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077 清乾隆 御制霁红釉火焰青描金御题诗胆式瓶

御制霁红釉火焰青描金御题诗胆式瓶
拍品信息
LOT号 5077 作品名称 清乾隆 御制霁红釉火焰青描金御题诗胆式瓶
作者 -- 尺寸 高32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6,000,000-10,000,000 成交价 RMB 39,100,000
材质 形制

「乾隆年制」款
备注
英国约克郡私人藏家收藏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乾隆十七年清宫档案载,「十月十六日,总管王常贵交御制诗四套。传旨,着赏唐英,嗣后烧造瓷器,应用诗之处即用此诗拣选烧造,不必用乐善堂集诗文。」由是可知,如此件题写《乐善堂全集》收录诗文的瓷器,当做于乾隆十七年及以前,即厥功至伟的唐英督陶期间。

此器底部所书双框四字篆书方款,书写规整而不失书意,极为少见,仅在品级极高的器物上偶见一二。相似写法多见蓝料彩书就,如故宫博物院藏黄地开光题诗山水人物图方茶壶,见《故宫博物院藏御制诗陶瓷器》,北京,2016年,图版81,其绘工颇具洋彩风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几件珐琅彩及洋彩器上,亦见写法微异之四字篆款,如《华丽彩瓷 乾隆洋瓷》,台北,2011年,图版4、38、42。

