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2 恽寿平 1684年作 花卉册 册页 (六开)
LOT号 | 0842 | 作品名称 | 恽寿平 1684年作 花卉册 册页 (六开) | ||
作者 | 恽寿平 | 尺寸 | 26×36.5cm×6 | 创作年代 | 1684年作 |
估价 | 6,000,000-8,000,000 | 成交价 | RMB 8,625,0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册页 | ||
著录: 1.邵松年辑《古缘萃录》卷九,第23至25页,上海鸿文书局,1904年。 2.震钧著《天咫偶闻》卷七,光绪三十三年(1907)甘棠转舍刻本,见《清代笔记、日记绘画史料汇编》第468页,荣宝斋出版社,2013年。 3.杨臣彬著《恽寿平早年事迹及年谱简编》,第49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3期。 4.承名世主编《恽寿平书画集》,第218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 5.福开森编《历代著录画目》,第319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6.徐邦达著《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第192至19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 7.杨臣彬著《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恽寿平》,第133页,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 8.蔡星仪著《恽寿平研究》,第103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题识: 1.冰鳞断壑想移根,古干倾欹掩荜门。天地一寒吾与尔,雪窗残月伴黄昏。杨补之梅花用笔简洁,洗脱町畦,正如姑射仙人,独立天表,非近世尘凡所能拟议。钤印:园客、恽正叔、寿平 2.遥想春云玉洞深,一枝疑是美人簪。红尘笑我无仙骨,纵遇桃花何处寻。南田寿平。钤印:寿平 3.还疑玉树旧歌声,帘卷东风永夜情。偏是月中容易见,玉栏西畔最分明。东皋园池月夜,观梨花得句,因制图。钤印:寿平、南田草衣 4.紫霄缨络。钤印:正叔、寿平 5.瘦茎叶叶带霜气,繁花片片含秋清。黄鹅紫凤娇欲舞,金幢玉节纷来迎。钤印:正叔、寿平 6.寒香雪艳,寿平。甲子上春,苕华馆橅古十种,时客荆溪南岳山庄。钤印:正叔、寿平、南田草衣 鉴藏印:李氏意西、仪周珍藏、王浴烟收藏图书、颍川汪氏 说明: 1.安岐、李意西、邵松年旧藏。 2.安岐(1683-?),字仪周,号麓村、松泉老人。天津人, 一说朝鲜人。安岐先世为盐商,家资巨富。自幼读书,喜爱法书名画。当时几位著名鉴藏家先期相继谢世,所藏精品, 大多为安岐收藏。据《文端公年谱》康熙五十九年中记载:“麓村安氏精鉴赏,凡槜李项氏、河南卞氏、真定梁氏所蓄古迹,均倾赀收藏。图书名绘,甲于三辅。” 3.李意西,据陆廷黻《镇亭山房文集》卷九第二十一《李意西先生八十寿序》可知,李意西为李慎之父。李慎,字勤伯,号柏孙。铁岭人,隶汉军旗。咸丰三年(1853)进士,官陕西布政使、西宁办事大臣。