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徐悲鸿 1948年作 松下牧马 立轴
LOT号 | 1112 | 作品名称 | 徐悲鸿 1948年作 松下牧马 立轴 | ||
作者 | 徐悲鸿 | 尺寸 | 109.5×52.5cm | 创作年代 | 1948年作 |
估价 | 5,000,000-6,000,000 | 成交价 | RMB 7,475,0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立轴 | ||
【出版】《侨岷华园藏画》,第258-259页,台北鸿禧美术文教基金会,1994年。 【题识】戊子大暑,悲鸿。 【印文】悲 1948年夏,徐悲鸿时年54岁,继续在北平艺专担任校长,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当时的北方艺坛仍然暮气沉沉,被保守思想所笼罩,而这正是徐悲鸿所希望改变的,他认为国画从内容到笔墨都应有新的创造,他在此年发表于天津《益世报》的文章《复兴中国艺术运动》中写道,所谓复兴「乃继承吾先人之遗绪,规模其良范,而建立现代之艺术」。在平时的艺术活动中,徐悲鸿也实践着他的言论,在绘画、展览、教学等各个领域推动中国画的革新。此画便体现了画家的一些创新意识。「奔马」已经不是新题材了,徐悲鸿从20世纪30年代即开始创作奔马,穿越了漫长的革命时代,寄托了画家的种种情思,或是激越的,或是苍凉的,或是奔放的,或是静默的,贯穿在时代与人生的起伏中,映射着时代的变迁转折,也记载着个人的悲观离合。 此帧《松下牧马》显然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构图上,马已经不是画面的主体,高大的松树更加引人注目。松树占据画面正中,树干虬曲粗壮,仿佛已经有几百年的年轮,枝叶纷披,向往伸展;树下的草地上,一匹马在奔跑中侧身回望,与松树相比,马的身影渺小,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远处为莽原和山峦,与松树、马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自然系统。画法上,松树以中西结合之法画出,树干、树皮以传统的皴擦点染之法而出,表现出粗糙的纹理,同时也结合了一些水彩画的明暗造型之法,塑造出树干的体积感;马是缩小版的「徐悲鸿奔马」:呈四分之三侧面,马首回顾,鬃尾飘荡,气宇轩昂,画家仅以简率几笔,即表现出马的骨胳、肌肉、动作、神态,结构准确生动,笔墨酣畅淋漓,虽小而不失神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