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5 清乾隆 仿汝釉镂空穿带琮式瓶
LOT号 | 5425 | 作品名称 | 清乾隆 仿汝釉镂空穿带琮式瓶 | ||
作者 | -- | 尺寸 | 高23.3cm | 创作年代 | 清乾隆 |
估价 | 3,000,000-5,000,000 | 成交价 | RMB 4,370,000 | ||
材质 | 形制 | ||||
「大清乾隆年制」款 备注: · 日本关西藏家旧藏 · 保利香港,2012年11月25日,编号778 本品圆口,方身,直腹,圈足,口与足大小相若,因形似玉琮而得名“琮式瓶”。全器满施仿汝釉,釉质肥厚,工艺考究,不为多见。瓶背上方有两组对称的象鼻穿眼,两侧足墙留有方形穿带,仿古器原为穿绑皮带固定之用。高濂《遵生八笺》于「瓶花之忌」一文中称,「官、哥古瓶,下有二方眼者,为穿皮条系于几足,不令失损。」。底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琮式瓶最早出现于南宋,仿自上古玉琮造型,以南宋官窑和龙泉窑制品最为知名。清乾隆朝盛行摹古之风,唐英《陶成记事碑记》所记“仿铁骨大观釉”、“仿铜骨鱼子纹汝釉”,本品即是后者,极力仿制宋代制瓷艺术风格与美学高度。宋代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风行的美学思潮是分不开的。宋代艺术追奉的创作原则是“台于天造,厌于人意”,追求的最佳境界是“天工与清新”,甚至皇家御苑也“皆仿江浙白屋,不施五彩“。基于此,在乾隆皇帝与其倡导的仿古美学影响下,当时景德镇御窑厂在遍临宋代名窑瓷器之后,尝试将古韵今意融于一体,仅借鉴宋瓷某一特点而加以变化,创烧了一些新品种。这件琮式瓶便为当时宫廷御用精品,整件器物为仿古造型,作琮状,拍品通体施仿汝釉,釉面温润如玉,汲取了宋汝瓷的特征。其器形方形器身,圆足,象征天圆地方;瓶身以八卦纹和穿带纹装饰,同类可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 炉钧釉琮式瓶】此件拍品瓶身一侧上方有两组对称的象鼻穿眼,穿眼内缘的积釉在出窑后曾予打磨修整,以确保通畅,这两组象鼻穿眼和圈足两侧的方形孔洞,应为穿绑绶带固定之用,线条挺括;且尺寸小巧,胎薄体轻,宜于赏玩。 琮式瓶的原型为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的重要礼器之一。据战国《周礼·春宫·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一般认为,玉琮与宗教祭祀、财富权力有关。琮的内圆外方表示天圆地方,中间贯穿则表示天与地之间的沟通。因此,琮也被视为一种宗教用具,是中国古代世界观和通天行为的一种很好的象征物。琮式瓶脱胎于玉琮,承袭了其外方内圆的特点,通过不大的体积,将中国上古时代时期以来的世界观包括在其中。纵观历史,最早的瓷质琮式瓶出现于南宋时期的官窑器和龙泉窑器。到了明代,此类造型多施以月白色釉。清代以后,琮式瓶器身的横线纹装饰渐渐演变为八卦纹,因此,清后期又将其称为“八卦瓶”。其造型上下对称,古朴典雅,表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此件琮式瓶之象鼻穿眼,据考证可能来源于红山、良渚文化玉器中“象鼻穿”的制作工艺。随着对玉器实用性的追求加工工具的发展,此时期玉器工艺出现了在一个平面上钻一对穿孔之工艺,两面对钻磨刮而穿,早期良渚玉器上的穿孔,以仅能穿过一根不粗的绳子为标准,这是典型的实用性特性,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青黄玉(岫岩玉)鸮】及【玉兽头玦】。此种工艺与用途很可能被清朝宫廷的仿古艺术所效仿,从而产出了既有实际穿绶带之用途,又极其具有装饰意味的穿眼设计在清宫仿古的御用瓷器制作之中。 带穿眼的琮式瓶极为罕见,暂见另一例子,器形与尺寸与本瓶一样,施仿哥釉,同样有两组象鼻穿眼及乾隆篆书款,2002年4月29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拍品665号。另外有两件乾隆仿官釉琮式瓶,器上模印纹饰与本瓶一样,但瓶背没有穿眼,一件为卡尔.坎普旧藏,2011年12月15日于巴黎苏富比拍卖,拍品98号;另一件2011年6月7日于巴黎苏富比拍卖,拍品197号。此瓶器形及纹饰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一件青釉琮式瓶大致相同,惟台北例子尺寸较小及不带穿眼,见2014年台北出版《瓶盆风华:明清花器特展》,图版II-09。器形亦与北京故宫所藏炉钧釉琮式瓶相似(参见《中国陶瓷全集15—清》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图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