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6 清乾隆 仿古铜釉彩描金浮雕「夔龙拱福」双螭耳瓶
LOT号 | 5126 | 作品名称 | 清乾隆 仿古铜釉彩描金浮雕「夔龙拱福」双螭耳瓶 | ||
作者 | -- | 尺寸 | 高37.5cm | 创作年代 | 清乾隆 |
估价 | 32,000,000-52,000,000 | 成交价 | RMB 37,950,000 | ||
材质 | 形制 | ||||
出版: • 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艺术博物馆编:《弘历的世界》,编号105,上海书画出版社,2021年 「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件拍品为保税状态。 备注: • (传)Loch勋爵(1827-1900年)收藏; • 英国威尔特郡放山居 Alfred Morrison(1821-1897年)收藏; • Margadale勋爵收藏; • 伦敦佳士得,1971年10月18日,编号52; • Jen Chai Art Gallery,纽约,编号A526(戴润斋公司标签); • 香港苏富比,2010年10月7日,编号2128,成交价:HKD 45,460,000 展览: • 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艺术博物馆,“弘历的世界——乾隆御制诗文稿、兰亭图帖缂丝卷暨重要宫廷艺术特展”,北京,2021年04月23日-05月10日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本品短颈,扁圆腹,形仿先秦青铜壶。有别于一般扁腹壶,颈饰夔龙双耳。通体施浑炉钧釉,贴饰金蝠夔龙,间以带状纹饰,器形设计搭配独特,疑为孤品,暂无他例。瓶上既有摹古变形夔龙,两两双对,也有清代习见纹饰,如祥瑞飞蝠和如意云头,古今俱备,推新而有源。仿古青铜瓷器多施紫金或茶叶抹釉,饰以描金,或加绿彩摹铜锈,但以炉钧釉地仿古青铜则甚罕见。纹样怀古,追殷摹周,为大雅之器。 乾隆在康熙、雍正两朝制瓷工艺取得高度成就的基础上,彩瓷和单色釉瓷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种类繁多,器形丰富。尤其高水平的仿真象生瓷为最,以瓷器仿制的各类金、银、竹、石、木器等工艺品令人叫绝。朱琰在《陶说》中评述说 :“戗金、镂银、琢石、髹漆、螺钿、竹木、匏蠡诸作,无不以陶为之,仿效而肖。”青铜器、漆器、木器、竹器和玉石的仿制都十分逼真。所有仿制的品种不仅形态、色泽十分接近木材的本色,纹理和木料的质感也能精确地反映出来。本品之创烧,即唐窑之于仿生青铜的一大重要突破。 陈浏于《陶雅》中曾如此评述:“古铜彩独推乾隆朝,花纹皆凸雕,或以金写之。”古铜彩为以烧制出青铜器锈迹斑驳的效果,或用金彩摹绘璀璨的错金银纹饰,其质感色彩均于青铜真品相若。典型器如故宫博物院藏古铜彩牺耳尊,古朴典雅,造型逼真,可谓精绝。古铜彩的烧制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但其制作工艺和色彩运用远不及乾隆时期。 古铜彩装饰的器物主要用于居室的陈设或作祭祀场合之用,而且古铜彩多为宫廷所用,民间几乎不见其踪迹。由于当时在烧造技术上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从而导致一度停烧。清高宗搜集商周青铜礼器,摹仿宋代《宣和博古图》体例编纂《西清古鉴》及《宁寿鉴古》,据古物御制仿器,以瓷代铜,模拟青铜器形及复层纹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藉以思祖追远。据《清档》记载:“乾隆十九年,唐英进文王鼎、瓶、盒一份”,这标志着江西御窑厂试烧仿古铜釉成功,实现了乾隆以陶瓷彩料仿制古代青铜器的设想,使之成为唐英卸任御窑厂督陶官以前制瓷的最后一个巅峰。 见有故宫博物院藏仿古尊,通体施茶叶末釉,上饰炉钧釉带状细边,可资比对,详见《故宫珍藏康雍乾瓷器图录》(北京1989年、页412、图版93);同书另载仿青铜觚及钟(出处同上、页414f.、图版95及96)。署乾隆年款三足香炉,仿黑铜鎏金,就图片所见,没施绿釉,开光贴饰变形夔龙,与本品纹样相近,见耿宝昌著《明清瓷器鉴定》(香港1993年、页282、图486)。