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043 清康熙 黄花梨刻朱彝尊杂咏诗小书案

黄花梨刻朱彝尊杂咏诗小书案
拍品信息
LOT号 1043 作品名称 清康熙 黄花梨刻朱彝尊杂咏诗小书案
作者 -- 尺寸 长124.7cm;宽46.9cm;高77cm 创作年代 清康熙
估价 5,000,000-10,000,000 成交价 RMB 12,075,000
材质 形制


欲寻岩上寺 挥我风中弦
—记清康熙黄花梨刻朱彝尊杂咏诗小书案
小书案,长124.7厘米,宽46.9厘米,高77厘米。原干皮壳,色赭而微泛红,周身皆用黄花梨顺纹细料,在皮壳加持下细腻温润如玉。夹头榫案式结构,造型简练至极,无一处累赘,为典型明末清初样式。面刻有清初著名文人朱彝尊自题南山杂咏诗六首。
案面狭长,转角微倒圆,攒框装心,如一幅展开的长卷。四框纹、质相近,应为一木开出。镶嵌独板面心,因面刻诗句,故可准确分出书案的朝向,若是据案而坐,所见木纹若江山平远,并有山峰隐约、风过长空之境。面上刻朱彝尊作并书《西湖南山杂咏诗》六首,刻者谙熟书法,刻画入微,极力体现书法的提按使转、引带勾连。边框侧面冰盘沿式,甚简练,只下方敛入后翻压边线,较挺拔。
圆腿足,四腿挓度较一般所见夹头榫案小些,兼以书案的高度较矮,整体以端庄面目示人。腿端设铜足套。腿间夹头榫装刀牙板,较厚拙,与整体呼应。牙条与牙头为平接式,即长向牙条与牙头的交接线为横直线,与之相对的另一种做法为斜肩式,即牙条与牙头成近45度斜角相交。相对而言,平接的做法多出现在早期家具上,斜接的做法多出现在稍晚时期,当然,两者并行亦久,兼以不同流派手法各有喜好,还需综合判断,只能说平接的渊源更古老些,可作为断代的参考因素之一。
一般所见,夹头榫刀牙板平头案的腿足间,以装两根侧枨即所谓梯子枨的做法最为普遍,此书案别发机杼,以一根单罗锅枨连接。罗锅枨粗细得当,安装位置合宜,罗锅起伏保持拙朴面貌,只增空灵,不显孱弱。这种侧面连以单罗锅枨的黄花梨平头案百不一见,多年来过目仅数件而已,经典的他例有留余斋藏黄花梨小画案(黄定中《留余斋藏明清家具》件45,第194~197页,2009年)。从家具史的发展脉络来看,罗锅枨的起源虽可上溯至宋元,但在家具中大量应用,自明末清初始。
案面下为原装杉木穿带,转角倒棱。案底为黑漆里,披布、披灰、髹黑漆(见图),典型江南地区家具做法,既可起加固各构件连接之用,又可防止地面潮气侵入榫卯或构件,免于抽涨。黑漆甚佳,虽有残损,不减风采,发色纯正,质地细腻,断如鱼鳞,堪称明式黄花梨家具漆里之标准器。腿足、牙板、边框、穿带及面心与之相接处的漆底皆披布,为护缝之用,今皆基本保持完整。
牙板内侧不施销钉,而是在底部以铁钉贯入,布局规律明显,施于横牙板中部或牙板与堵头牙板的相接处,均是容易变形、离散的部位,作辅助加固之用。铁钉已锈涨,显为原装(见左下图)。黄花梨家具上施铁钉做法,并非偶然,尤其在早期黄花梨家具上时有所见,能见到原状态家具的行家们多知此事,只是少有总结归纳,不为人所广知,若是误以为木器家具从不施铁钉,可谓大谬。腿间罗锅枨内侧,则均以圆木销钉加固,皮壳与腿足浑然一体,显为原装“关门钉”(见右下图)。杉木穿带与边框相交处亦有原装销钉。案面大边两头透榫处,皆加侧楔与破头楔加固,工手规矩利落,亦为原装。
依照惯例,家具行多将较宽的桌、案名为画桌、画案,其中带抽屉者名书桌、书案,其实这种以功能命名家具的做法,颇有随意性,允为通俗说法可以,严格分类尚不准确。此案为例,其形窄长,高不足80厘米,但其面刻诗文,显然是一个读书或书写用的家具,故此案依照造型可名条案、平头案,依照功用不妨称之为书案,比画案更妥帖些。
案面心所刻诗文及题跋,凡209字,三句一首,先刻诗文,每首后双行小字标识诗名:
诗文为朱彝尊自题,录入朱彝尊《曝书亭记》卷二十《南山杂咏十七首》,为前六首,诗集中“其流绕兰蕙”之“绕”作“浸”,欲寻岩上寺之“上”作“下”,其余相同。“绕”“浸”相差较多,显非误写或误刻,故推测二字有可能当是编纂诗集时更改所致。朱彝尊《曝书亭集》中诗集为编年排列,卷二十记为“重光大荒落”,即辛巳年,康熙四十年(1701年),而《曝书亭集》由朱彝尊勘定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可知此书案的铭刻时间,当在这几年间,甚至更近康熙四十年。所刻“朱尊彝印”“竹垞”二印,相近者依次见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杨晋《山水册》题跋和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李升《澱山送别图》卷题跋处所钤,亦为佐证。一般情况下,家具上的铭刻多与制作时间相同,也有个别是铭刻晚于家具者,需综合判断。此书案从家具风格来看,为清早期样式,与铭刻时间相符。
