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528 大德年间(1297~1307) 元 松雪道人铭灵璧砚山

松雪道人铭灵璧砚山
拍品信息
LOT号 5528 作品名称 大德年间(1297~1307) 元 松雪道人铭灵璧砚山
作者 -- 尺寸 长30cm;宽9.5cm;高19.5cm;高25.5cm(连座);重1850g 创作年代 大德年间(1297~1307) 元
估价 400,000-500,000 成交价 RMB 1,552,500
材质 形制


来源
高尾光宥 旧藏

释文
「金刀削出玉芙蓉,不谓窗间有峭峰,正好卧游供消永,烟云忽□一□□。大德□年夏日。松雪道人。」行书刻铭并款识

「元 松雪道人铭灵璧砚山」天然灵璧石砚山,多面可视,灵飞若动,远望形若江上数峰之青,奇崛显怪;近观则似蟠螭伏虎等异兽,如踞若卧,其势仿佛欲穿云而出。色黑如漆,光湛莹朗,质如腊脂,间有白脉笼络之纹理,温润似玉。石理嶙峻,石面密布皴皱,峰峦嵌空,巉岩奇险;背面遍遗朱色石皮,仿佛东坡赤壁。扣击之,锵然有声,响韵悠扬,如玉磬共鸣。观此灵璧砚山,则顽、拙、丑、怪、灵、巧、秀、奇之美,兼而有之,如若鬼斧神工,百中无一二矣。
采石灵璧以为清赏,起于唐,盛于宋元,以其品贵,又传能收香,故珍若拱璧,洵为历代文人雅士所致力搜求者。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灵璧石……佳者如菡萏,或如卧牛,如蟠螭。扣之声清越如金玉,以利刀刮之,略不动。此石能收香,斋阁中有之,香云终日盘旋不散。」(注释1)砚山之璧镌有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行书刻铭:「金刀削出玉芙蓉,不谓窗间有峭峰,正好卧游供消永,烟云忽□一□□」,落款为「松雪道人」。赵孟頫《松雪斋集》中收有七绝〈偶得灵璧石笔格状如俗所谓鑽云螭虎者因成絶句〉一首:
「玄螭穿透白云层,老眼平生见未曽。开辟以来神物出,人间剞劂竟何能。」(注释2)
此诗描写子昂偶然所得的灵璧石笔格(笔格形制亦同于砚山),其状如鑽云螭虎者,如诗句所述「玄螭穿透白云层」,为子昂叹为平生未曾见、混沌开辟以来所出神物者,正与此灵璧砚山之外型若合符节,或即同一座砚山是也。
灵璧石,也称磬石、八音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磬石山,石产土中,采石历史悠久,《尚书‧禹贡》中即有取灵璧石以制磬的记载。南宋杜绾《云林石谱》记载:「石在土中,随其大小,具体而生,或成物状,或成峰峦,巉岩透空,其状妙有宛转之势。或多空塞,或质偏朴或成云气、日月佛像或状四时之景,须藉斧凿修治磨砻以全其美。或一面或三面,若四面全者,即是从土中生起,凡数百之中无一二。有得四面者,多是石尖,择其奇巧处镌治,取其底平。顷岁灵璧张氏兰皋亭列巧石颇多,各高一二丈许,峰峦岩窦,嵌空具美,大祗亦三两面,背亦着土。又有一种,石理嶙峻,若胡桃壳纹,其色稍黑,大者高二三尺,小者尺余,或如拳大。坡拖拽脚,如大山势,鲜有高峰岩窦。又有一种,产新坑黄泥沟,峰峦嵌空奇巧,亦须刮治。扣之,稍有声,但石色青淡,稍燥软,易于人为,不若磬山青润而坚。此石宜避风日,若露处日久,即色转白,声亦随减。」 (注释3)可知灵璧石或则一、二、三面可得完好,若得四面皆完好无缺者,即是从土中自然生成,非人工雕凿与修饰可以获致,其为无价珍品,稀少可贵也。
赵孟頫(1254~1322)(图1),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妻为画家、诗人管道升(1262~1319),画家王蒙(1308~1385)之外祖父。仕元,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书画家,才气英迈,诗文清远。工书,篆、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真、行尤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诸书第一。画入逸品,高者诣神。工释像、山水、木石、花竹,尤精人马。能以飞白作石,金错刀作墨竹,则又古人之所鲜能者。刻印与吾丘衍(1272~1311)齐名,专尚玉筋,一洗唐、宋陋习。

1.(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收入: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第一册.初集第九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页560。
2.(元)赵孟頫,《松雪斋集》卷五(北京:中国书店,海王村古籍丛刊,1991),页29-30。
3.(宋)杜绾,《云林石谱》,收入: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第二册.三集第九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页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