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5 明 石叟制铜错银丝观音坐像
LOT号 | 5095 | 作品名称 | 明 石叟制铜错银丝观音坐像 | ||
作者 | -- | 尺寸 | 高18.5cm;重1415g | 创作年代 | 明 |
估价 | 1,600,000-2,600,000 | 成交价 | RMB 2,817,500 | ||
材质 | 形制 | ||||
「石叟」款 备注 福建资深藏家收藏 此件观音以精铜熔铸成,细腻而润泽,隐隐透出一种莹光。观世音菩萨姿态娴雅、端庄,结半跏坐,左腿盘屈,右腿支起,跣足,手藏于袖中。头绾盘螺髻,面颊长圆,高鼻小嘴,双耳垂肩,眼睑低垂,神韵慈祥,整个面部神态饱满丰润、庄重静雅。上身着宽袖垂领式袈裟,下身着长裙,胸前露腰带结,衣领、衣袖口边饰均用错银丝绘制卷草莲纹嵌入铜胎内,纹饰流畅飘逸,整体衣纹随形体自然垂落,线条处理简洁流畅,美仑美奂。该像所错银丝极细,嵌银工艺高超。细审错银丝若断若连,似藕断丝连,一任自然。观音像背嵌有错银「石叟」二字,纵向,以隶篆体出之。 此尊观音,目光慈祥,庄重娴雅,面部塑造仿佛可以感知其慈悲之心,与故宫博物院所藏一尊石叟款观音像神态样式十分相似,其艺术水平之高可与之媲美(参见《故宫经典:故宫观音图典》,页72,图42)。两尊观音无论姿态、神韵、款识、工艺、尺寸,皆高度一致,可知两者确出自石叟之手。而其姿态又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另一件何朝宗制德化观音同为藏手露右足,亦可见晚明时期福建地区造像风格的融通。 十六到十七世纪的福建在艺术造像方面可谓人才辈出,何朝宗、杨玉璇、周尚均、石叟都是划时代的大师,他们运用的艺术载体虽然不同,或德化白瓷,或寿山石,或铸铜,但无不达到了豋峰造极的境地,后世百年无人能出其右。他们的作品被作为中国雕塑艺术的代表入藏国内外各大著名博物馆。同时作为一种意境高雅而又存世稀少的造像艺术作品,受到收藏界的追捧,近年来拍卖价格屡创新高。 石叟,传说是晚明崇祯时期的僧人,他是一位佛教造像冶铸大师,善制嵌金银线的铜佛像与文房雅器,作品以铜雕达摩、观音较为多见。石叟的身世,史籍乏载,但名字却因其作品流传下来。他制作的造像面容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他运用的错银丝工艺,银丝细而匀称,把佛像上的衣裙纹里装扮得生动活泼;他所制各种铜器,均用银丝嵌「石叟」二字,体兼篆隶,成为他作品的重要标志。其造像区别于传统一般宗教造像,对作品的艺术追求已经远远超乎了宗教功用,融进了时代的精神、个人的情感与美学思想,从而使得他的艺术作品超越了宗教的范畴,突破了神性的束缚,而闪现出美的光辉。这种独树一帜、自成一家的艺术特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他人难以掌握和仿制的。 石叟铜造像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与明代高度发达的冶铜技术密不可分。在此之前宣德时期所铸铜炉,便是经过多次熔解提炼,剔除了各种杂质后冶炼出来的,其铜质精美,色调柔和多样,表面光泽细润,并以鎏金或鎏银为常用装饰手法。石叟所用铜材,与当时普通佛教造像使用的青铜、红铜并不一样,它以紫铜为主。这种紫铜,经过多次冶炼而成,质地精细,润泽发光。 石叟所制造像尤以观音像居多,观音或头戴斗篷站立于波涛之上;或自在端详,斜倚于书箱之旁,形象虽有不同,但均以意役法,破形似之障,得神骨之气,远超供奉崇拜之实用需求,注虔诚与文人美学于作品之中,艺术造诣非凡,非俗匠所能为。《萝窗小牍》记载:「石叟,……善制嵌银铜器,所作多文人几案间物,精雅绝伦。」外国收藏家称之为:「最伟大的艺术家」。石叟在世为僧,逝后亦没有传艺后人,作品传世不多,因此每件都十分珍贵稀有。不但国内各大博物馆都有收藏,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众多藏品内,中国石叟制的紫铜错银佛像及错银香炉作品亦被列为东方最重要的艺术收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