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236 明 龙泉窑青釉纸槌瓶

龙泉窑青釉纸槌瓶
拍品信息
LOT号 5236 作品名称 明 龙泉窑青釉纸槌瓶
作者 -- 尺寸 高24.8cm 创作年代
估价 1,000,000-1,5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备注:
• (传)名古屋美术俱乐部,第60页

本品盘口,长颈渐宽,折肩,直筒腹,浅圈足。其造型兼具方瓶和圆瓶之美,既带方瓶的英挺轮廓,又具圆瓶的柔美线条。瓶内外施粉青釉,釉面厚润,如脂似玉,素净无暇。
这一造型因形似纸槌而得名,但其直筒腹、长直颈和盘口样式,其实是以玻璃瓶或樽的方式,自伊斯兰地区西部(或为伊朗)传入中国。1997年发现的公元十世纪印坦沉船货物中,也有玻璃近似例的碎片,就此请参阅M.Flecker所撰《Th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of the 10th Century Intan Shipwreck》(牛津:2002)。沉船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海离岸,船上有大批十世纪中国陶瓷,以及少量伊斯兰玻璃和其他材质的器物。

纸槌瓶不仅国人视之珍宝,宋代以来,该瓶以其独特器型,亦得到高丽、日本各国人士倾慕。高丽青瓷就有类此仿品,可见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所藏高丽青瓷刻花纸槌瓶,出版于《The museum of Oriental Ceramics, Osaka》2018年,图196。 在日本,对于中华珍异更是奉为天宝重器,像本拍品这一类佳妙瓷瓶,日本茶人视之为茶道摆设的上上之选,而数百年来,此器可能正是作此用途。素来以世代传承,谨守呵护,勿失勿坠,而引为人间佳话。故日本所藏中华古物,大多数为身世显赫之人使用,不仅器物保存如新,而且传递有序,翻检身世,又增添一段数百年家族故事。如香港佳士得2018年秋拍的南宋龙泉粉青釉纸槌瓶(编号8007)在日本的历史源流或可上溯至桃山时代,至近世为著名鉴藏名家益田孝男爵自视为一生压轴之藏。
以本拍品为例的纸槌瓶,在南宋和元代传世龙泉青瓷中极罕。北宋年间,曾有烧造两款与宫廷密切相关的无耳盘口纸槌瓶。一例是一小批定窑纸槌瓶,大维德爵士旧藏一例,瓶口略敛,图见S.Pierson编着的《Song Ceramics:Objects of Admiration》页20-1编号1(伦敦:大维德中国艺术馆,2003)。但以重要性而言,特为北宋朝廷烧造的汝窑纸槌瓶似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件汝窑盘口纸槌瓶,图见《大观:北宋汝窑特展》页114-5,编号23,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6;台北故宫亦珍藏二例口沿破损的汝窑纸槌瓶,图见前述著作页116-19编号24及25(图二)。河南汝州市东南面张公巷窑当中也有近似的纸槌瓶(图三),见《中国重要考古发现》页156上图(北京:2004)。
现身拍卖者,可参看2018年11月26日,香港佳士得《不凡—宋代美学一千年》专场,编号8007,如上文所说,其在日本的历史源流或可上溯至桃山时代,至近世为著名鉴藏名家益田孝男爵自视为一生压轴之藏。
本品来源于名古屋美术俱乐部,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治40年前后,即日俄战争(1904—1905年)后,日本大规模出现了美术品交易。它们是由东京、京都、大阪、名古屋等地的古美术商,在各自都市成立的古美术交易的美术俱乐部。在俱乐部内部设有专用的招标拍卖会场,至今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