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044 文徵明 1525年作 和陈道济金陵杂诗卷 手卷

和陈道济金陵杂诗卷
拍品信息
LOT号 2044 作品名称 文徵明 1525年作 和陈道济金陵杂诗卷 手卷
作者 文徵明 尺寸 25.5×348cm 创作年代 1525年作
估价 2,600,000-3,2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手卷

题识:次韵陈道济金陵杂诗。
毗陵驿。落日双橹急,西风一剑长。旗亭秋草碧,槐市晚花黄。屡客谙歧路,壮游怀帝乡。却怜沙上雁,一一去随阳。
扬帆。晚风柳衰弄轻柔,独扬云帆遡碧流。回首不禁星斗近,满身凉露一天秋。
早发高桥门。隐隐疏钟出上阳,依依残月堕林长。九秋霁色仙台迥,十里轻尘辇路香。见说礼罗卑汉晋,岂无文字吊齐梁?书生未用悲零落,已有星辰烛剑芒。
兔桥月。羁旅看明月,还怜身世浮。孤光耿残夜,爽气近中秋。河汉尊前影,关山笛里愁。微风撩短发,时咏大刀头。
入京。秋风吹玉京,候雁皆南征。亦有青云士,乘车入帝城。帝城迢遥驰道开,紫尘拂面香风来。十里笙箫度天汉,半空楼阁浮蓬莱。六朝事业残阳里,千载英雄总羞比。凤鸟不鸣江水流,神龙别会风云起。野草依然朱雀桥,风流今属元龙豪。丹桂离离动秋色,碧桃烂漫争春韶。谁是当年庾开府?赋就江南世争睹。庆云发处自经天,一笑还歌五杂俎。
宴顾黄门宅。胜日开嘉宴,虚堂集故欢。从知良会少,不遣故盟寒。坐上杯行促,花边礼数宽。佳期须卜夜,酒散月随鞍。
登鸡鸣寺塔。天外浮屠迥,天花雨法筵。横窗送飞鸟,曲槛俯晴川。城阙千年气,人家万树烟。怪来衣袂冷,曾裹白云眠。
燕苏氏馆。林堂开胜赏,烂熳习家池。地僻红尘逮,花深白日迟。清谈围玉尘,急管送瑶巵。宾主情欢浃,月斜殊未疲。
魏国园亭。朱门日出万花明,翠幄风微燕雀轻。小倚池亭天上坐,别开云径竹间行。未应觞咏输弦管,信有山林在市城。一段春光翔泳里,禽鱼偏识主人诚。
过贯城。贯城三里绕清川,日出波澄霁景鲜。天外青山遥送影,马前白鸟自生怜。经秋木叶萧萧雨,薄午人家漠漠烟。曾是垂髫游衍地,忽吟新句忆当年。
瞻敬亭。道济先中丞所居。故府何人住?官槐夹户斜。坏墙空藓字,古屋自蜂衙。祖德思陈寔,传经得贾嘉。公侯应复始,何用感年华!
报恩寺二首。青莲宛转化城开,千尺浮屠宝气迴。见说天花时自雨,长干南下有高台。千步岩廊入紫微,彤题藻井鬬翚飞。星涵万象慈云暖,日映诸天宝树晖。
秋思。月出照冶城,下属长干道。美人感穷秋,凄其损幽抱。蟋蟀床下鸣,芙蓉浦中老。短发不受风,那能不华皓?殷勤恃君恩,弃置不如草。所以金闺彦,长歌事幽讨。安得生羽翰,凌风入瑶岛。
望五凤楼。紫云楼阁锁蓬莱,圣祖隆基自此开。象魏只今双阙在,枫槐曾见六龙来。周家故事还留守,汉典时巡备往回。日上觚棱连万雉,郁蒽王气信佳哉。
登钟鼓楼。百尺高楼倚凤台,楼前郁郁气佳哉。江山西绕千年丽,车马交驰万斛埃。老去行藏栏槛在,天涯情绪雁声来。长安白日无云蔽,想见登临醉眼开。
过冶城。江光隐树出,山色绕城来。六代豪华尽,千年福地开。风烟聊隐几,兴废无啣杯。胜境当时梦,因君首重回。
舟泊下关遇雨。忆昨蝉始鸣,清阴送行旅。归来火已流,秋风动禾黍。木叶散平皋,苹花满江渚。乡思付扁舟,轻帆冲暮雨。出处良有时,弃置勿复语。
乙酉秋,道济应试金陵,寄示余纪行诸篇。铸词精深,思致闲远,诚佳作也。且其所赋,多余往时所历,追思旧游不能忘,因悉和之以寄余意。虽词语工拙不同,而祖韵之所遣者,或得一二,漫往发四千里一笑。徵明记。
钤印:文徵明印、惟庚寅吾以降
鉴藏印:奉贤阮氏珍藏
说明:
1.诗文著录于文嘉抄本《莆田集》卷九,载于嘉靖壬午(1522年)下,应为误记。1524年,文徵明以岁贡生荐试吏部,任翰林院侍诏,居京城。1525年,陈道济应试金陵作纪行诗寄文徵明。文感叹其作多涉及他:“往时所历,追思旧游不能忘”。隔千里外,以其祖韵追和成此卷。陈道济与陈道复(陈淳)为堂兄弟,其祖父陈璚明成化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父陈可以(见明王鏊《震泽集·陈可以墓志铭》,饱读经书,为乡中鸿儒。
2.藏印“奉贤阮氏珍藏”。据奉贤乡土历史记载,阮氏家族是奉贤清代后期的名门望族。今上海奉贤区存“阮氏牌坊”。“阮氏牌坊”为清光绪十六年(1891) 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光绪皇帝批准,为本地二品顶戴刑部主事阮士彬之妻二品命妇阮孙氏建的牌坊。

