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6 张仃 1974年作;1975年作 劫余存稿山水册 册页 (十八开)
LOT号 | 2926 | 作品名称 | 张仃 1974年作;1975年作 劫余存稿山水册 册页 (十八开) | ||
作者 | 张仃 | 尺寸 | 45×34cm×18 | 创作年代 | 1974年作;1975年作 |
估价 | 4,000,000-6,000,000 | 成交价 | RMB 4,600,0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册页 | ||
【著录】《老雪凝千古—张仃书画集》第10-35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 【题识】 1.它山。一九七四写。印文:它、张仃、探索 2.它山。七五年冬日写。印文:它、张仃画印、山水怀抱 3.七四年以渴笔试作秋树。八三年春,它山追忆。印文:它山、张仃画印、山水怀抱 4.七五年春写。印文:它、张仃 5.它山。印文:张仃、山水怀抱 6.它山。印文:张仃、山水怀抱 7.它山。印文:它、张仃画 8.印文:张仃、它 9.一九七五秋写。印文:它、张仃画 10.一九七四年,它山。印文:张仃、见素抱朴 11.它山。印文:佗石、三思 12.七五年,它山。印文:张仃、山水怀抱、山水怀抱 13.泰山南天门习作。时在七五年春,八三年春,它山补记。印文:它山、张仃画印、山水怀抱 14.它山。印文:它山、山水怀抱 15.它山。印文:它、张仃、见素抱朴 16.它山。七五年冬日写。印文:它、张仃画 17.它山。印文:张仃、探索 18.它山。印文:张仃、山水怀抱 【题签】劫余存稿。戊子之秋它山张仃。印文:张仃 【题跋】 1.关山渡若飞。戊子之秋,辽西九三叟它山张仃于京华。印文:它洞、张仃 2.张仃先生作山水,人以有知,不写生不为之。其意快心笃,高行不二。其未移,于古于今未或有所同焉。李欣翘先生所藏张仃先生劫余存稿,凡十八幅,山奇笔妙墨绝,一幅一势,气象万千,非写生之不可得也。张仃先生之所为千古独步,高山仰止,非常人可以企翼。惜今日画山水者不袭古人则袭今人,不袭今人则袭自之陈陈相因,已然成风。吾冥孤陋数千年之所未有。思之不解。戊子冬日,观张仃先生卅年前旧作感慨良多,遂书此。此应李欣翘先生之嘱,大恺谨识。印文:羊、木生、大恺书画、长乐 【说明】张仃自题签并题跋,杜大恺题跋。 20世纪70年代中期,处于文革之中的张仃生活境遇极差,流落在京西一所废弃的茅屋里医病,但他并没有放弃艺术创作,经常在孩子用的毛边纸上画一些写生稿,有的尺幅还没有巴掌大。直到「四人帮」垮台后,他才重拾画笔,创作了一组批判「四人帮」的漫画。同时,他又开始一边在茅屋周围写生,一边从事焦墨山水的研究与探索。其1977年创作的《南海石壁画龙》、《房山十渡图卷》长卷、《长江万里图稿》、《香山》十四开册页等,便是其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其从事焦墨山水创作的第一阶段,可称作张仃之焦墨山水的准备期。 张仃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为手卷和成组画页,民间流传不多,不过此阶段的作品用笔精到,十分传神,画上并不题款盖章,只放着自己品味。其老友黄苗子见后,曾激动不已,大加赞赏,并在几幅作品上欣然题字,称其「当其下笔风雨疾,笔所未到气已吞」。这批作品直到1983年画家整理旧稿时,方才盖上自己的印章,其中一些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但多数还珍藏在画家自己身边。此册称之为「劫余存稿」,便是张仃在那个特殊年代历经劫难后保留下来的作品,代表了其这个阶段的艺术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