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4 黄宾虹 拟古山水 四屏立轴
LOT号 | 2864 | 作品名称 | 黄宾虹 拟古山水 四屏立轴 | ||
作者 | 黄宾虹 | 尺寸 | 160×40cm×4 | 创作年代 | -- |
估价 | 6,000,000-8,000,000 | 成交价 | RMB -- | ||
材质 | 设色绢本 | 形制 | 四屏立轴 | ||
【著录】 1.《黄宾虹年谱》,第106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 2.《黄宾虹全集》三卷本,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 3.《黄宾虹全集》十卷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4.《黄宾虹书画专集》,第19-22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 5.《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文集》,第43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题识】 1. 仿赵大年笔意。爱公先生教正,滨虹黄朴存。印文:滨虹 2. 画家烟雨凄迷之景,近人多师董华亭,兹用仲书墨法为之。滨虹。印文:潭上质印 3. 白石翁画有摹北宋人之工致者,其雄浑处具存真面,非斤斤于绳墨间也。滨虹拟古。印文:濒虹、朴存 4.略师樊会公、高蔚生两家大意。滨虹。印文:朴存 画不师古,未能有成家者 ——黄宾虹 黄宾虹言:竭力追古,遗貌取神,成一家法,传无尽灯,其与韩、柳、王有功古文辞无多差别。 可见其秉承士人之担当精神,以“传古”为志。他提倡师古人原迹,他回溯宋元经典,尤其称道元人画;他尤为看中绘画中的鉴古之功,他以造化合古法,从自然山水中汲取创作营养,追求浑厚华滋之趣。 是幅黄宾虹《拟古山水四屏》未署年款,依照绘画风格以及题款书体判断,作品应为黄宾虹1909年后定居上海时期所作,此时正处其“专治金石书画”的初始阶段。纵观美术史的发展,从北宋至清代以降,山水图式、笔墨的传承关系错综复杂。黄宾虹对这其中的演变的探索是一以贯之的,至其晚年仍颇有心得,如黄宾虹曾与傅雷书信云:“元人入雅,为师苏米;所谓师董、巨者,以其画江南山,渐由唐宋画西北山水之险恶而归于平淡。平淡非浅薄,倪、黄虽简而实繁,吴仲圭、王叔明何等沈着浓厚……”黄宾虹将山水“平淡”、“沈着”等品质溯源于元代。《拟古山水四屏》恰是其推崇元代山水画的力证。 如果将黄宾虹创作此套条屏的情景还原:上世纪初,从各地涌向沪上的“职业画师”们正呈现出一派热闹的创作景象;与此同时,西方艺术对中国画坛的影响也日渐显著。面对西学与传统,画坛因势分裂为两派:主张以西方绘画的技法来改造中国的“折衷派”;以及抱残守缺而成为对立的“守旧派”。从此作中,不难理解,时人对黄宾虹下的“守旧派”定义。 然而,在这一时期,黄宾虹实则是“维新”活跃分子,参与了激进的社会活动;在艺术创作方面他更有大量与时俱进的创想,跃跃欲试。从其1912年《真相画报叙》中论及,“欧云墨雨,西化东渐,缋采之丽,妍丽夺目,窃怪山光水色,层折显晦之妙,其于北宗诸画尤相印合。”并言,“尝拟偕诸同志,遍历海岳奇险之区,携摄影器具,收其真相,远法古人,近师造化,图于楮素。”从黄宾虹对《拟古山水四条屏》内容的安排,和以突出的元人笔意拟仿宋、元、明、清绘画可见,黄宾虹早年研究画史主张融合“南北宗”的观念。黄宾虹对北宗持有与欧画“尤相印合”的观点。在二十世纪初的复杂时代,艺术家正是以临习古人为主要手段,实践着“融合南北宗以沟通中西”的理想。 在此作四屏中,体现出黄宾虹以元人山水为“正宗”,以拟、仿之名梳理自己对四代绘画的体悟。尤为突出的当属拟吴镇那帧,墨法淹滋,渍墨明显,黄宾虹后期对水墨干、湿、浓、淡的控制极为老辣,我们在此已觅得踪影。 黄宾虹在仿沈周一帧中,将宋画中过于匠气的斧劈,演化为书写的用笔,笔笔“写”出的斧劈山体,这也成为其后较长一段时期黄宾虹山体塑造的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段。黄宾虹题识认为,沈周拟古既有“工致”之处,也“雄浑具存真面”。正是在理解沈周将斧劈“文人化”的过程中,黄宾虹逐渐练就奇肆用笔,并得“浓墨法”之传。而从其仿赵大年笔意,以及师樊圻、高岑大意的作品中,都无不透露出他对先人的参悟。黄宾虹带有观念的“临”和“仿”,在摹古与创新间,此作具有可贵的研究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