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8 史记一百三十卷附方望溪批点史记四卷(朱疆村通篇精校本)
LOT号 | 0088 | 作品名称 | 史记一百三十卷附方望溪批点史记四卷(朱疆村通篇精校本) | ||
作者 | -- | 尺寸 | 24.5×15.5cm | 创作年代 | -- |
估价 | 100,000-120,000 | 成交价 | RMB 149,500 | ||
材质 | 形制 | ||||
钤印:“景郑藏书”朱文方印 清光绪二至四年(1876-1879)武昌张裕钊精刻本 2函20册 白纸 提要:首页内封中间刻书名,右上方题“归震川评点本”,左下方题“方望溪评点附后”,阴面刊“光绪二年正月/武昌张氏校刊”。卷首武昌张裕钊序,谓归震川评点《史记》,后世学者争相传录,致使舛误甚多,众说纷纭,迄无定本。马平王锡振(1815-1876)取归氏与方氏评点本,摘录起讫,合而刊之,被视为善本。然尚多不足,是以张氏欲重加校勘,以《史记》三家注本世间多有,故只取白文刊之,附以归氏评点。归评原系丹黄二色,今刊本只墨色,以三角形标志其黄笔,圆圈代表朱笔。其评点文字世无定本,故删而不录。却困于资金,迟迟未果,友人同为“曾门四大弟子”之一吴汝纶力赞其事,由“清末四公子”庐江吴长庆出资一千二百金,门人刘炳燮与其子张沆同任校勘,始于光绪二年正月,讫四年七月刊成,并附以《方望溪评点》四卷。阴面书口下方刻字数,卷内避清代诸帝及孔圣名讳。 宋体字,笔画纤细,雕镌精整,为晚清刻书之佳者。书衣有近代著名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墨笔题记四行:“朱疆邨先生手批本。每篇后均有/先生手迹,具见前修读史之勤,为可重也。己卯(1939)春日存古主人寄来沪寓,以五十元收之。”民国二十八年的五十元,至少可买一至两部明版白棉纸本,可谓昂归,由此也可见前辈学者对名家手迹之重视程度。 全书经晚清“四大词人”之一,朱祖谋通篇朱笔圈点,从头至尾,一丝不苟,并通篇批注,毫无懈怠,约三万余言。除每卷尾皆有其批语几十、百字外,栏上亦多批注。凡引陈仁锡、杨慎、杨复吉、唐顺之、正义、索隐,茅坤、戴震、汉书天文志、考要、集解、汲古阁本、余有丁、测议、董份、钟惺、徐孚远、柯维骐、田汝成、太平御览诸人及诸书,或校勘(包括衍夺之处),或解释句意,或考证史实。如《五帝本纪》第十叶阴面“五流有度”,朱氏墨笔批注:“陈仁锡曰,‘五流有度’,古本度作㡯。《尚书》(前有‘盖’字后被删除)作宅,盖㡯之讹也。夏纪三危既度同。”此为校勘文字例。 《夏本纪》第四叶“咸则三壤,成赋中国,赐土姓。”朱疆邨批注:“陈仁锡曰,咸则三壤,成赋中国,锡土姓句,诏中国诸侯,锡之土而命之姓耳。”此为解释句意例。又《夏本纪》第七叶阴面“帝不降崩,弟帝扃立。”朱批“陈仁锡曰,《竹书纪年》帝不降逊位帝扃,三代无内禅,惟不降寔有盛德。”乃辨析史实之例。 其用力最勤处在史记年表部分,几乎无一叶不校勘。或改字,或补字,或添入阙史,或据他书删除误记之事,或改人名、地名,或记事时间有误而前后移动,甚至连笔画之误亦修改——由此可见疆邨阅读之细致,而读者若不心细,往往毫无察觉。 孝藏以词学名家,殊不知其亦长于史实之考订,先贤博闻强识,贯通古今,令人油然崇生敬仰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