工篆隶,精鉴赏,收藏名迹极富。 4.邵松年(1848-1924),字伯英,号息盫,室名澄兰堂、兰雪斋,江苏常熟人。光绪九年(1883)二甲第五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七年,任河南学政。著有《澄兰堂古缘萃录》十八卷,记述所藏书、画、碑帖。生平庋藏颇富,兰雪斋藏神龙本兰亭,古鲸琴馆专藏古琴。 花卉第一 荆溪所作 胡敬是《石渠宝笈三编》的编纂之一,他在《国朝院画录》中说:“国朝花卉,当以恽寿平为第一,淡冶秀逸,仙骨珊珊,如藐姑不食人间烟火。”吴德旋于《初月楼闻见楼》言:“南田写生,遂为天下第一手”;陆以湉《冷庐杂识》亦记:“武进恽南田(格),画花卉为本朝第一,而诗、字亦佳,时称‘三绝’”。后人所称“清六家”之“四王吴恽”代表了清代绘画的最高水准,而恽寿平花卉画“为第一”。 恽寿平所作花卉册六页,分绘墨梅、梨花、碧桃、紫藤、菊花以及山茶水仙。其中山茶水仙一页,为册页总题:甲子上春苕华馆橅古十种,时客荆溪南岳山庄。苕华馆是恽寿平斋号,代指恽寿平本人。“荆溪”是指宜兴,南岳山庄为弥留之际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烧为两段的著名鉴藏家吴冏卿宅邸。根据题识,此册作于康熙甲子(1684年)上春,即本年正月,时恽寿平52岁,距其离世仅六年,这是他人生中最后的一个十年岁月所作,图中绘画以及题识皆可见恽寿平那种精益求精的绘画技巧以及极为严谨、规范的书风和创作态度。 六开神品 雅逸绝尘 第一开水墨梅花。此作恽寿平题:“杨补之梅花用笔简洁,洗脱町畦,正如姑射仙人,独立天表。非近世尘凡所能拟议”。本页仿宋代杨补之,有杨补之《四梅图》之神韵,老干横斜,枯笔写出质感,勾勒梅花纯净自然,且花朵皆用淡墨渲托,丰韵独絶。题诗:“冰鳞断壑想移根,古干倾欹掩蓽门。天地一寒吾与尔,雪窗残月伴黄昏”。将孤冷峭拔、高雅绝尘的景象托出。 第二开画设色梨花。梨花属于古代绘画不易画题材,恽寿平画梨花亦少见。目前可知的恽寿平梨花作品有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所藏《花卉册》(六开)之一页,故宫博物院藏《花卉册》(十开)之一页。此作梨花是月下梨花、又有风中摇曳之姿,花瓣、骨朵、组叶皆随风而动,又有叶尖和数朵迎风而立,其态绝俗;梨花用白与浅赭、浅绿的搭配使得整个画面淡雅绝伦。 第三开画红碧桃。其绘制花瓣之繁复,设色之雅艳,姿态之变化,都代表了恽寿平精谨的创作风格。“红尘笑我无仙骨,纵遇桃花何处寻”代表了一种隐逸追求和对生活的态度。 第四开作紫藤花。题写“紫霄缨络”。老藤新蔓,藤干朴茂苍劲,枝条柔嫩洒脱,叶子和紫藤花都有飘飘洒洒,笔笔欲生之感。 第五开画菊花。菊花是恽寿平擅长的题材,此帧作菊花三种,花叶纷繁,生动有致。“瘦茎叶叶带霜气,繁花片片含秋清。黄鹅紫凤娇欲舞,金幢玉节纷相迎”,将菊花傲霜迎寒之倔强之态尽显。 第六开山茶水仙。题为“寒香雪豔”。茶花以恽寿平典型没骨法为之,叶子以墨线勾写筋脉,清雅脱俗又见骨力;水仙以墨双勾,有花无叶,秀逸非常。 值得称道的是,此作中恽寿平之题识颇见其书法水准。蔡星仪在其文中曾称赞恽寿平的书法曰:恽书虽娟秀妍雅,却极有骨力,特别于转折出峰处,细如毫发,仍坚劲如钢丝,绝无柔弱和松懈,正所谓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同作所作 凄美冷艳 《花卉册》作于1684年正月。