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636 张大千 1965年作 溪山秋霁图 立轴

溪山秋霁图
拍品信息
LOT号 0636 作品名称 张大千 1965年作 溪山秋霁图 立轴
作者 张大千 尺寸 87×58cm 创作年代 1965年作
估价 6,000,000-8,000,000 成交价 RMB 9,085,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著录】
1.《张大千精品集》,第402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
2.《中国书画作品集(二)》,第192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
3.《张大千精品画集》,第259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10月。
【题识】溪山秋霁。乙巳八月写于纽约旅邸中,爰翁。
【印文】张爰、大千居士、东西南北之人
张大千《溪山秋霁》以雄浑的大泼墨技法展现唐代王勃《滕王阁序》所言「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的场景。他用浓墨泼出壮硕的山头,于竖向构图中描写深山峡谷间烟岚出没的情境,再以石青、石绿泼点其中;山峦之中只有几处岩壁与屋舍掩映其间,乍一看,画面空间几被大块面泼墨覆盖,实则在大片泼墨中留有一线留白,如霭似瀑,迷蒙中营造出云流飘荡之感;全图除少数皴笔之外,大部份都运用泼墨渲染。画面下部留白的宽阔水面,将一片桃源胜景与山色迷蒙分隔开来,细细观察发现,光影的明暗在画面细节处显现:向阳的几株梅花争相开放,而阴影处的枝叶上尚有若隐若现的白雪停留,稍显迷蒙,似乎在等待云雾完全消散后阳光的沐浴。
张大千的一生画风多变,青年时期画风清新俊逸,壮年时期壮丽雄浑,老年时期雄浑绮丽(巴东:《张大千研究》)在张大千的「六十变法」之后,画风丕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大千风貌」。他的泼墨泼彩作品精彩纷呈,点、线、面交融一片。关于为何会形成这一变化,张大千曾经在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徐复观先生的对话中回答:「我并不是趁现代抽象的热闹,而只是唐代王洽已经画过的泼墨。把墨泼下去,再用焦笔加以勾勒,使其得到无象之象。不过,我更在画面上以工笔画上庐舍草木,使它接上中国的意境。(与张大千先生两席谈)」,大千先生晚年时期的眼疾,加速了他泼墨泼彩画风的形成,而泼彩更是泼墨手法的延续与衍变。从创作于一九六三年的《观瀑图》开始,他在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吸收西画的色彩与光影以及半自动技法,不断探索新的泼彩方法,色彩斑驳,形象混沌。

张大千 《溪山秋霁》
这件泼墨山水巨构完成于一九六五年,正是张大千泼墨与泼彩山水画创作的鼎盛时期。《山园骤雨》、《秋山图》、以及此幅作品均是是年创作的重要作品。笔者查阅《张大千年谱》(李永翘着)得知,一九六五年六月,大千先生从巴西赴美国检查身体,在美国寓居一月。七月与王季迁,张目寒夫妇游览欧洲,途经瑞士,比利时等地,此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雪山翠峦的淋漓朦胧之于艺术家的启发。在七月于伦敦举办的「张大千画展」中,他以泼彩抽象法创作了不少描绘瑞士风光,并且大异于昔时以黄山、峨眉山等为其胸中山水意境的画作,大获成功,引起英国藏家的热烈反响。后由于身体不适,遂于八月离开伦敦飞往纽约就医,彼时张大千虽居住在巴西八德园,但却深受胆结石与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痛困扰,需要多次往返美国纽约就医,并筹措高额的医药费。寓居纽约养病的数月期间,他仍然孜孜不倦于艺术的探索,此画即是先生此时的杰作之一,画法新颖,气象万千。

「泼墨泼彩,不仅是张大千继其集传统大成之后走向个人创新巅峰的画风;也是他去国十余年后,成功地将中国画中泼墨大写意风格结合当年世界抽象绘画潮流,开发出他独特豪放、法古变今、前无古人、走向世界画坛的伟大成就;更是传统与创新中国画的主要分水岭。」
——傅申《张大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