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2 清乾隆 蓝料方笔洗
LOT号 | 6412 | 作品名称 | 清乾隆 蓝料方笔洗 | ||
作者 | -- | 尺寸 | 长11.2cm | 创作年代 | 清乾隆 |
估价 | 300,000-400,000 | 成交价 | RMB 345,000 | ||
材质 | 形制 | ||||
“乾隆年造”款 税 备注: 1.Alan Feen旧藏; 2.A&J Speelman旧藏。 展览: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艺术博物馆,“弘历的世界II——郎世宁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暨18世纪盛清宫廷艺术的西洋风”,北京,2021年10月15日-11月02日 此洗造型罕见,宽折沿,四方倭角洗口,长方腹,底呈四如意矮足。特殊之处在于折沿之上装饰六只相对而立的喜鹊。通体为透明宝石蓝料,发色纯正,润丽清奇,典雅脱俗。 料器于清代宫廷极受重视,其玻璃器皿的繁盛,应始于清廷玻璃厂的设立,据光绪《清会典事例》载“三十五年奉旨设立玻璃厂,隶属于养心殿造办处,设兼司一人……”,由此可知玻璃厂设立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专门为皇室制作御用玻璃。最初由西方传教士直接参与玻璃制作及提供技术支持,并由广东和山东等地的窑匠配合完成。花样,品种繁多。至乾隆一朝政局稳定,国力强盛,工艺美术发展至黄金阶段,玻璃制作也不例外。所做玻璃制品除供皇室赏玩之外,也经常用于赏赐。依据清造办处1740年记载,御用玻璃作坊主要聘请了两位耶稣会士汤执中(Pierred’Incarville,S.J.1706-1758)和纪文(Gabriel-Leonard de Brossard,S.J.1703-1758)负责运营,并创造了此一时期玻璃工艺水平的巅峰。 此一时期仍以单色玻璃为主,呈色稳定,造型多样,并以其绝无仅有的宫廷配方,烧造出无以伦比的、具有宝石光泽与质感的品种。本品即为其佳例,与常见料器底部磨刻“乾隆年制”款不同,此洗底部为篆书“乾隆年造”款,同类造型及署款公私著录皆鲜见,唯有一例刻款类似者,收录于《虹影瑶辉—李景勋藏清代玻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页17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