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4 齐白石 佳卉工虫册 镜心
LOT号 | 2534 | 作品名称 | 齐白石 佳卉工虫册 镜心 | ||
作者 | 齐白石 | 尺寸 | 34×26cm×8 | 创作年代 | -- |
估价 | 18,000,000-22,000,000 | 成交价 | RMB 40,020,0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镜心 | ||
【出版】 1.《嘉德十周年精品录—中国近现代书画油画雕塑》第40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2.《书画拍卖集成—齐白石》图版388,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3.《银座美术馆馆藏作品选集》第16-17页,银座美术馆,2007年。 4.《银座风韵—银座美术馆馆藏作品集》第198-199页,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年12月。 5.《嘉德二十年精品录·近当代书画卷·一》图版97,故宫出版社,2014年5月。 【题识】 1.阿芝作。 2.星塘老屋后人。 3.濒生民画。 4.白石山壕多此藤。白石。 5.八砚楼头久别人。白石。 6.老白。 7.白石老人六十岁后画虫八十后补物。 8.此蝗也,北地最多。白石老人。 【印文】借山翁、八十岁应门者、阿芝、最怜君、想入非非、齐大、齐白石、老木、自石翁(二次)、耿耿心、老年肯如人意 本册题跋可知,是白石老人跨越二十余年才创作完成,工虫和花草,表现出其创作时期的典型特点,粗笔勾勒花卉,细笔勾写草虫,草虫笔墨之工细与花草的老辣洒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配景的「粗」来进一步烘托草虫的「细」,画面却又达到了高度和谐,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是为「齐派」虫草作品的典型代表,在齐氏的作品中可称绝品。 这八开作品,分别创作了八种植物、昆虫,尤其奇特的是,根据老人的题记,册中昆虫都是老人壮年时的作品,而背景的花卉等物则都是他八十岁后补成的。这恰恰成为一个有趣的对比:壮年时精益求精、状貌写真的精神产物,跨越了几十年的时光之后,成为老人追忆前绪的物化寄托。晚年大笔挥洒的红花墨叶,与早年精细生动、一丝不苟的草虫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们知道齐白石少年时曾为牧童,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界的一木一草、一花一虫有着深刻入微的体察认识。其自言四十岁后专画花卉虫鸟——以一件未完成的草虫稿而留存数十年,老人对这些草虫的自我认同和珍重也可见一斑。 此套草虫,虽没有堆砌的构图,但并不单调。因其匠心经营,选取草虫最动人的姿态,仍其‘观天地之造化’,‘对天地万物写生’的成果。笔笔自然,工细而像似,精微处若隐若现;昆虫有一触即动的感觉,绝不如一般标本画般死板,但与观者在大自然中观物的经验相合,呈现生活的单纯趣意。仿如置身乡郊,听见蝉在枝上鸣叫,使人暂放下生活的繁乱,乃难求之佳作也。 齐白石从37岁开始用功画精细的草虫,断断续续到80多岁,对于工虫精确的描绘长达50多年之久,创造了「善写意者,专言而后复写生,自能形神俱见,非偶然得也。」这是齐白石认识中国写意与工笔辩证关系的至理名言。工笔画要远看像「写意」,近看像「工笔」,即工笔要重写、尚意、传神和生命力,并非只有水墨简笔画,才注重「写意」,这个意是胸中之意,是源于自然有感于胸中的意境,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工笔中强调写意,向更深层次发展,就要如同写意画一样,讲究笔情墨趣,强调其神韵,并与文化修养相结合,对画中意境的表达更完美深刻。齐白石50余年的艺术实践最终达到了上述工笔画的最高境界,可谓前无古人,是唯白石始创的绝妙世界。 