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2 余宗海旧藏并跋•唐龙龛道场碑
LOT号 | 0182 | 作品名称 | 余宗海旧藏并跋•唐龙龛道场碑 | ||
作者 | -- | 尺寸 | 32×17cm | 创作年代 | -- |
估价 | 5,000-8,000 | 成交价 | RMB 9,200 | ||
材质 | 形制 | ||||
晚清旧拓 1函1册 龙龛道场碑,刻于龙龛岩摩崖,位于广东省罗定市苹塘镇谈礼村榃阳龙龛岩洞室内的石壁上。是广东现存年代早的摩崖石刻,也是岭南最早的有绝对年代的石刻。这幅1300年前的石刻里有15个字使用了武则天当皇帝时的颁行用字,可谓罕见,被誉为“岭南第一唐刻”。 此碑地处偏远,拓本甚罕。此册清中晚期棉纸淡墨拓,有余宗海长跋。 余宗海题跋:龙龛道场铭序在广东罗定州,刻于龙龛岩摩崖石上。阮文达《广东通志》参证之龙龛道场始立于武德四年辛巳陈普光及僧惠积画像于龛之壁。至武后圣历二年,陈集原序而铭之,距武德辛巳已九十年矣。案,唐书孝友传,原父病辄不食,及亡呕血数升,即庐墓尽以田赀让其兄弟,里人高之文以人传自堪不朽,书法亦遒劲古质。冠军龙韬乃是武职,故自谦为“解剑之夫”。铭序拓本难得,可珍也。癸卯(1903)八月古娄余宗海识于吴门。钤印:宗海、粟庐墨缘。 俞粟庐(1847-1930)名宗海,曾就学于盛泽沈景修,通金石学,工书法,宗北碑,并精于书画鉴别。昆曲名家,人称“江南曲圣”,创“俞派唱法”,对江南、浙西一带的昆曲界影响很大。其子俞振飞,京剧、昆剧名家,曾任上海戏曲学校校长,学生弟子众多,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