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5 陈洪绶 行书七言联 对联
LOT号 | 0945 | 作品名称 | 陈洪绶 行书七言联 对联 | ||
作者 | 陈洪绶 | 尺寸 | 96×23cm×2 | 创作年代 | -- |
估价 | 2,200,000-3,200,000 | 成交价 | RMB 3,335,000 | ||
材质 | 水墨纸本 | 形制 | 对联 | ||
著录: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1053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 题识:商略道书秋水月,都忘心想晓山钟。悔迟书赠,善长仙翁教我。 钤印:陈洪绶印、章侯 鉴藏印:苦篁斋真赏 说明: 1.谢稚柳旧藏。 2.上海博物馆1987年编纂《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时,“陈洪绶”名下第49印“陈洪绶印”即取自本幅。 陈洪绶绘画格调古雅,其书亦然。孟远评“撷古诸家之意而自成一体”,吴修云:“章侯书法遒逸。”包世臣称之为“楚调自歌,不谬风雅”而列为“逸品”。 陈洪绶《行书七言联》为其晚年所作,也是陈洪绶创作最丰富的时期,款落“悔迟”之号。陈洪绶的名号中,含义最深的便是“悔迟”,这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情感。丙戌(1646)夏,陈洪绶避乱山中,也是此时,开始使用“悔迟”“僧悔”等号。孟远撰《陈洪绶传》云:“大兵渡江东,即披剃为僧,更名悔迟,既悔碌碌尘寰致身之不早,而又悔才艺誉名之滋累,即忠孝之思,匡济之怀,交友语言,昔日之皆非也……自披剃后,即不甚书画,不得已应人求乞,辄画观音大士诸佛像,有称其必传不朽者,则曰:是固余之所悔也。”此时陈洪绶逢朝代更替巨变,陷入“英雄无路,报国无门”的困境之中。在明亡后,其孤傲倔强,不为清政府合作,狂放不羁,唯有寄情书画。也正是因其在政治上的遭遇,对陈洪绶的作品风格有着极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荒诞而深情,充满怪趣味和真性情。《行书七言联》全联以中锋运笔,纵敛有度,收放自如。结体以长方为体,内敛外拓,兼以陈氏特有的长捺、抛钩,笔随意下,疏落有致,气韵天成。看似随意,其实含蕴着独到之处与毫无造作的自然态势。 《行书七言联》为谢稚柳旧藏。1946年,谢稚柳曾临陈洪绶此联赠李祖韩。谢稚柳以古书画鉴定和绘画成就名扬四海,同时也心水书法。其早年书法追随陈洪绶,风格清新飘逸。郑重说:书法方面,谢稚柳的“功力不在绘画之下,可以等量齐观。他的书法和绘画同时进入陈老莲的艺术领域,那一手的老莲体书法,可以乱真,只是个性有所不同。老莲是超逸中带紧蓄,谢稚柳则在清新中带闲适,与他的画互为云蔚。”至1987年,上海博物馆编纂《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时,将本幅《行书七言联》中“陈洪绶印”收录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