之:“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虽非人力之巧可得,但彼时唐英秉承圣旨悉心烧造,为求得“玫瑰翡翠倘流传”可谓殚精竭力,既“搜物探书寻故老”,更不惜于是年三月派遣幕友吴尧圃亲赴河南探求宋钧釉的配置方法,“此行陶冶赖成功,钟鼎尊罍关国宝。”(《陶人心语》卷一《春暮送吴尧圃之钧州》)正因其榷陶拳拳之心,从而使此一时期的仿古釉色超越前代,独步一时,达到“仿古暗合,与之无二”的程度。唐英试烧仿钧釉成功后,雍正皇帝对此种釉色十分钟情,在雍正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按照宜兴钵仿烧各式色釉瓷钵的谕旨中就专门交代“其钧窑的要紧”。
此器造型比例合度,形体变化柔和而含蓄、线条流畅圆润,增一分显长,减一分显短,古雅隽美。除口沿、颈部及腹部有秩的装饰弦纹外,仅以斑斓的釉色为饰,然而又与宋代钧窑有所不同的是釉层从口沿到底部,均匀整齐,没有任何流釉的现象。可见唐英在这类仿古器物上只是从一个侧面体现其意义,仿古却不泥古。更多追求的是意象而不是具象,追求的是钧窑釉色之意韵,而非外形上的毫厘不差。可谓崇尚古器,兼容本朝风貌,使此一时期的御窑品质达到了至美至善的境地。
同类品可参见故宫博物院旧藏雍正朝仿钧窑蓝釉红斑弦纹撇口尊,《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页195,图177;及198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的一只青花缠枝花卉弦纹撇口尊,《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页156,图183。
参阅: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页195,图177
2.《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1993年,页156,图183
备注:日本重要藏家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