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9 清乾隆 粉彩无量寿佛、粉彩白度母、粉彩绿度母 (三尊一组)
LOT号 | 5729 | 作品名称 | 清乾隆 粉彩无量寿佛、粉彩白度母、粉彩绿度母 (三尊一组) | ||
作者 | -- | 尺寸 | 高29.5cm;高29.8cm;高29.5cm | 创作年代 | 清乾隆 |
估价 | 15,000,000-25,000,000 | 成交价 | RMB 29,900,000 | ||
材质 | 形制 | ||||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备注: (无量寿佛)1.北京翰海,2004.11.22,Lot2777; 2.北京翰海,2004.11.22,Lot2777 (白度母像)纽约佳士得,2003.09.18,Lot371; (绿度母像)伦敦苏富比,2003.11.12,Lot259 满清皇室笃信藏传佛教,尤以康雍乾三朝为最,至乾隆时期藏传佛教的影响达到顶峰极致,乾隆帝更是从个人行为和国家行为两方面去实践着他的崇佛信念,其自命为“佛心天子”,一生六度朝礼五台山,前后历时数十载完成汉文、满文大藏经的雕印工作,是为乾隆朝崇佛的空前绝后之壮举。乾隆时期宫中遍设佛殿,紫禁城中先后修建了中正殿、雨花阁、宝相楼、吉云楼、梵华楼、佛日楼等三十多处藏传佛教殿堂,连皇家御苑中也梵剎林立。因此,各式法器所需甚多,除了传统藏地金铜材质以外,由江西景德镇御窑厂奉旨烧造的瓷质造像和法器,工艺精湛,颇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极一时之盛,开一代未有之奇。将于本次秋拍现身的“清乾隆 御制粉彩瓷塑无量寿佛、绿度母、白度母三尊”即为乾隆御窑制瓷工艺之集大成者。 无量寿佛头带五叶宝冠,批发垂肩,宝缯飘拂于耳际,面相慈祥,细眉垂目,高鼻垂耳,嘴角内敛,神态安祥。胸前装饰U形璎珞,手腕、上臂饰有钏环,双手于脐前结禅定印,掌中捧盛装火焰状摩尼宝的长寿宝瓶,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花座上,莲瓣以胭脂红彩描绘,色彩明快。尊佛身形宽肩丰腰,身披果绿僧衣,上以鹅黄点坠明黄梅花点纹,下着鹅黄色的袍裙,装饰矾红团宝相花吉祥纹样,衣褶流畅,铺于腿前。面部、身体、手脚施釉,釉色中微施彩使之接近肤色,光泽感强,传达出佛家的济世之善心。整体制作精细,细节着力模拟金铜佛像之效果,宝冠、璎珞、臂钏以金彩描绘,再施各色彩釉以仿红珊瑚、青金石、绿松石等诸色珍宝,生动逼真。无量寿佛手中宝瓶、莲花座均分段烧造,莲花座以榫卯结构与坐像接合,设计巧妙,工艺精湛绝伦。 绿度母身体肤色依佛经典籍所述,通身翡翠绿色,体态丰腴,左腿结跏趺坐于五彩莲花座上,右脚自然前伸,脚下踩一朵莲花。头戴精美的五叶宝冠,佩耳珰,绀青发髻高耸,宝缯飘拂于耳际。面庞圆润,额际宽隆,高鼻薄唇,双目微合,微露笑意。左手置于胸前,右手置于右膝之上,手中持净水壶,双手各执莲花一茎,莲花于肩头盛放。身披紫色陂帛,飘带自双臂间穿过,于身侧自然飘起,线条飘逸,富有动感。下身着橘红色僧裙,衣褶堆迭自然,将织物的轻薄质感表现得十分生动。白度母之面相神态、穿着佩饰、莲座皆与绿度母相同,惟形象亦严格按照佛经所述塑造,身体呈白色,釉光明晰润泽,上以淡淡的矾红彩表现肌理,面部三目,双手、双脚中心各生一目,合计七目,是为白度母之身份标识。 此三尊瓷塑佛像之华丽彩釉、精湛工艺决定了其艺术价值和制作难度均在金铜佛像之上,因其将泥塑、绘画、敷色、烧瓷集于一身,要求工匠具备极高的工艺技巧、美术功底和文化修养。佛像成型复杂,尤其面部神态及衣褶细部之处理非庸手可以胜任,在模制成型后需运用雕塑、驳接等技法加以装饰,处处需要异常审慎。瓷胎完成后,还要加以彩绘,故需前后多次入窑方成,烧造当中极易变形疵裂,成品率极低,对此类瓷塑佛像的烧造,清宫档案有明确记述。 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早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四月十四日,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交观音木样一尊、随善财、龙女二尊。传旨:交唐英照样烧造填白观音一尊、,善财、龙女二尊,如勉力烧造,窑变更好,原样不可坏了,送到京时装严安供。钦此。”次年,乾隆帝又命唐英再加烧观音及善财、龙女一套供养。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十日,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著江西照现烧造的观世音菩萨、善财、龙女再烧造一分,得时在静宜园供。钦此。”但因唐英未能完成烧造任务,奉回观音。乾隆于二十日后追责唐英:江西于“五月初一日,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张玉传旨:问烧造的观音如何还不得。钦此。于本日将烧造过十一尊未成之处交太监张玉,口奏。奉旨:想是唐英不至诚,着他至至诚诚烧造。钦此。”六月,唐英入觐北上进京。六月二十三日,唐英面觐乾隆皇帝。“面奉谕旨:著烧造青花五彩观音菩萨一尊,随善财、龙女。”七月,唐英终将观音等烧成进献。乾隆“十三年七月十二日,司库白世秀将江西烧造得观音一尊随善财、龙女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进,讫。”但是乾隆帝却觉得瓷观音手与发髻皆为分开烧制,不甚满意,于当日“七月十二日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张玉传旨:著唐英磁白衣观音手与发髻不要活的,要一死的,烧的来烧不来?钦此。于本日,司库白世秀问得唐英,据伊说若手与发髻不要活的,无出火气地方,烧不来。随进内交太监胡世杰,口奏。奉旨:知道了。钦此。” 至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十月,据《呈慈宁宫后殿佛堂石堂印奏片》记载,当时慈宁宫后殿即供有瓷胎自在观世音菩萨、瓷胎站像观世音菩萨、瓷胎如意观世音菩萨各一尊。当是前述《清档》记载乾隆十三年(1748年)所烧造瓷胎观音之延续。而在此之前的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唐英亦曾进贡“瓷佛三尊”。此时御窑厂已按照乾隆皇帝要求,改进烧造工艺,将“出火气地方”改成佛像底部,遂能烧造大尺寸佛像入供北京宫廷奉养,如此三尊即是如是。 藏传佛教寺庙造像十分讲究色彩的鲜艳明亮,粉彩的技术特征正好可以对其加以诠释,然而由于造像的造型复杂,制作不易,难以保存,传世的瓷质佛像十分稀少,所见多供奉于大内佛堂,参照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收藏记载而言,如乾清宫、慈宁宫、养心殿、雨花阁等重要宫殿见有陈设,此外亦见有少量供奉于承德避暑山庄和沈阳盛京故宫,市场流通者极为罕有,而成组出现更是首次,可谓珍贵之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