齐白石内心具有天真烂漫的童趣,对周围的小生命充满好奇和怜爱。同时,他有一双照相机般的眼睛,观察细致入微。他擅长把这些小虫一一刻画,栩栩如生,连最细微的细节也不放过,从而与配景的写意花草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小虫在画幅中其实只占据很小的部分,比实物可能也大不了多少。但画家一丝不苟,将它们描画得活灵活现,即使局部放大了欣赏也毫不逊色。 要画工细的草虫,非良好的视力不能为之。为了防止老年时视力衰退,无法作工细草虫,齐白石在六十多岁时陆续画了一批工笔草虫,待日后补景。北京画院藏品中,就有130张齐白石的草虫未完成稿件。白石老人对其毕生艺术事业的苦心经营和深谋远虑,由此可见一斑,所谓大师,应当如是也! 白石册页润格 册页作为一种书画小品,其尺幅不大,易于创作,易于保存的特点深受书画家和收藏家的喜爱。因此齐白石册页在润格中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他从早年对册页便有一种独立的价格体系。 1903年,樊樊山:白石草衣画。写意山水条幅,每幅廿金,工细者倍之。写意美人条幅,每幅廿金,工细者倍之。写意花鸟人物,每幅廿金,工细者倍之。团扇折扇, 每枋四金,工细者八金。册页每部八开者十六金,十二开者廿四金。方广汉尺一尺为本,加大者倍之, 工细者倍之。手卷长三尺者十二金,加长一尺加四金,逾丈者百金,三丈者三百金,工细者倍之。凡卷逾二丈,先收笔资,十年交画。传真无论直幅横卷,每幅百金。 1919年,樊樊山:石印每字一圆,字小过二分者另议,字大过六分者倍之。牙骨铜玉水晶不刻,加边款者倍之。 画幅,四尺条幅,不拘纸绢,每幅伍元,五尺六元, 六尺八元,八尺十元,过八尺者另议。凡索画者,请用汪六吉纸,陈纸减十之三。山水加倍。梅花加倍。工致者另议。册页每开三元,八开至十六开, 每开二元。手卷面议。团扇折扇每柄二元,小折扇不画。所有润资均系现洋。己未五月朔,樊山樊增祥书于都门,时年七十有四。 1920年,吴昌硕为白石题写润格:石印每字二元。整张四尺十二元,五尺十八元,六尺廿四元,八尺三十元,过八尺者另议。屏条视整张减半。山水加倍,工致者另议。册页每件六圆,纨折扇同。手卷面议。庚申岁暮,吴昌硕年七十七。 1931年,齐白石自写《齐白石卖画及篆刻规例》花卉:条幅二尺十元,三尺十五元,四尺二十元(以上一尺宽),五尺三十元,六尺四十五元,八尺七十二元(以上整纸对开)。中堂幅加倍, 横幅不画。册页:八寸内每页六元,一尺内八元。扇面:宽二尺者十元,一尺五寸内八元……凡画不题跋,题上款加十元。刻印:每字四元,名印与号印一白一朱,余印不刻。朱文字以三分、四分大为度,字小不刻……石侧刻题跋及年月,每十字加四元,刻上款加十元。 1947年的一则润例是以法币计算:一尺十万。册页作一尺。不足一尺作 一尺。扇面。中者十五万。大者二十万。 粗虫小鸟。一只六万。红色少用五千。多 用一万。刻印。石小如指不刻。一字白文 六万。朱文十万。每圆加一角。 白石老人册页的三个创作时期 第一时期为一九一九年以前,这一时期的册页作品常与花鸟、山水相混杂,工笔草虫册页比较拘于形似。这时齐白石仍然继承了八大山人的冷逸一路的创作特点、以秋虫秋草描写心中的孤寂。此时草虫往往只是册页的一部分,不是整个。 第二个时期为一九一九年至一九四五年,这一时期是齐白石草虫册页最为辉煌的时期,不仅出现了许多精妙的作品,而且齐白石还往往对册页整体进行构思,让其成为一个整体叙事。中期基本上转为对于草虫憨态可掬的描绘,有许多可爱的草虫形象,表现了『性本爱天真、复得返自然』的自然之趣,齐白石还将许多不合传统而生活中常见的昆虫和事物加入了册页之中,例如蟋蟀与大葱,等等,特别在定居北京以后,齐白石还有许多草虫册页表现了北方的习俗,如《蟋蟀居》表现了北方斗蟋蟀的休闲娱乐。这一时期专门以草虫为主题的册页大量出现。 第三个时期为一九四五年以后,晚期的齐白石草虫册页不仅十分老练,而且在作品中流露出对于生命的眷恋和对于儿时生活的怀念。 白石老人六十岁后画虫八十后补物解读 画工虫需要有很好的眼力,可是,由于生理的原因,受到视力的限制,老年人「目昏隔雾」已无力去画工细的草虫。可是,在齐白石的存世作品中,却有明确纪年的70岁以后的工虫作品,人们往往大惑不解。