另有小壶,纹样简洁,仿错金青铜,松石绿地贴饰酱色龙纹,色调与本品相近,曾展于敏求精舍展览《中国陶瓷雅集》(香港艺术馆、香港1980年、编号138),后售于香港苏富比1989年11月14日(编号340)。上海博物馆藏无署款瓷觚,上施松石绿釉,与器形相近的商代青铜觚,并展于《Treasures from Shanghai.Ancient Chinese Bronzes and Jades》(大英博物馆、伦敦2009年、编号56a及b)。香港私人收藏的一支白釉瓷瓶,器形纹与本品近似,唯体型略小,疑为尚未加彩的半制成器,年款不全,列展于《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香港2007年、编号2)。 本品短颈,扁圆腹,形仿先秦青铜壶。有别于一般扁腹壶,颈饰夔龙双耳。通体施浑炉钧釉,贴饰金蝠夔龙,间以带状纹饰,器形设计搭配独特,疑为孤品,暂无他例。瓶上既有摹古变形夔龙,两两双对,也有清代习见纹饰,如祥瑞飞蝠和如意云头,古今俱备,推新而有源。此器纹样怀古,追殷摹周,为大雅之器。 乾隆在康熙、雍正两朝制瓷工艺取得高度成就的基础上,彩瓷和单色釉瓷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种类繁多,器形丰富。其中,以瓷器仿制的各类金、银、竹、石、木器等高水平的象生瓷令人叫绝。朱琰在《陶说》中评述说 :“戗金、镂银、琢石、髹漆、螺钿、竹木、匏蠡诸作,无不以陶为之,仿效而肖。”乾隆时期之仿生瓷不仅形态、色泽与所仿之物十分接近,纹理和质感也能精确表现,常令人难以分别,达到乱真之效。 清高宗钟情搜集商周青铜礼器,并摹仿宋代《宣和博古图》体例编纂《西清古鉴》及《宁寿鉴古》,仰瞻先贤典仪庙堂之高,追溯高古之品格。于当代作品制作方面,乾隆皇帝亦推崇古人之审美风尚,常命匠人仿古之制式。以瓷代铜仿商周礼器,模拟青铜器形及复层纹饰,并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是瓷器领域之创意展现,体现出极高之技艺与表现力,亦展现出清高宗极高的艺术品位与追求,藉以思祖追远,延续中华之千年古风。 陈浏于《陶雅》中曾如此评述:“古铜彩独推乾隆朝,花纹皆凸雕,或以金写之。”乾隆时期之古铜彩常见几类,一类于整体施紫金、茶叶末釉,亦有施釉深浓墨绿近黑色釉者,其上或描金绘仿铜器纹样,或洒金仿铜鎏金器,或点洒红、绿、蓝等各色釉斑;一类如本例,以绿彩、蓝彩或炉钧釉等点洒平涂,营造出青铜器锈迹斑驳的效果,同时以酱釉等加金彩突出模印纹样,光灿夺目。古铜彩的烧制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但其制作工艺和色彩运用远不及乾隆时期。 翻阅清宫档案可见,仿青铜效果之瓷器多见督陶官以个人名义进贡的瓷器,每款最多不过制作两对,如清宫档案载: 乾隆十六年,“唐英恭进……仿青绿瓷花尊二对”; 乾隆十九年,“唐英进文王鼎、瓶、盒一份”; 乾隆三十六年,“伊龄阿跪进……(交养心殿内)仿青绿古铜兽面双环罍成对……”; 乾隆三十七年,“伊龄阿跪进……(交淳化轩)仿青绿地汉纹兽面尊成对……(交佛堂)仿青绿地拱花花觚成对,(交佛堂)仿青绿地夔凤花插成对……” 进贡之时,唐英、伊龄阿皆任九江关监督,兼御窑督陶官。相比大运瓷器,督陶官为博皇帝圣心,以个人名义进贡皇帝之瓷器,在制作过程中当更为用心,甚至可能不因陈式,精益求精,而使此类器物更胜于大运和传办瓷。且贡瓷数量较少,更显此类之珍稀贵重。 前述档案中提及几处“仿青绿”器陈设之所:养心殿于乾隆年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居住之所;淳化轩位于圆明园长春宫,为乾隆计划归政后所居之所,故极其用心,仅建筑工程便耗银达九万九千余两之多,其主体建筑全部覆以琉璃瓦,规格高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无论养心殿还是淳化轩,皆是乾隆皇帝极其看重之所在,甚或为其朝夕工作生活之地,可知此类仿青铜器当制作颇精,深得乾隆喜爱,而愿将其常伴左右。另如前述档案载,此类仿青铜瓷器亦置于皇家佛堂,或曾插花供于佛前,替代铜器之作用,静穆雅然,亦非寻常日用器所能比拟。 南京博物院藏清乾隆蓝地金彩内牙雕转心瓶为该馆镇馆之宝,其以水驱动铜叶转动之设计极为少见,且内瓶饰乾隆行围图之盛大场面,工艺水平及品级之高,罕有出其右者,无愧为国之瑰宝重器。