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6 改琦 1808年作 阿罗汉十六帧册 册页 (十六开)
LOT号 | 0836 | 作品名称 | 改琦 1808年作 阿罗汉十六帧册 册页 (十六开) | ||
作者 | 改琦 | 尺寸 | 30×26.5cm×16 | 创作年代 | 1808年作 |
估价 | 600,000-800,000 | 成交价 | RMB -- | ||
材质 | 设色绢本 | 形制 | 册页 | ||
题签:改七薌阿罗汉十六帧。 题识:嘉庆戊辰(1808)夏六月制阿罗汉图一十六帧于玉壶山房,佛弟子改琦。 钤印:改琦、玉壶山人 鉴藏印:颍川陈氏家藏 脱尽凡蹊 畅说妙法 ——改琦《阿罗汉十六帧册》赏鉴 改琦的暮年,多住寺院,与僧人过从甚密,似乎有皈依佛门之意,并给自己取了一个晦涩的名号“那迦定侍者”,以此静心息性。正如他的“玉壶山房”一样,似意不仅是自其自号“玉壶山人”,也并非是“一片冰心在玉壶”标榜着自身的清白与高洁,他还有一个身份即回族画家,伊斯兰教的信奉者。因而为源自印度的佛教在其经典中经常引用一样,月亮(有“玉壶”一说)也得到伊斯兰教众的喜爱,弯月代表着和平与幸福,新月代表一种新生力量,从新月到月圆标志着伊斯兰教战胜黑暗、圆满功行、光明世界。 这套《阿罗汉十六帧册》,款署:“嘉庆戊辰(1808)夏六月,制阿罗汉图一十六帧于玉壶山房,佛弟子改琦”。改琦所著《玉壶山房词》中有《壶中天•雷巷新居落成邀二三了把酒饯眷作飞英会醉吟此曲属小林和之》词,另从其诸多词作中也可看出,他经常会同与一帮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游览松江地区的园林、寺庙、名胜古迹,游迹所至,畅泉石之啸傲,发思古之幽情,写下许多记游、诗词,同时本件《阿罗汉十六帧册》正是于此背景下而创作的。 《阿罗汉十六帧册》可以说是改琦一生艺术创作中,另一种艺术面貌的展现。众所周知,改琦是清代中后叶仕女画名家,继承明代仇英和唐寅的绘画风格,并从多个角度学习古人的笔法,采众家之长,所画仕女画“落墨洁净,设色研雅”,将清代仕女画推向了一个的高度。所以他一生中绘画多产,尤其是仕女画的遗存数量最为丰富,而她的佛教画题材作品真迹极少,如《萼绿华海上添筹图》、《天女散花》、《善天女像》、《麻姑献寿图》虽属佛教题材,但多是女性形象,有出尘之姿,但依旧表现的是晚清文人画家在仕女画上所追求的“清淑静逸”之趣。另见有金笔瓷青纸的《十八罗汉图卷》、白描《十八罗汉图册》都是以罗汉单独为刻绘主体。此《阿罗汉十六帧册》作成时改琦37岁,已属他艺术的成熟期,图中绘制的阿罗汉以十六组佛教故事对应十六尊罗汉,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这与他嘉庆二十一年(1816)所作之名作《红楼梦图咏》样式与艺术表现相同。但绘制内容上较之《红楼梦图咏》多了丰富的佛教神话传说,夹杂着自我的信仰以及远离尘世追寻清静之处结庐而居的理想,同时也起到了“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效,而非以往的伤春悲秋感伤与惆怅之作。 《阿罗汉十六帧册》之“阿罗汉”一词意译为:“应供”、“杀贼”、“无生”,即断了见思烦恼,杀掉烦恼之贼,受到天上、人间的供养。鲁迅先生在文章《雪》中简称:阿罗汉是佛教称断绝了一切嗜欲,解除了烦恼的僧人。《阿罗汉十六帧册》中比较鲜明的罗汉有: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骑象轩昂、颂经朗朗,心怀众生。伏虎罗汉——弥勒尊者与猛虎对坐,猛虎因肚子饿对伏虎尊者怒目长哮。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侍童负经书,两人似东渡跋山涉水,后有一老者持杖濯足。还有笑狮罗汉——伐阇罗弗多罗,小狮子对面而坐。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坐崖边投喂神龙,身后童子俯身张望。在改琦的笔下,仿佛十六罗汉脱离了庄严凛然、法力无边的一面,而是以众生相出现,畅说妙法,既显得横生妙趣、意味盎然,又能从中怡神通窍。 《阿罗汉十六帧册》在绘画技巧上,突破了改琦常见的人物画中仕女为主体,不设背景,以工笔设色表现柔丽雅致与女性形象的审美相统一的样式。而是以丰富的配景内容:山水、花草、兰竹、动物、家具几乎是他艺术全貌的集中表现。设色运用上以重青绿为主,色与色之间有强烈的对比,而非是淡雅柔丽的用色。这是他精研入古时,吸收元、明诸家,尤其是明唐寅、仇英青绿山水的设色特点。人物上又以追摹宋、元人画,尤其取法李公麟高古游丝描以飘速简适的线条,幻画精微的展现了不同罗汉的修行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