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601 溥儒 钟馗 镜心

钟馗
拍品信息
LOT号 2601 作品名称 溥儒 钟馗 镜心
作者 溥儒 尺寸 16×19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00,000-200,000 成交价 RMB 828,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著录】
1.《溥心畬先生书画遗集》(下),第234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
2.《 溥心畬传》,图27,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3.《王孙·逸士·溥心畬》,第138页,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题识】空山魑魅尽,归去种桑麻。心畬。
【印文】心畬、溥儒之印、竹光
【来源】李墨云旧藏,附溥儒夫人李墨云与作品合影。

心畬家藏
Lot 2601-2602 溥心畬夫人李墨云旧藏

王孙逸士
溥心畬(1896-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号羲皇上人﹑ 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奕欣之孙。作为皇室贵胄,溥氏自有具有良好的诗文、书画学习氛围。加之其天资聪颖,用功又勤,使其在诗书画各方面独树一帜,不仅在彼时画坛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称,渡海之后与张大千、黄君璧亦有“渡海三家”美誉。
溥氏曾在自述中写道:「余性喜文藻,于治经之外,虽学作古文,而多喜骈俪之文,骈俪近画,故又喜画。当时家藏唐、宋名画,尚有数卷,日夕照摹,兼习六法十二忌及论画承,亦无画友,习之甚久,进境极迟,渐通其道,悟其理蕴,遂觉信笔所及,无往不可。初学四王,后知四王少含蓄,笔多偏锋,遂学董、巨、刘松年、马、夏,用篆籀之笔。始习南宗,后习北宗,然后亦不自计」。以上描述可见溥氏并无拜某人为师,而是以自学为主。虽有学者对此存疑,但其画名远扬,加之起极高的综合素养,只有「才人」二字对其概括才最恰当。
在中国画坛上,钟馗像可以说是个永恒的题材,从唐朝开始,长盛不衰。溥儒的这幅钟馗图,未摹写其捉鬼,也未摹写其嫁妹,更未摹写他在鬼卒簇拥下巡行,本幅描绘钟馗捉尽魑魅后,拎着老酒扛着锄头,心情愉悦的归田去的形象。
作为末代王孙的溥儒,有着优越的社会地位、严格而正统的教育背景,同时还拥有丰富的古书画收藏鉴赏基础,以及特有的天分及诗词文赋的修养和造诣,是诗书画三绝的一代大师。
溥心畬好画钟馗,他笔下的钟馗形态各异,有福自天申的降福钟馗,有镇邪驱厉的神威钟馗,有儒服还家的归隐钟馗,有松阴听泉的高逸钟馗,也有嫁妹、啖鬼、骑自行车、吃西餐等的谐趣钟馗……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力,故溥心畬亦有「溥钟馗」之称。他将钟馗题材现实化、趣味化,道尽世态人情,刚直不阿的钟馗也是他人格情志的象征,寄托其作为旧王孙的心酸与无奈。溥心畬塑造的此类钟馗形象,与历来的钟馗形象绝然不同,是很讨人喜爱的亲民的轻松版钟馗。
溥氏以仅0.3平尺尺寸绘画,尺幅袖珍但意趣延绵。画中钟馗肩扛锄头等农作工具,腰系水罐,步履轻盈,分明是劳作归来的场景。钟馗面目失去了经典的狰狞面目,就像邻家的农夫,生活气息浓厚,与题款:「归去种桑麻」,的诗意相呼应,也尽显溥氏内心归隐山林般的文人理想。如此小幅的作品,趣味性是最重要的。如本幅主题明确,一目了然,背景简单到忽略不计,人物以大幅度的动态和道具点睛,将角色性格表现的恰如其分;画面虽小,但诗书画并重,启功先生曾言:「心畬先生的书法功力,平心而论,比他画法功力要深厚得多。」,画面中如果缺少了那洒脱的书法,可能将失色大半,画面用笔中锋、侧锋,浓淡晕染处理得当,整幅作品清新明快,让读者百看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