其颈、肩及近足处亦以绿彩仿古铜之效,加以模印描金装饰,愈显拙雅豪贵,也凸显出此种装饰等级之高。 数条档案中,以乾隆二十九年海福所进“仿青绿拱金夔龙如意瓶成对”似与本器最为接近。乾隆二十八至三十年,海福任九江关监督,兼任督陶官。据清档载,至海福卸任时,此对瓶仍未奏销成本,可知其为海福自筹款项所烧,乃为讨好圣心而特别烧造。清代之督陶官多不参与瓷器生产的具体事宜,而由协造官长期驻扎景德镇,负责御窑厂的具体生产制作与日常管理。海福在任之时,协造官为老格,是清代任期最长、功绩卓著的督陶官。其任职的二十八年间,相继辅助了唐英等七位督陶官,保障了御窑瓷器制造的持续高水平输出,督陶官多评价其“为人谨慎,活计谙练”、“办事勤焕”。由督陶官自筹款项为进贡所烧,由经验丰富之老格协理,可知此对瓶烧造之用心,水准之高,绝非一般大运瓷器可比。 观相似装饰风格之瓷器,器型多为陈设花器、供器,如壁瓶、花觚、壶、鼎炉等等,多形制不大。故宫博物院藏一清乾隆仿古铜彩花觚及仿古铜鎏金八卦纹钟,为此类佳作,颇得吉金味道,见《帝王与宫廷瓷器》,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图版26-19、26-21;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乾隆仿铜金彩诗文壁瓶,铜绿彩为地,夔龙纹以金彩凸显,上题乾隆御制诗,见《瓶盆风华》,台北故宫博物院,2014年,图版II-47;法国吉美博物馆藏一古铜彩小壶,库号G3274,可资参考;另见仿错金青铜小壶(高13.8cm),绿地贴饰酱色龙纹描金,曾展于敏求精舍展览《中国陶瓷雅集》,香港艺术馆,香港,1980年,编号138,后售于香港苏富比1989年11月14日,编号340;苏富比香港2011年10月5日,上拍一相类风格之小瓶,高仅15厘米,编号1949,成交价1298万港币;上海博物馆藏无署款瓷觚,上施松石绿釉,与器形相近的商代青铜觚,并展于《Treasures from Shanghai --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and Jades》,大英博物馆,伦敦,2009年,编号56a及b。苏富比香港1995年10月31日上拍一相类风格之三足炉(编号550),后于佳士得香港2019年11月27日再次上拍,编号2906,其六字印款与本器较为相仿。 与本品纹样相近者,见署乾隆年款三足香炉,整体仿黑铜鎏金,见耿宝昌著《明清瓷器鉴定》,香港,1993年,页282、图486。香港私人收藏一件白釉瓷瓶,器形纹与本品近似,唯体型略小,疑为尚未加彩的半制成器,年款不全,列展于《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香港,2007年,编号2。 本器传承有自,皆为名家递藏。收藏家阿尔弗雷得•莫里森(Alfred Morrison,1821-1897)为英国纺织业大亨詹姆斯•莫里森之子。老莫里森于1839年购入放山居,并传给阿尔弗雷得。1861年,阿尔弗雷得向英国公使额尔金私人秘书洛赫爵士(Lord Loch of Drylaw,1827-1900)购得一批中国艺术珍品。为安置这些艺术品,莫里森特意在“放山居”内设立陈设室。后来,“放山居”被莫里森家族捐出,成为一座政府所有的博物馆,而“放山居”所藏的珍宝也渐渐被后人出售。1965年、1971年和2004年,佳士得分别推出了莫里森家族专场拍卖。 阿尔弗雷德之孙约翰•莫里森(John Granville Morrison,The Rt. Hon The Lord Margadale of Islay,T.D.,1906-1996)于1942至1965年间,连续当选英国国会议员,并于1955至1964年间,担任英国保守党普通国会议员委员会主席。因其在政治与公共事务领域的卓越贡献,他于1983年被授予Margadale男爵爵位。在撒切尔夫人授勋前,他是英国最后一位荣升世袭男爵爵位的平民。 戴福保早先在家乡无锡的舅父秦叔开设的古董店里当学徒,后凭借上好的眼力成为国际知名古董商及收藏家,地位当不逊于卢芹斋、仇炎之,藏品颇丰且品质极佳。 此瓶装饰手法等级极高,当为督陶官、协理官精心设计烧制,存世较不多见,且体量颇大,为同类器之罕有,陈设极富青铜之庙堂气象,可谓精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