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7 李鱓 1734年作 黄牡丹、荔枝 镜心
LOT号 | 0847 | 作品名称 | 李鱓 1734年作 黄牡丹、荔枝 镜心 | ||
作者 | 李鱓 | 尺寸 | 牡丹29.2×39.8cm;柑桔26.5×40cm | 创作年代 | 1734年作 |
估价 | 100,000-200,000 | 成交价 | RMB 230,0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镜心 | ||
题识: 1.郑职方元勋有别业,名影园,园中开黄牡丹,名流满座,同赋七言律至数百首。郑糊名易书,缄送常熟钱宗伯牧斋评次,以南海黎遂球所作十首为第一。郑制二觥内镌黄牡丹诗贻遂球,赏其诗。遂球至虞山,执弟子礼,如谢举主,亦佳话也。李鱓写并录。钤印:复·堂、墨磨人 2.一钱不值程卫尉,万事称好司马公。白发永无怀橘日,六年惆怅满枝红。雍正阏逢摄提格之嘉平月,复堂懊道人写于竹西寓斋。钤印:鱓印 鉴藏印:角茶轩鉴赏印 李鱓此二帧用笔挥洒自如,豪爽奔放。其一绘黄牡丹一枝,纯用色笔,淡冶灵动。题诗为讲郑元勋影园中黄牡丹盛开,郑元勋广邀江南名士游园、赋诗并评选“黄牡丹状元”这一雅事。其二绘荔枝一株,主以墨绘,点以淡朱,水墨融成奇趣。题诗出自黄庭坚《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三首》其一。款落“雍正阏逢摄提格之嘉平月”,阏逢,亦作“阏蓬”,是指十干中“甲”的别称。摄提格,岁阴名,相当于干支纪年法中的寅年。由此可知本作作于雍正十二年甲寅年(1734),李鱓时49岁。这一署款方式在李鱓同年《菊蟹秋光图轴》《花鸟图册》中亦可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见载王凤珠、周积寅编《扬州八怪现存画目》,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年。)二帧皆精妙淡雅,或为成套散佚,并可见李鱓诗、书、画相互辉映,可称三绝。后为“角茶轩”珍藏,实可宝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