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2 潘天寿 1944年作 松荫观瀑 立轴
LOT号 | 2892 | 作品名称 | 潘天寿 1944年作 松荫观瀑 立轴 | ||
作者 | 潘天寿 | 尺寸 | 99×62cm | 创作年代 | 1944年作 |
估价 | 15,000,000-20,000,000 | 成交价 | RMB 26,220,0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立轴 | ||
【著录】 1.《潘天寿画集》,作品第23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2.《潘天寿画集》第30页,中华书画出版社,1980年。 3.《潘天寿书画集》第5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4.《潘天寿书画集》下编,第57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5.《现代美术家画论作品生平》,作品第6号,学林出版社,1996年。 6.诗文收录于《潘天寿诗注》第197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 7.《朵云集珍》第25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 8.《潘天寿变体画研究》,第13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 9.《童中焘解读潘天寿》第121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 【题识】 1.清游最爱梦中山,怪壑奇崖笔外扳。又见水晶帘不卷,从天摇曳到人间。毅成学长兄属画,即请正可。三十三年春初,寿于云和。 2.飞瀑二字误,又见灯下,又记,阿秃草草。 【印文】寿、阿寿、天寿、天、懒道人、潘(押) 【题签】松阴观瀑图,潘天寿先生山水精品,汪子得于杭州,庚子冬锴假归饱观百日并题签。 【注】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潘天寿《观瀑图》作于1944年。1942年秋,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潘天寿先生随浙江省政府机关辗转来到云和。1943年10月,浙江省文化运动委员会在云和县成立,潘先生被选为常务委员,省会名流还有余绍宋、严北溟、杜佑周等同时当选。至1944年赴重庆前,潘天寿与余绍宋、顾西林、阮毅成(本拍品上款人)等一批著名的文化名人云集云和,他们通过报刊、书画和文学作品宣传进步文化,宣传抗日救国,为民众提供了大量抗战信息,激励民众的爱国热情发挥了不少作用,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食粮。全省梨园名流也纷纷来云和献艺,使云和文化生活空前活跃。 由于连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潘先生一度精神不振。在云和这段时光里,潘先生心情舒畅创作了许多重要作品,《秋酣》、《观瀑图》、《山斋晤谈图》、《松》、《竹石》等名作,都是云和时期所作。 潘天寿用墨,枯湿浓淡均见深厚的传统功力,尤其是泼墨,更是元气淋漓,深得苍茫厚重之致。用色则古艳淡雅,超尘绝俗。他的用笔曾吸收石涛的破墨洇化,干湿互用,造成淋漓酣畅的水墨效果。 通过对古松、巉岩、流泉、山花野草的描绘,创造了一个诗意盎然的画面,古松老干刚劲如铁,虽有枯枝,但仍然黛色参天,郁郁葱葱。画幅右边岩石,形象奇特。上下两部分的山石遥相相呼应,中空处留白有落款,整个画幅的结构颇具匠心。 底端的石块上一人端坐松下,古松树身自中向右上角倾斜,树帽自右向左侧延伸,将势收回。树身及岩石的主要轮廓线,与自右上角来的雨后溪流,在相接未接之间。树身左边,溪流之下同样留有空白。由于主体景物置于上下两侧,画家在中空处题款,造成了整个画面的均衡。其构图之大胆奇崛,总给人一种强劲有力的新鲜感,而颇具结构美。这幅画不只是大自然永恒和旺盛生命力的颂歌,而且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老文化的象征表现,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震撼人、鼓舞人。 上款人毅成,即阮毅成,余姚临山人。1927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政治经济系。1931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央政治学校教授兼法律系主任、《时代公论》主编。1937年任浙江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抗日战争初期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浙江省民政厅原址在杭州,杭州沦陷后于1942年9月迁往云和县,抗战胜利后迁回杭州,至1949年杭州解放。1949年去台湾,曾任台湾《中央日报》社社长、《东方杂志》主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