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2 清乾隆 掐丝珐琅双铺首一鹭莲科三足大熏炉
LOT号 | 5602 | 作品名称 | 清乾隆 掐丝珐琅双铺首一鹭莲科三足大熏炉 | ||
作者 | -- | 尺寸 | 高77cm | 创作年代 | 清乾隆 |
估价 | 4,500,000-8,500,000 | 成交价 | RMB -- | ||
材质 | 形制 | ||||
「大清乾隆年制」款 备注: • 北京瀚海拍卖,2010月12月11日,编号2334 此熏炉为铜胎掐丝珐琅制,掐丝珐琅作为宫中主要陈设用器及各大御庙供皇室成员礼祭用之供器,代表皇室之威严,颇受帝王爱重,要求生产制作不容丝毫马虎。如雍正六年(1728)《各作成活计清档》有:“五月初五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本月初四日,恰亲王郎中海望呈进活计内, 奉旨:……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而至乾隆一朝,由于乾隆帝弘历本人对于掐丝珐琅的制作刻意求精,不仅烧成的珐琅器需要钦审(《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有乾隆元年(1736)三月初十日:“太监毛团传旨:将珐琅活计持进内廷联看烧造。钦此。”)而且皇帝本人对珐琅器制作技术也相对精通(《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乾隆八年(1743)八月十一日:“太监胡世杰传旨:邓八格成做活计甚属粗糙亦不坚固,交怡亲王海望申伤。概铜不凈之固,嗣后着用凈铜。”)并且为确保珐琅器的质量,乾隆帝对珐琅作人员会给予奖惩。这一切均使掐丝珐琅器在此一时期达到艺术及工艺之巅峰。 乾隆时期宫廷艺术颇有仿古倾向,然而乾隆皇帝并非单纯的仿效古代彝器之样式,而是将不同时代工艺的造型、装饰等构成因素,进行融合,转化为更具趣味性、赏玩性的陈设用器。此件铜胎掐丝珐琅一路连科纹大熏炉既是乾隆时期“范铜取古型”后,结合时下之吉样化裁而成。 此熏炉在造型上选用了青铜彛器之三足鼎为基础蓝本,并在器型及装饰上皆做调整,形体丰硕,顶部镂空,做盘龙形捉手,下承仰覆莲束腰台座,顶盖以镂空铜鎏金云蝠纹为地,四方如意状开光内装饰掐丝珐琅花草纹样。盖缘及器物口沿、底部皆环饰缠枝莲纹一周,腹部以六棱锦纹为底纹,双面开光,一面饰花枝烂漫的海棠及菊花,绽放于山石之侧,有满堂仙寿之吉意;另一面则绘莲池一角,莲花馥馥,莲叶田田,有鹭鸶徜徉其中,更有一路连科之意。腹部两侧对出铜鎏金铺首衔环耳,底部呈三兽首衔兽足,底部四方框内錾刻“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字体端方工致。与上古彛器厚重的风格不同,本品彰显出乾隆时代特有之风貌。同类熏炉多为清宫旧藏,现仍可见于北京及沈阳故宫各大殿内陈设。参考一对作例,身下鎏金象首三足,藏沈阳故宫清宁宫,录《沈阳故宫博物院文物精品荟萃》(上),页6;另可比故宫博物院藏掐丝珐琅兽面纹朝冠耳熏炉,参见《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3》,页206,图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