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534 康熙帝 行书“抱中和气” 镜心

行书“抱中和气”
拍品信息
LOT号 3534 作品名称 康熙帝 行书“抱中和气” 镜心
作者 康熙帝 尺寸 85×30cm 创作年代 --
估价 5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1,127,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镜心
出版:《纵横千古—谢稚柳、陈佩秋、傅申、陆蓉之作品及藏品展》,故宫出版社,2018年。
题识:抱中和气
钤印:康熙宸翰、敕几清晏、渊鉴斋
题跋: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其书风自青年至晚年变化甚多,此小轴特为雍容,似为其中年时作。后学傅申鉴定于北海。钤印:傅申
展览:纵横千古—谢稚柳、陈佩秋、傅申、陆蓉之作品及藏品展,北京故宫博物院武英殿,2018年。

清康熙“抱中和气”轴,纵85厘米,横30厘米,行书,共四字。本幅无款,钤“康熙宸翰”、“敕几清晏”印2方,引首钤印“渊鉴斋”。幅上题台北故宫指导委员会及藏品审查委员会委员傅申先生鉴定跋。跋文:“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其书风自早年至晚年变化甚多,此小轴特为雍容,似为其中年时作,后学傅申鉴定于北海”。
所谓“抱中和气”,有“以和为贵,坚守本心,怀抱正气,以本初之心面对世间变化”之意,《说文》记载“中,和也”。所谓“抱中”者,即“心怀和气,正直不移”之意。老子曰“在于根深蒂固,守中抱一而已”,又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康熙帝虽为满人出身,但自幼接受传统儒家教育,有深厚的汉学功底。“抱中和气”四字也正体现了康熙皇帝作为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汉族文化的帝王所体现出的富有文理和哲思的一面。
傅申先生从书风断定此“抱中和气”轴是为康熙帝真迹,是有其坚实依据的。康熙帝对于颜真卿、赵孟頫、董其昌书法研究颇深,并集诸家所长,又夹杂个人书道见解及帝王气韵,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书风之后,我们再来看幅中出现的三方玺印。引首钤印“渊鉴斋”,应指得是清康熙帝的书斋渊鉴斋,位于畅春园内。康熙帝以“渊鉴斋”为名,命人编纂了《渊鉴斋御纂朱子全书》、《渊鉴斋古文选》(又称《古文渊鉴》)及《渊鉴类涵》等书籍。另外二印在康熙御笔作品中出现甚多,“宸翰”指帝王的文章或手书,“康熙宸翰”即为“康熙帝手书”之意。此三印皆著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玺印谱》第三册《康熙卷》中(分别位于第12,18,25页)。
通过对于幅上字迹及笔墨晕染效果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此幅作品的纸张应当属于粉笺纸。例如下图和气二字,其运笔流畅,通过墨色浓淡变化,可清楚看到当时书写时的行笔过程,甚至可以记录下作者用笔的轻重缓急,说明作品所用纸张极易凝聚墨色。而近距离观察还可发现此幅作品纸张隐隐有光亮细滑之感,光洁如新。这些无不是宫廷所用粉笺纸的典型特征。
粉笺纸,是指在纸上涂布或加填矿物质粉,在经过施胶、砑光等工序后,这样制成的纸,色泽洁白或带有彩色,质地细密而表面光滑,主要兴盛于清康熙,乾隆时期,是我国古代的优质纸张。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曹寅进黄纸”,原封签书“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七月十一日曹寅进”即是此类粉笺,可见此种纸张的珍贵。由于粉笺纸防水性强,表面光滑且透明度好,具有防虫蛀的功能,可以长久张挂,且制作精细价高,故多用于宫廷殿堂书写春联诗句或作书画画卷引首,室内屏风,多见于宫廷内府殿堂书写的匾额等,民间很少流传。故能使用此纸者也必定是当时地位极为尊崇显赫之人。
综上所述,书风,笔墨,印玺,材质等各个方面出发,“抱中和气”轴都无疑如傅申先生所言,为康熙帝中年时所作书法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