挺秀谨严  韵韵磬响
——文徵明行书金陵杂诗长卷赏略(文/杜浩)
文徵明是中国艺术史上少有的全才高手,他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重当时。
此行书金陵杂诗十五首,纸本手卷,作于1525年,后有款识:乙酉秋,道济应试金陵,寄示余纪行诸篇。铸词精深,思致闲远,诚佳作也。且其所赋,多余往时所历,追思旧游不能忘,因悉和之以寄余意。虽词语工拙不同,而祖韵之所遣者,或得一、二,漫往发四千里一笑。徵明记。钤印为:文徵明印、惟庚寅吾以降。此诗文收录于《文征明集·补辑卷第十六》(P119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524年,文徵明以岁贡生荐试吏部,任翰林院侍诏,居京城。1525年,陈道济应试金陵作纪行诗寄文徵明。文感叹其作多涉及他:“往时所历,追思旧游不能忘”。隔千里外,以其祖韵追和成此卷。陈道济与陈道复(陈淳)为堂兄弟,其祖父陈璚明成化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父陈可以(见明王鏊《震泽集·陈可以墓志铭》,饱读经书,为乡中鸿儒。文氏徵明享年90岁,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此卷为文徵明诗歌才华的明证,也是与陈道济交往的明证。
全诗十五首诗基本上分而成之,每首前有诗名,后为内容,这样每首诗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不同的单元有与其他诗作成为一个整体,诗名的独立成行显然成为调节全篇内容的分节符,最后的落款同前面十五首诗又形成章法上的补充,大字小字,空间上的配合自然而和谐,这不得不说得益于绘画空间感的影响。
文徵明学习书法早年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最初研习苏轼,后受他岳父李应祯的影响,开始学习古人,始学宋元笔法后又上追魏晋。其小楷师法晋、唐,清新而挺秀。 学书历程中赵孟頫对其影响也较为鲜明,文嘉《先君行略》曾说:公平生雅慕元赵文敏公,每事多师之。论者的公博学,诗、词、文章、书、画,虽与赵同,而出处纯正,若或过之。
从书写风格上来看,与文徵明典型风格并无二致,堪称文氏之代表力作。
文徵明《行书次韵陈道济杂诗》卷全长约 3.5米,和诗十余首,创作年代明确,流传有序,保存完好,是文徵明书法作品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