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944 张瑞图 行书格言巨轴 立轴

行书格言巨轴
拍品信息
LOT号 0944 作品名称 张瑞图 行书格言巨轴 立轴
作者 张瑞图 尺寸 358×98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2,000,000-16,000,000 成交价 RMB 13,800,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立轴

题识: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此先贤之格言,万世之龟鉴也。果亭山人张瑞图。
钤印:张瑞图印、二水
张瑞图行书格言巨轴,纸本,纵358公分,横98公分,为目前著录及所见之张二水先生直幅立轴最大者。查世界各地公私藏品,直幅立轴纵3米以上者共计7件。余6件为:
①《南山北斗行书巨轴》, 338 x 96 cm,2015年北京保利春拍;
②《行书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句轴》,344.2 x 96 cm,首都博物馆藏;
③《浪迹莫愁难问询》,348 x 92 cm,広津云仙编《张瑞图の书法》著录,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④《高阁逼诸天》,348 x 92 cm;
⑤《闲将一掬芙蓉露》,334 x78.5cm,日本私人藏;
⑥《九天阊阖开宫殿》,339.4 x 90 cm,Van Gulik氏藏,Freer Gallery of Art提供。
且书为北宋司马光家训曰:“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如其所言,“先贤之格言,万世之龟鉴也”,殊为难得。
因尺幅甚巨,蔚为壮观,故而张瑞图书写此轴少尖锋凌厉之笔,多浑穆厚重之姿。此轴通篇结体朴厚方茂,笔笔中锋且行笔沉雄坚实,且完美诠释其书风结体开张,中宫收紧,横向取势之典型风貌,如“积”“遗”“读”“中”“此”“贤”“格”“鉴”等字的结体和用笔,而明显的张瑞图以方折用笔之字如“孙”“能”“守”“书”“读”等字,诚纵意所如,老辣弥坚。尽管张瑞图自谓“余于草书,亦少知使转而已,情性终不近也”,此作因书写此种巨幅大字,不如写小字挥洒自如,所以后人所评其书“有折无转”,转换为更多的“折转互用”。我们说,书家不可能以单一的笔法进行创作,“有折无转”亦是张瑞图典型书风之概括,即使在张瑞图形成其个人风格比较强烈的天启年间(1621-1627),许多作品都体现出折转兼备的特点,如其于天启七年创作的《杜甫饮中八仙歌试卷》,其标准的“三角形”的折角已经不多见,横折的角度大多在90°左右,方圆互用,折转自如。类似还如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行草欧阳修醉翁亭记卷》;江西省博物馆所藏的《行书五律诗》等等,都体现了一种书法家的自信和变化。另外,本作书写字体之大,张瑞图在处理字与字之映带关系如牵丝的连带与呼应亦缓急相间,如“积金”“遗子孙”“中以为”“子孙长久”等等。
是作应为张瑞图作于天启年间,且稍晚时期成熟之作。我们把天启元年至崇祯元年(1628)这一时期他个人风格比较明显并逐渐固定的时期视为张瑞图书法创作的成熟期。依据文献资料,天启五年(1625)到崇祯三年(1630)张瑞图61岁时,一直使用“果亭山人”这个名号,而从崇祯六年(1633),其开始使用“白毫庵”这个名号。有学者研究,依据其“瑞图”款,有两种基本类型,以“瑞”字为例,其一“瑞”字为左右结构,其二“端”部“山”字头上移,形成整体的上下结构;相应的以“图”字为例,其形体变化,成熟期早年上窄下宽,晚年趋于方形,后逐渐上宽下缩,若以此为判断依据,此撼人心魄之作应为天启五年或者天启六年所书。与此相似的,还有今藏日本黄山万福寺之《行草王建宫词等四首条屏》,藏于首都博物馆之《行书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期大明宫诗句轴》等等。
张瑞图作为晚明最有创造性的书家之一,以此格言巨轴为代表的大幅长轴的探索,在内容上一扫不激不厉、庄重典雅的传统范式,而代之以激越奇崛的气象,名义上师法古人,实则别出心裁,洋溢着创新精神。时人赞为“奇恣如生龙动蛇,无点尘气”。清人梁巘《承晋斋积闻录》曰:“圆处悉作方势,有折无转,于古法为一变。”《评书帖》又曰:“瑞图行书初学孙过庭《书谱》,后学东坡草书《醉翁亭》,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王(王铎)、张(张瑞图)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未入神,自是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