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81 汉•乙瑛碑(周少白旧藏长跋)

汉•乙瑛碑(周少白旧藏长跋)
拍品信息
LOT号 0181 作品名称 汉•乙瑛碑(周少白旧藏长跋)
作者 -- 尺寸 36.3×19.2cm 创作年代 --
估价 20,000-40,000 成交价 RMB 32,200
材质 形制

钤印:白欢、蜕嵓
乾隆拓•辟字本

1册

乙瑛碑,立于东汉永兴元年。现存曲阜。其碑书法雄劲恢弘,气韵盎然,在汉碑中绮丽书派中首屈一指。翁方纲称其“骨肉匀适而情文流畅,汉隶之最可师法者”。
拍品为“有清一代、画石第一”的周少白旧藏。浓墨重打,“百石”不坏,“辟”字尚存笔画,“蜀郡成都”基本完好,周氏谓为明拓,于今观之,当是乾隆时物。拓本原缺失11字,今以影本补足,补字用朱笔圈出,以明示后之览者。帖尾周氏于同治十(1871)年端阳、辛未(1871)年初伏、壬申(1872)年,三次长跋,数百言,费七纸,足见珍视。
周少白,又名周棠(1806—1876)字召伯,一字少白,号兰西,山阴人。官光禄寺署正。写意花卉酷似徐渭、陈淳。山水则师石涛。晚年专画石,张之万称为清代画石第一。朝鲜使者每乞其画归。能诗,兼工篆、隶,善刻印章。
钤印:学炳珍藏、山阴周氏少白、凹砚斋、绠短
周少白题跋1:同治十年岁次辛未端阳月山阴周少白鉴定明拓。
周少白题跋2:汉隶首推礼器,重规叠矩,八面起棱。惟毡蜡多年,笔画损瘦,其元神尚足揣摩。次则如史晨飨礼,结体谨严,孔宙舒展自如,具有大家风度。右名乙瑛,亦孔林之卓卓者,其余皆下于郐矣。辛未六月初伏灯下书。
周少白题跋3:近有友人自东省言旋道及孔庙碑,自宋人拓后,元明诸公皆未尝拓及,系守庙圣裔所世传云云。据此说以溯元明人所书大约用夏承、蔡邕笔法古拙流利,大都以蚕头燕尾鹤膝蜂腰为主,否则波磔方棱、点画端匀,似六朝人碑碣;从孔林者颇觉寥寥,似亦堪为前说之一证也。我朝自纯庙乾隆初年始命拓工搜剔孔林诸碑,以及陕豫各省汉碑。于时,如覃溪、小松诸公,竞相考据;复出武梁画像题名、范式、封龙诸碑,然西汉碑多在蜀陕。后此,则有曹全、衡方、张迁诸碣出于近代已不及鲁峻、郑固、娄寿、卫景诸碑之纯正。然诸碑又不及孔林之端雅圆劲,何也?闻之汉代尚有书史,专司文诰,可知近孔林诸工之作尤为书史之特优者。近以孔林各种比较别省诸碑,孰优孰拙,确有明证。特不及西汉诸碑,似又文运使然。而西汉则模糊太甚,不可追溯为恨事耳。总之,隶法之传,幸赖孔林一脉。近时,工人偷薄不肯多费工料,竞成灯影矣。其实,碑石精坚如故,有心复古,加工细拓,未尝少劣于百数年前之旧本也。抑又思古人法物,不精不熟不敢轻易动手,其传流至今日者,无论何拓皆有一团精气聚集,可法可传之规,蕴乎其中,后生小子,不肯专精临摹,虽李蔡复生,亲为指示,则亦枉然。至于翻刻诸拓,虽似清晰,徒有尸形,断然学不得矣。翻钩之本,聊慰慕古之私愿而已。
壬申重九后二日 晓窗阴晦 黄花绽金 早茶闲真漫笔以俟大雅 参正。兰西蜕士少白周棠书于凹砚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