社稷永固 四时长春
瓶小口直颈,溜肩鼓腹,下腹部内敛,圈足;周身施匀润霁红釉,足内以矾红彩书「乾隆年制」四字双框篆书款,余处施松石绿釉。整器以金彩装饰,口部、颈部及近足处分别绘夔龙纹、变形蕉叶纹、如意云头纹等;瓶身主体一面以金彩绘月季、谷穗、桂花等祥瑞花卉植株,另一面书乾隆御题诗。乾隆皇帝曾在《咏瓷挂瓶》一诗中赞曰,「胆瓶、纸槌瓶,皆瓶式最佳者」。此瓶形似垂胆,规整端秀,当属「最佳」瓶式,定颇得帝王喜爱。
桂花点点,芬芳馥郁,满城飘香。其寓意典出《晋书·郄诜传》:郄诜为雍州刺史,赴任前,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郄诜答道,「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仑之片玉」。桂枝用以比喻杰出良才,并将折桂引申为登科夺冠之意。再者,乾隆生日为八月十三,而八月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乾隆初期的肖像画《高宗观月图》,画中的乾隆皇帝面容轻消,蓄有小髭,正翘脚抬首,悠闲地坐于桂花树下品茗观月。图中圆月当空,桂花点点,所描绘的正是乾隆皇帝生辰万寿节前后的图景,因此桂花图案于乾隆应也多了一层特别的含义。
描绘五谷源自《嘉禾图》之传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宗御笔《嘉禾图》,绘饱满禾穗插于双耳小胆瓶之中;雍正元年,蒋廷锡曾绘谷穗于《四瑞庆登图》,见《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台北,2009年,图版II-105,与本器所绘相类。作为人口大国,农业乃民生之本、国之根基,历代帝王皆极为重视。由此而有清帝亲耕、《耕织图》的绘制等等。嘉禾谷穗,关乎江山社稷。此瓶绘之,有颂赞祈求五谷丰登、社稷永固之美意。
桂花、嘉禾,配以四季芬芳之月季,描摹着良才济济、四时长春的万年江山,是对盛世之庆贺,亦寄托着一代圣主的殷殷企盼。
瓶身所书为弘历作《上林花气》:「户外春光到几分,嫩红新绿间缤纷。清浮玉露琼葩润,芳透珠帘沈水焚。散彩偏承晴旭照,飘香多为惠风熏。锦丛绣径经行处,蛱蝶惊飞已半醺。」诗前书「乾隆御制」四字,并绘「乾」「隆」二字篆书方章。读之如见春色满园芬芳,蛱蝶翩跹,惠风和畅。此诗收录于《乐善堂全集》卷三七。乾隆二年,弘历谕旨发行《乐善堂全集》,收录其居藩期间的诗文作品,集中反映了年轻皇子的政治理想、生活情趣及闲适恬淡的心境。收录诗文除用于瓷器,亦常用于装饰其他工艺品。此类器物主要以大型陈设器为主,另有少量的壁瓶、鼻烟壶、笔筒等,诗文多配以花卉图样。乾隆十七年清宫档案载,「十月十六日,总管王常贵交御制诗四套。传旨,着赏唐英,嗣后烧造瓷器,应用诗之处即用此诗拣选烧造,不必用乐善堂集诗文。」由是可知,如此件题写《乐善堂全集》收录诗文的瓷器,当做于乾隆十七年及以前,即厥功至伟的唐英督陶期间。
唐英自雍正六年起至景德镇监督窑务,后历监淮安关、九江关、粤海关,曾在景德镇「杜门谢交游,萃精会神,苦心勠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乃清代历任督陶官中成就最高者之一。此瓶展现出的绝佳创造力、极高制瓷工艺,亦只有唐英,方能有此斐然成就、稀世珍品。
高温霁红釉上加以低温彩绘并不多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洋彩霁红梅花胆瓶一对,红釉上彩绘白梅二株,收录于《华丽彩瓷——乾隆洋彩》,台北,2011年,图版48。清宫档案中称其为「霁红洋彩玉梅胆瓶」,由唐英于乾隆七年烧造呈贡,别具匠心。本器于霁红釉上加绘金彩,同样稀见且慧心独具。
于放大镜下观之,见霁红釉上、金彩之下,隐隐呈现窑变之蓝紫色,更乃精罕绝妙至极。推测其制作工艺为:胆瓶成坯后,施铜红釉,待釉面阴干,以钴料蘸水写诗文、描绘纹饰,入窑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后以金彩作点睛之笔,再次入窑烧制。如此多次上釉、多次入窑,方成此器。其文字的笔画转折和纹饰面积较大之处,钴料较多,形成比较明显的蓝色,边界则有蓝红虹彩渐变,非上手细观,无以体会其如霞般绚烂。花瓣、枝叶金彩柔薄处,透出窑变之色,加之清晰的金彩勾边,营造出微妙的立体效果,更显花叶娇柔之质。设计构思之巧、成效之佳,实令人惊叹不已。
雍正七年,监督窑务不久的唐英派心腹吴尧圃调查研究钧窑配方,并称其成功与否,关乎钟鼎尊罍之国宝重器。窑变釉便诞生于此时,为仿宋钧釉创烧之新品种。其釉面多呈现红、蓝、紫、白等色,偏红的称为「火焰红」,偏蓝的称为「火焰青」。此器所呈现的蓝色,或类于火焰青。
《景德镇陶录》有云,「窑变之器有三,二为天工,一为人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浑然天成者,变化莫测,有妙手偶得之美,但于瓷器烧制而言,则颇难掌控。或许正是因此,窑变多见整器施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多件乾隆时期胆瓶,外壁均施窑变釉,高度多在47cm左右,体量相对较大,其窑变之色,或如红霞氤氲,或如春花秋云,变幻万端。
故宫博物院藏一乾隆佳器,与台北故宫诸器相类,器身亦施窑变釉,且尺寸相当(高48cm)。其足内施酱釉,刻「大清乾隆年制」款描金。与拍品相较,故宫藏品仅于窑变釉上,加饰金彩,虽所绘纹样及御题诗与拍品如出一辙,但工艺及营造效果之别立现。诗前同样书「乾隆御制」四字,诗后钤「乾隆宸翰」「惟精惟一」金彩方章,见《故宫博物院藏御制诗陶瓷器》,北京,2016年,图版42。
此器以火焰青之法绘制纹样,线条、字体笔画清晰无晕散,乃欲以人巧,营造、控制天工之美,足见其难度之高,彰显出对火候控制的至高水准。纵观清代瓷器,霁红、窑变、金彩装饰皆时常得见。然如此器将三者结合于一身,充分发挥每种釉彩之效,乃至营造出新的艺术审美境界,堪谓凤毛麟角。嗣后历朝,再无复见,乃制瓷工艺巅峰的绝品。
遍查资料,相似装饰手法似仅见另二例。其一与本器无论器型、装饰手法及纹样题诗皆极为相仿,底款或也出自一人之手,曾上拍于苏富比纽约,1983年12月7日,编号373,后为费莉斯女士(Ruth P. Phillips)收藏,并于佳士得香港2005年11月28日再次上拍,编号1313,成交价1916万港币。此后由知名收藏家庄绍绥先生雅蓄,见《中国瓷器 庄绍绥收藏》,香港,2009年,图版67。其尺寸(高35.2cm)与本品(高32cm)相当,口沿处略去夔龙,近足处多绘变形莲瓣纹一周,御题诗前同样书「乾隆御制」四字,诗后钤「乾隆宸翰」、「惟精惟一」二章,纹样布局与本拍品似有对称之美,或恰为一对。
另一相似器为雍正时期小胆瓶(高19.9cm),霁红釉上以金彩绘松竹梅岁寒三友,仅口部金彩下可见窑变光晕朦胧之效,当为初创阶段之作,底书雍正六字青花双圈款。其曾上拍于佳士得纽约,1994年6月2日,编号324,后为望星楼收藏,见《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 望星楼藏瓷》,香港,2004年,图版39。
此器底部所书双框四字篆书方款,书写规整而不失书意,极为少见,仅在品级极高的器物上偶见一二。相似写法多见蓝料彩书就,如故宫博物院藏黄地开光题诗山水人物图方茶壶,见《故宫博物院藏御制诗陶瓷器》,北京,2016年,图版81,其绘工颇具洋彩风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几件珐琅彩及洋彩器上,亦见写法微异之四字篆款,如《华丽彩瓷 乾隆洋瓷》,台北,2011年,图版4、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