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0 李可染 1989年作 乱山丛中百丈泉 镜心
LOT号 | 2920 | 作品名称 | 李可染 1989年作 乱山丛中百丈泉 镜心 | ||
作者 | 李可染 | 尺寸 | 69×45cm | 创作年代 | 1989年作 |
估价 | 4,000,000-5,000,000 | 成交价 | RMB 5,980,0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镜心 | ||
【著录】《可染墨韵之「千岩竞秀」精品》,图版16,保利艺术博物馆,2009年。 【题识】乱山丛中百丈泉。纸质未佳,以重墨信手涂抹,竟别有意趣。一九八九年岁次己巳。可染。 【印文】李、可染、白发学童、陈言务去 【展览】「庆祝祖国六十周年华诞—红色经典艺术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09年10月。 【说明】此幅作品原藏家1989年购于日本东京西武百货,原为西武百货筹办李氏展览中的一件展品。藏家初见此作,甚为喜爱,当即购入,收藏至今已近二十年矣。 可染先生此幅《乱山丛中百丈泉》作于1989年,为李可染晚年积墨山水的精品,视其为集画家一生艺术探索成就的经典之作亦不为过。李氏自题:「以重墨信手涂抹,竟别有意趣」,看似闲庭信步,实为笔墨已臻化境。 画面中夕阳下的层层群山,光影、明暗、虚实的处理极尽心思而不露痕迹,笔墨厚重而毫无凝滞。向光处施以赭石,色墨融为一体,益显通透。重墨写就的群山中,一条瀑布直下涧底,观者仿佛可以看到激起的水雾,听到飞流直下的轰鸣。画家精心「挤」出的这条瀑布是整幅作品最亮丽的部分,一下点活了整个画面,让画面富有动感和生气。 此幅藏家1989年购于日本东京西武百货,原为西武百货筹办李氏展览中的一件展品。藏家初见此作,甚为喜爱,当即购入,收藏至今已近二十年矣。 《乱山丛中百丈泉》绘于1989年,即李可染逝世之年,是他生命最后的作品之一。是年,他还创作出《巍巍万重山》、《万山重迭一江曲》等压卷之作,画家以八十二岁高龄,仍怀抱「白发学童」勤力苦学的态度,欲穷究大自然的山水变化,为祖国山河立传。此作画幅虽不宏阔,却包罗千岩万壑,在磅礡的气象中,蕴含着温暖的情调,笔墨运化近乎自由之境,堪称其暮岁力作。 画作描绘夕阳余晖中的黄山胜境,恢弘苍茫,矗立的群峰笼罩在一派伦勃朗式的光影之中,空间层次丰富且整体感强烈。画面构图饱满,高峻连亘的山岭几乎充塞满画幅,天留得极小,又为题识占据。画家采用远景平视的取景角度,由下而上、自近及远的逐层布置物象,引导观者的视线循山麓逐级攀升,进而推延至无垠的远方,重峦迭嶂,尽收眼底。山脚下三株奇松,高低错落,枝桠倚斜向右侧,指向旁边的缘山小径,沿路而上,是一方平台,五六个游人伫立在上方,遥望对面倒挂绝壁的百丈飞泉,泉水一波三折,坠入深谷,化作一汪清潭,蒸腾起氤氲的水汽。在危崖重嶂中,观瀑的游人显得尤为渺小,与山峦形成悬殊对比,更突出山之巍峨,瀑布气势非凡。 李可染山水重视用墨,以墨法胜是其山水一大特色,且愈到晚年,墨愈黑重沈厚,臻于至境。1988年,李可染开始在某些画作上署「墨天阁」斋号,墨天当为墨与天齐之意,李可染以此名室,即是已届暮年的画家对毕生「墨戏」生活的总结和自我肯定。此作山峦用积墨法画成,经多次打湿纸面,层层加墨,反复皴擦后,显得朦胧模糊,笔隐于墨中,墨揉入纸里,画面上仍留存的纸毛即是十数次积墨皴擦的明证。据称李可染晚年作画用的是乾隆时宫中旧墨,最易发墨见笔,加之此作纸张皮性又重,故益显苍茫浑穆。远山以浅赭加墨,调入淡淡花青,用笔锋挤压水分入纸,故边缘有水痕,造成朦茸之感,似有云海翻腾,气象万千。峰峦边缘的侧逆光,如山脊受光处与背阴处,近山与远山,细节处理十分讲究,层次变化丰富而微妙。山中小径、平台、瀑布、水潭等处的留白,使画面在深重的墨韵中得以气息通透。山石的厚重与瀑布的轻灵、夕阳的光辉在对比中达到和谐统一。 百丈泉为黄山胜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题咏挥毫。1954年,李可染与张仃等人赴黄山写生,饱览黄山烟霞,期间写生稿盈箧,所历之景自然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题材。但他说黄山不好画,因为山峰是分开的,组织结构困难,所以要认真研究山的关联、脉络、石纹。经过五十年代的写生研究,六十年代的「采一炼十」,笔墨日臻成熟,至七八十年代,更着意于画面意境的营构,重在写其神韵。此作岩壑得之于黄山,虽自题「乱山」,但经过画家的意匠创造,表现出雄浑磅礡的峰峦韵律之美,巧夺天工,与造化浑然一体。李可染在1988年的《江山胜境图》中题道:「胸中罗丘壑,腕底大自然,老年作画有意无意,信手涂抹,层层加墨,壁上观之,如梦幻也。」亦可作为此幅最佳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