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3 蔡国强 2002年作 APEC景观焰火表演草图:欢乐颂
LOT号 | 4563 | 作品名称 | 蔡国强 2002年作 APEC景观焰火表演草图:欢乐颂 | ||
作者 | 蔡国强 | 尺寸 | 300×400cm | 创作年代 | 2002年作 |
估价 | 5,500,000-8,500,000 | 成交价 | RMB 6,670,000 | ||
材质 | 火药爆破,纸本 | 形制 | |||
出版 《蔡国强艺术展》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2年版 《蔡国强》 艺术家出版社 2005年版 《蔡国强》 瓦伦西亚现代美术馆 2005年版 《东方艺术大家3》 东方艺术杂志社 2007年6月刊 签名:祝愿──欢乐颂 为APEC作的计划 蔡Cai 2002.元旦 展览 2002 蔡国强艺术展 上海美术馆 / 上海 注 此作品交接地点为中国香港,具体信息请联系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部工作人员 火药爆破是蔡国强最为国际艺坛所熟知的代表性的艺术语言形式。他将充满偶发性的火药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创造出一种独立于各种艺术流派之外的视觉语言,既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丰富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形式元素和造型语汇。蔡国强最早使用火药爆破创作绘画始于1984年,当时在西方现代艺术潮流的冲击下,每个艺术家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之所以尝试用火药作为材料,一是源于童年时对于烟花爆竹的美好记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选择一种最恰切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及其精神进行有效的当代转换,并以此为媒介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蔡国强在日本和美国各有一段游学经历,这段时期他开始以一种更客观的态度审视文化上的冲突性与共存性,爆破艺术也因此成为他表达自己的文化思考和政治观点的载体,这一时期中《有蘑菇云的世纪:为二十世纪作的计划》、《大脚印:为外星人作的计划第六号》等作品均显示出这一点。千禧年之后,蔡国强的爆破艺术较之以前更具实验色彩,他更加重视偶发性的效果和视觉上的观赏性,形式元素丰富多样,如同夜空中的烟花一样璀璨华丽,无法预料。 此件《APEC景观焰火表演草图:欢乐颂》正体现了蔡国强在千禧年初的爆破艺术的特征。蔡国强在2001年10月为上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设计了爆破场面,当时他动用了超过26000枚烟花火药,从上海黄浦江面到东方明珠塔的1800米的高度,上演了20分钟的烟火爆破。在APEC之后,蔡国强于2002年12月在泉州创作了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是特意为上海美术馆举办的“蔡国强艺术展”所作。除了《欢乐颂》之外,还包括《锦冠》、《红灯笼》、《火箭升空》、《喷泉》等同期作品。APEC烟火的设计对于蔡国强而言是一个契机,他在爆破试验中更深入地研究了烟火的状态和轨迹,当火药被点燃时,爆破的瞬间出现各种不可思议的形状,又迅速消失在黑暗中,在画布上燃烧火药,则是为了将瞬间的形态留存下来。《欢乐颂》中,蔡国强在空白的纸本上分开几段铺设火药,然后点燃导火索,火药在纸上留下深浅不一的黑褐色的燃烧痕迹,如同抽象的几何线条,或者是五线谱,跳动的线与点似乎有着音乐的律动感。蔡国强的创作过程类似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激浪派”为代表的偶发艺术,即强调即兴发挥和随机性,没有事先设定的情节。克莱因曾经在他的“印迹画”中让裸体的模特全身涂满蓝色颜料在画布上自由滚动,模特留下的身体痕迹形成了一幅不经意而成的抽象画;而近现代的国画巨匠张大千在他的泼墨泼彩画中也着力探求过这种具有高度偶然性的不可控方式。只不过张大千用墨彩的自由流动营造出山水的意象,而蔡国强则已经完全摆脱了具象的限制,画面上那些形态缥缈的燃烧痕迹以一种高度抽象的方式体现了艺术家的艺术理念和宇宙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