朱彝尊 (1629~1709年),汉族,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明代大学士朱国祚曾孙,清初政治人物、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朱彝尊幼时家贫,青年时逢明清鼎革,曾参加抗清活动。后“客游南踰,岭北,出云朔,东泛沧海,登之罘,经瓯越,所至丛祠荒冢破炉残碣之文,莫不搜剔考证,与史传参校同异”,为诗课文,名噪一时。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以布衣入选编修《明史》,极重客观严谨,不存门户之见。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充日讲起居注官,典试江南,称得士,入值南书房,赐紫禁城骑马,屡召参加内廷宴席,凡有赏赐,皆纪以诗。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假归嘉兴。康熙三、四、五、六次南巡,朱彝尊皆赴无锡迎驾,第五次时康熙帝御书“研经博物”额赐之。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卒。子昆田,亦工诗文,早卒。孙朱稻孙,字稼翁,幼孤,为朱彝尊抚养,乾隆时举博学鸿词,官州判。
朱彝尊负盛名于世,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时谓“王士祯工诗,汪琬工文,毛奇龄工考据,独彝尊兼有众长。” 朱彝尊为清代词坛领袖,与陈维崧并称“朱陈”,开创浙西词派,推崇“清空”“醇雅”,擅咏物、写情,记游历诗不少,此黄花梨小书案所刻亦然。著作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朱彝尊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又擅隶书,和王时敏、郑簠被誉为清初隶书三大家。朱彝尊交游甚广,与曹溶、曹寅、傅山、高士奇、顾炎武、纳兰成德、潘耒、屈大均、宋荦、孙承泽、万斯同、王翚、王士禛、吴伟业、徐乾学、叶燮、尤侗、查慎行、周筼等皆有来往。
因家具为日用器具,故历来铭刻、题写文字者绝少,黄花梨家具有款识者更是寥寥可数,知名者有南京博物院所藏明万历充痷款黄花梨镶铁梨木画案、翦淞阁藏明万历月波主人宽黄花梨天然几面、无锡秦家藏项元汴款黄花梨十字枨小画桌(图)及见于2019年中贸拍卖秋拍的孙克弘诸人款黄花梨四柱架子床等。前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馆长、中国家具学者柯惕思先生二十余年搜罗有款识家具,不论材质、年代,共得数百例,其中泰半是工匠随手所记,真正的文人铭款仅数十例而已,可见家具铭刻之珍。据学者巫仁恕的观点,文人铭刻家具,是将其所用家具特殊化,抵制商品化,赋予了文化神圣性(巫仁恕《物的商品化与特殊化——以家具文化为例》,《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桌案类家具的铭刻位置,多在腿足、牙板或边框侧面,如此例刻在面心者甚为少见,但合理的布局和底面原装漆里显示其可靠性。相近者如项元汴款黄花梨十字枨小画桌则是在边框上刻印、案心贴嘉庆时的墨笔纸签。闲笔一提,据张廷济所述,项元汴款小画桌出自嘉兴,则与朱彝尊书案是“木中同乡”。嘉兴文风甚著,历史悠久,近二三十年来,有很多精彩的明清黄花梨家具都是在嘉兴发现的。
此书案二十多年前出自浙江嘉兴斜桥镇,由张姓老师售出,经苏州大行家之手,为北京某收藏家所得,后归小孤山馆。
总而言之,黄花梨夹头榫、刀牙板、罗锅枨平头案式小书案,原装漆里,造型简练而工手规矩,面刻朱彝尊自书诗六首,约制于康熙四十年稍后,制于嘉兴,近三百年又后发现于嘉兴,流传有序,属于极罕见的文人铭刻家具,铭刻精湛,家具而兼有书法之美,是中国家具史上的重要实例。
文 / 张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