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575 徐悲鸿 1948年作 奔马 立轴

奔马
拍品信息
LOT号 2575 作品名称 徐悲鸿 1948年作 奔马 立轴
作者 徐悲鸿 尺寸 110×56cm 创作年代 1948年作
估价 1,800,000-2,200,000 成交价 RMB 3,335,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立轴

【题识】天民先生以邢子愿书扇见惠,以此报之。戊子冬仲悲鸿。
【印文】东海王孙
徐悲鸿以画艺精湛,画品卓绝名播海内外,而又以画马最负盛名,不仅在世时就被人们广泛称颂和推崇,更在其身数十年间声名日盛、尊崇倍增。人类与马有着太多太重不能替代、难以割舍的深厚情缘。徐悲鸿正是通过其兼容中西、纵横古今的精绝画笔,将这浓浓的情结以及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全部注入了其画马之中,这也许就是他的艺术不同于很多画家以及他的墨马傲视当代、雄冠古今的真正原因。此幅《奔马图》是徐悲鸿晚期作品中的一幅佳作,由落款可知此作品为徐悲鸿得「天民」惠赠明代书法家、画家邢侗书法扇面后回赠的作品。一方面可见友人之慷慨,另一方面足见徐氏对邢侗书法之珍爱,以此飒爽英姿之奔马相送,也是文人相惜的见证。
已届天命之年的徐氏画马多年,他所独创的没骨写意画法其结构模式和笔墨节奏已纯熟流利至极,本幅亦为经典的徐氏奔马之作。徐氏笔下的马,鼻孔硕大,四肢劲长,马蹄宽大结实,形体比例上虽有所夸张,但结构动态皆从解剖中来,「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亦为其一贯的写实主义张目。他以湿润奔放的水墨勾勒泼洒,整体气势酣畅淋漓,而马的轮廓、口鼻、关节等关系到筋骨结构之处,则造型精准,笔笔到位。其造型与笔墨合二为一,笔墨紧贴马的骨肉与精神,松紧合度。马鬃以硬毫扫出,具有奔放不羁的绝佳质感。徐氏画马非常瘦,所谓「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既非膘肥体壮之厩马,也非雍容健硕的仪仗马,多为不系马鞍,自由奔腾的嶙峋野马,或以风雷之姿纵横驰骋,或以迥立之态侧首嘶鸣,其昂扬勃发的生命力以及怀才不遇的幽愤感皆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踏破了唐宋以降,人马画科衰落以来「万马齐喑」的沈闷。徐氏对中国传统中有关马的精神象征理解得十分透彻,本幅奔马在驰骋中侧首回顾,由动而静,由奔跑而踟蹰,于劲健之外又略带一种文人式的兴味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