对此,北京画院所藏的一批齐白石的未完成稿,却解开了这一疑团。为了防止老年时不能作工细的草虫,齐白石在60岁之后陆续画了一批工虫待以后补景。这种点睛补龙的手法是齐白石的一大创造,也反映了这位高寿画家的长远之计。在这些形象生动、刻画完美的未完成的草虫图稿中,那些还没有添景的空白部分可以引发人们的多种想象。基于传统审美方式的作用,空白之无和有的辩证关系决定了这里有着丰富的可能性,可以想象,这些草虫的周围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所以,这些未完成稿所表现出来的意趣和审美的意义,使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现在完全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件完整的作品来对待。实际上,齐白石在画这些草虫时已经有了最初的构想,从具体的位置到草虫的姿态,都凝聚了老人的匠心。 ——陈履生 众家评白石老人工虫 画工笔草虫先要选稿,从写生积累的草虫稿中找出最动人的姿态,然后把无关的部分去舍加工,创造出精练而生动的艺术形象来。把这形象的轮廓用透明薄纸钩描下来成定稿。画工笔草虫,先把拟好的草虫稿子用细骨针将外形压印在下面纸上,然后,把稿子放在一旁参考着,用极纤细的小笔,用写意笔法中锋画出。虽然是在生宣纸上,但能运笔熟练,笔笔自然。细看草虫「粗中带细,细里有写」,有筋有骨,有皮有肉,非有数十年粗细写生工夫是画不到的。 ——胡佩衡 在自由写意风格发展的同时,齐白石的工笔草虫绘画也不断进步,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草虫绘画大师。他在这些年内所画的草虫画有许多翻印成精美画册。这些画册在风格上承袭了于1920年出现的草虫册。画中的蚱蜢、螳螂、苍蝇、蜜蜂、蜻蜓、蜉蝣、飞蛾以及蝉都十分细微精准,仿佛是自然课上最精致的插图一样。当然,在一如既往追求精准完美之余,齐白石也没有压制自身的艺术特性和独到眼光。他那些出类拔萃的作品更接近于版画而不是国画。那些细微的线条稳健清晰,让人不由想起干刻或是蚀刻技法。草虫的微小身躯上巧妙地设用了温和纯净的颜色。齐白石笔下的每只草虫都随自身天性在画面空间内运动,仿佛是独立存活在那白色的画面上。它们虽体型微小,却仍是画中主角。这种绘画不是齐白石画法的回归或是后退,它和大写意风格的自由笔法也并不相斥。齐白石从未放弃过这种绘画,他一直坚持精进自己的草虫画,几乎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年。齐白石通常可以毫不犹豫地在这些画上添点儿写意风格的树叶、花卉。这两种大相径庭的绘画风格的共生,在齐白石的绘画中并未相互排斥,反倒是产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对比,赋予画作生命力。 ——海兹拉尔 从总体上看,齐白石的草虫,有工、写之分。通常工细者,先画草虫后补景;写意者,先画景后补草虫。而不管是工是写,齐白石都非常注重草虫的体态结构,反映了他极为细致的观察和表现能力。他画的草虫得其翻飞鸣跃之相,翻者折翅能见动作,飞者振羽如临风声,鸣者切股能闻音响,跃者挺身可视耀状。这种干姿百态的变化,反映了他深厚的具有中国特点的造型基础。 齐白石画草虫,有着较好的整体效果,又有着细致入微的细部刻画。草虫一般体态较小,而一些具体的结构就更小。一般能画出虫爪的结构已是不易,但他不仅画出基本的结构,还画出虫爪上的毛,真可谓细致入微,令人叹为观止,表现了极强的绘画功力。齐白石的画在注重草虫结构的同时,还注重质感的表现,画蜻蜓和蝉的翅膀极透明之能事,而画飞蛾通体蓬松的绒毛感觉一碰即落,其绘画语言的运用表现出了超于一般画家的能力。 刻画精细是齐白石草虫画的一大特色,但常人画得细,容易腻和板,甚至细得如标本而无生气;齐白石所画则于精细中求生意,严谨处富变化。如画蜻蜓翅膀中的网纹,一笔中有浓淡变化,更增加了翅膀的动感。画水中草虫的长足,线条挺拔又能表现出关节的结构。这一切都是笔笔写出,积淀了他数十年的绘画功夫和学养。 ——陈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