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徐悲鸿 1931年作 日长如小年 立轴
LOT号 | 1108 | 作品名称 | 徐悲鸿 1931年作 日长如小年 立轴 | ||
作者 | 徐悲鸿 | 尺寸 | 81×47cm | 创作年代 | 1931年作 |
估价 | 3,800,000-4,500,000 | 成交价 | RMB 4,945,0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立轴 | ||
【题识】卫之老弟哂存,辛未长夏,悲鸿。 【印文】悲鸿 【展览】「百年教育 百年悲鸿:徐悲鸿作品珍藏大展」,4月25日-5月10日,保利艺术博物馆。 【说明】 1.上款人张道藩(1897-1968),字卫之,贵州盘县人。1919年留学英、法,在欧洲7年,研习油画和文艺理论。1921年与徐悲鸿相识,30年代起与徐悲鸿夫人蒋碧薇开展并维持了长达三十余年的恋情。历任民国青岛大学教务长,浙江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交通部常务次长中央执行委员,内政部常务次长,教育部常务次长,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中央政治学校校务主任,教育长,中央宣传部长,第一届「立法委员」、台湾立法院长。有《张道藩戏剧集》《张道藩书画集》《张道藩先生画选》《张道藩先生文集》《道藩藏印谱》等行世。 2.据现藏家口述,本件徐悲鸿画作为父亲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当时花四个月工资从民间私人手中购得后一直珍藏于身边,文革期间曾被查抄,短暂一年后又重新拿回家中秘藏至今。 张道藩1921年8月考入伦敦大学文学院美术部(思乃德学院)就读,成为该院有史以来第一位中国留学生。据《徐悲鸿年谱》相关记载梳理,1921年8月中旬,张道藩乘假期之便赴游德国,慕名访识徐悲鸿。9月初,徐悲鸿偕夫人蒋碧薇回访张道藩。「天狗会」组织扩大,谢寿康被推为老大,徐悲鸿为老二,张道藩是老三,邵洵美为老四,孙佩苍是军师,郭有守是行走,江小鹣为专使,蒋碧薇为「压寨夫人」。「天狗会」成立后,时有聚会,议题自然是所见所闻的有感,以及学成归国,如何建设中国新美术等问题,此亦为美术史上的一段佳话。此后在天狗会的活动中,张道藩与徐悲鸿、蒋碧微接触频繁,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 本幅《日长如小年》绘制于1931年「长夏」,徐悲鸿在画完后于画面左侧题款「辛未长夏,悲鸿。」将此作赠与张道藩时,于题款右侧再加写「卫之老弟哂存」。两次署款字体除笔划粗细大小略有反差外,书写行笔习惯上非常近似,可知两次署款间隔时间不长,因此《日长如小年》一定是在画完后时隔不久便赠与了张道藩。画面上双鹅依偎站立,一只精神抖擞地抬首挺立,仔细观察着周围芦塘的环境。一只则低首倦起,似将悠闲地梳理毛羽。画面表现十分贴近着现实生活的情态气息,徐悲鸿一定是对此自然景象瞬间做过长期大量的观察与写生,通过中国画的笔墨淋漓尽致地描绘刻画,既真实生活化,又赋予了一层无声的诗意。《日长如小年》也是徐悲鸿对自己社会地位、人生目标、爱情与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正是此时画家舒适惬意的生活及艺术创作心境的反映写照。作品中雄鹅昂首挺立坚毅的神情,顶天立地、盘石般的身躯、钢劲的双脚及掌犹如生根落地一般。而紧紧依偎在旁的一只雌鹅,神情是多么的娇嗔、顺从,幸福美满的一对白鹅正是徐悲鸿、蒋碧薇夫妇的人生写照。同时把作者的人格、志向、责任、情义也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在江苏宜兴的方言中鹅与「我」同音,所以作者借物喻人的构思十分鲜明。 《日长如小年》画面上以中国写意水墨的技法,又结合了西方绘画强调写实的因素,构图饱满,用笔酣畅淋漓,一气呵成,直抒胸臆。整幅画面笔墨与赋色有机融合,赭色与墨色调合,大面积平涂来表现地面,芦苇则用花青、藤黄以没骨法画出叶,再以重墨破之,写出芦苇秆枝,墨色晕散交融,一任自然且变化多端。双鹅以墨笔快速准确勾写出形体轮廓,寥寥数笔干净利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素描和写生的功力,勾勒嘴喙、脚掌结构细节,以朱膘色涂染。最后徐悲鸿再以蛤白点染出身躯,表现鹅身毛羽,借此塑造出双鹅的体积感。《日长如小年》充分体现了徐悲鸿在中国画与西画两端的强大功底,勤奋加天赋再加上爱情的力量,才得以创作出如此完美精彩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