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22 碛砂藏《普曜经卷第三 入天寺品第六》(鸣五)

碛砂藏《普曜经卷第三 入天寺品第六》(鸣五)
拍品信息
LOT号 0122 作品名称 碛砂藏《普曜经卷第三 入天寺品第六》(鸣五)
作者 -- 尺寸 31.1×806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6,000-18,000 成交价 RMB 115,000
材质 形制


宋元碛砂藏本

1册72页

刻经纸本

内容 宋元碛砂藏《普曜经卷第三 入天寺品第六》一册,千字文编号“鸣五”。《普曜经》全名《佛说普曜经》,八卷三十品,为大乘佛教的经典,主要讲述释迦牟尼从降生到证悟成佛的故事,内容详实,口语程度高,故事性强。“普”,日无色也,引申义为普遍,全面;“曜”,照也。“普曜”意为像日月一样普照众生以达光明成佛的效果。本册为八卷中的第三卷。
译经人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竺法护,西晋高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经翻译大家。从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到怀帝永嘉二年(308年),他译出《般若》、《大哀》、《度世品》、《持心》、《首楞严》、《法华》、《普曜》等154部佛教经论,为大乘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局面。本册即是其中之一,于永嘉二年译出。
形制 本卷首尾全,经折装。封面蓝纸,封底残留小片蓝纸。卷中有断口和散页。硬黄纸,呈黄褐色,略脆。有虫蛀。每版纸高31.2厘米,宽约56.2厘米。每版30行,折为5个半页,每半页6行,行17字。上下单栏,版框高约24.5厘米。全卷15版(末版2个半页),共72半页。卷首和卷尾钤“成都佛学社藏”朱文印,背钤“福聚”和“彝”朱文印多枚。每版第1-3页内向折缝中刻有千字文号、版号和刻工姓名,本卷第一版折缝下端有刻工“杨益之”。卷末附音释。
刻版和印刷 全卷书法字体端庄工整,笔法流畅。刻工刀法精细,丝毫不苟,所刻之双行夹注小字,纤毫清晰流畅,尤见功力。印刷技艺精湛,墨色浓黑均匀,点划清晰毕现。可谓校之精,写之工,镂之善,全册精美。
延圣院募刻版 宋元《碛砂藏》全称《平江府碛砂延圣院大藏经》,是南宋最后一部私刻大藏经。北京图书馆古籍部李际宁考证:《碛砂藏》于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开雕于平江府(今苏州)碛砂延圣寺,到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刊刻完成,历时一百零六年。据《通鉴总类》,共591函6362卷,辑录两晋至宋代佛经1521种。千字文始于“天”字(千字文编号1号),终于“烦”字(591号)。陕西省图书馆古籍部杨居让《馆藏瑰宝〈碛砂藏〉》载:馆藏《碛砂藏》共计5594卷,4676册,其中宋元原版“菜”(61号)至“感”(558号),“约”(587号)至“烦”(591号)号均为延圣院募刻。本册《普曜经卷第三 入天寺品第六》无疑为延圣院募刻之宋元版,而非补配版。
刻工 本册《普曜经卷第三 入天寺品第六》刻工:第1版刻“杨益之”(“杨”字异体。下同)至14版,刻有“益之”,“益”、“杨”。杨益之参加有《碛砂藏》多卷刻版,计有:千字文209德《大智度论》一百卷之1-10,129鸣《普曜经》,132树《妙法莲华经》八卷,188覆《观佛三昧海经》10卷,270松《增壹阿含经》卷之41-50,334唱《四分律藏》卷之31-40,507陪《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和《佛说大乘观想曼挐罗净诸恶趣经》(参见李国庆《宋元刊〈碛砂藏经〉雕版刻工表解》, 叶恭绰《碛砂延圣院小志》、瞿冕良《中国古籍版刻辞典》等)。杨益之是一位长期精熟于版刻的刻工。在他参刻的《观佛三昧海经》卷八末,刻有“大德五年辛丑九月 日谨题”,即公元1301年,去南宋灭亡的1279年之后21年,此本为元大德时期刻本,距今约720年。
对勘 1931年朱庆澜,叶恭绰等发起《影印宋碛砂藏经》,以陕西省图书馆藏《碛砂藏》为底本,其它版本补配,共60函593册。本册《普曜经卷第三 入天寺品第六》与《影印宋碛砂藏经》的“鸣五”对勘,完全相同。
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书库所藏《碛砂藏》中无此册 王菡《葛思德书库所藏〈碛砂藏〉与北京国家图书馆藏本之比较》介绍:葛思德书库有《碛砂藏》6014卷5359册,其中近700册南宋刻本,1630余册元刻本以及明刻本、抄配本。另据葛库中文图书管理员马丁(Martin Heijdra)函示:葛库《碛砂藏》中没有《普曜经卷第三 入天寺品第六》一册。可知本册确属罕见。
民间罕见 现保存较完整《碛砂藏》的机构:陕西省图书馆、山西崇善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书库、日本大阪的“杏雨书屋”、中国国家图书馆等。流散于民间私人珍藏的《碛砂藏》零散本极为稀少,偶见于拍卖,数册而已。本册《普曜经卷第三 入天寺品第六》为民间《碛砂藏》零散本,首次出现。
成都佛学社旧藏 本册《普曜经卷第三 入天寺品第六》卷首尾钤“成都佛学社藏”朱印,卷背钤“福聚”和“彝”朱文印多枚,为该社藏品。1912年中华佛教总会成立,1914年居士刘洙源、龚缉熙(能海法师)等发起成立成都佛学社,为四川最著名的佛学团体,其所藏佛经中有少量《碛砂藏》。1950年成都佛学社解体,佛经流散。本册历经七百余年的岁月沧桑,且为私人收藏,七十余年不为外人所闻,确属难得一遇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