作于同一年的恽寿平画作有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一竹斋图》;天津博物馆藏《山水花卉》册页七开,摹赵孟顿、管道昇夫妇二人之画作《坡石丛篁图》;上海博物馆所藏《山水》十二开等等。有专家学者认为:“恽寿平没骨花的根本特点在于能以元人幽淡、逸宕、秀雅之笔来作宋院体工整、典丽之画,以其典型文人画家的素养、气质和审美理想融合、变革了院体花鸟画的拘谨、刻板、纤巧和过于绮艳华靡的特点”,而更为深层的意义在于,“其实,只要稍一深入品味,就会感觉到,恽寿平的花卉画,其色彩韵味是清丽冷艳,整个情调是在秀丽、明艳、洁净和淡雅之中蕴含着一种凄凉和哀伤。” 这种哀伤是随着1683年底清兵进驻台湾,全国基本统一,恽寿平对于国事的希望彻底破灭而达到一个结点。恽寿平10岁就随其父辗转于浙江、福建、广东,随义军对抗清军,九死一生,散而复聚,随着父亲的去世,其内心的悲痛和失落是难以言喻的,而后,恽寿平一直挂念但未能参加好友吴鉏在1677年的起义于1679年失败,吴鉏呕血而死。恽寿平一直燃烧于内心的反清之火在此时或应熄灭殆尽。至此时,清兵统一全国,毋庸置疑,这对于从小就视反清复明为大业的恽寿平来说,这个打击是巨大而沉重的。康熙甲子上春(正月),恽寿平客荆溪(宜兴),寓吴孝廉冏卿南岳山庄,同吴天石、潘元白等诸友,从南岳看梅,因至枫隐,作长歌记之。册中梅花一开题句:“天地一寒吾与尔,雪窗残月伴黄昏”将这种凄清苦楚真是写道了极致。至爱之亲的离世、家国理想的破灭让艺术家的心绪再难平复,反映在这套册页之内,凄美、冷艳的画面与描写归隐避世的诗句融合,情绪的悲观和失落,成就了一代名家冷艳淡雅的格调。 流传有绪 名家递藏 此册流传有绪,名家递藏,宝爱有加。《花卉册》先由安岐鉴藏,因其家资巨富,故得世间名迹佳作甚多,安岐(1683-?),字仪周,号麓村、松泉老人。天津人, 一说朝鲜人。安岐先世为盐商,自幼读书,喜爱法书名画。当时几位著名鉴藏家先期相继谢世,所藏精品,大多为安岐收藏。据《文端公年谱》康熙五十九年中记载:“麓村安氏精鉴赏,凡槜李项氏、河南卞氏、真定梁氏所蓄古迹,均倾赀收藏。图书名绘,甲于三辅。” 是册后归李意西。李意西,据陆廷黻《镇亭山房文集》卷九第二十一《李意西先生八十寿序》可知,李意西为李慎之父。李慎,字勤伯,号柏孙。铁岭人,隶汉军旗。咸丰三年(1853)进士,官陕西布政使、西宁办事大臣。工篆隶,精鉴赏,收藏名迹极富。 本册较早著录于邵松年《古缘萃录》一书。邵松年所著《古缘萃录》藏品,主要收录其自藏与其外舅杨庆麟所藏书画。杨庆麟(?-1873在世),字振甫,江苏吴江人,杨龙石之子,道光三十年(1850)翰林,官广东布政使。能治印,克承家学。杨庆麟精鉴赏,富收藏。安思远所藏《宋拓王羲之<十七帖>》,即为杨庆麟旧藏。杨庆麟曾曰:“南田翁画自是身有仙骨,便与徐熙、黄筌辈并世而生,亦当方驾并驱,共有千古耳”,足见其对恽寿平此作之崇拜。 邵松年(1848-1924),字伯英,号息盒。室名澄兰堂、兰雪斋、古鲸琴馆。江苏常熟人。邵松年于同治九年(1870)中举人,授任内阁中书。光绪九年(1883)获殿试二甲第五名进士,入翰林院,散馆授编修,光绪十七年(1891)任河南学政。邵松年收藏既富且精,珍品如《神龙本兰亭序》王翚《临安山色图》、文徵明《溪山积雪图》等等。需要说明的是,此册著录于邵松年《古缘萃录》一书,原册为十页,今佚萱花、牡丹、水墨荷花、芙蓉四开,但保存至今,依旧神采焕然,已然不易。邵松年对此册每开均著录详实,亦足见其喜爱程度之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