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 薛亮 2019年作 万山红遍 镜心
LOT号 | 3500 | 作品名称 | 薛亮 2019年作 万山红遍 镜心 | ||
作者 | 薛亮 | 尺寸 | 138×69cm | 创作年代 | 2019年作 |
估价 | 300,000-400,000 | 成交价 | RMB 345,0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镜心 | ||
【题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时在己亥年仲春,薛亮写于金陵钟山之东麓听天阁上。 【印文】薛亮、淡斋 【说明】经艺术家本人鉴定为真迹。 薛亮 b.1956 Xue Liang 中国江苏省靖江市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江苏省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工笔画会理事。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作品曾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中华杯》中国画大奖赛大奖及《牡丹杯》国际书画大奖赛二等奖,以及江苏省首届美术节银奖和日本NHK国际水墨画大赛大奖等。曾多次在中国大陆、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个人画集多种。薛亮擅长山水和花鸟,他以扎实的传统技法为基础,并以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绘画知识,结合其独特的审美观和思维方式,创造了充满大自然灵气而富想象力的梦幻山水画风,赢得「"江南鬼才」雅誉。其花鸟画构图独特,色彩丰富,创造了花鸟画的一个新面目。 展读薛亮的作品,令人沈迷于那静穆、幽邃、清逸、纯净的审美意境,震惊于那奇特、神秘、非凡的结构张力,陶醉于那缜密、灵动、精到的笔墨功力。这种似真似幻、理想化、情感化的心象山水,虽然不合实景,不合常理,但却合乎常情,而且与现代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心态相合拍,与现代审美视觉求新求异的需要相适应,因此不期而然地具备了时代性和现代感。 薛亮的心象山水来自于整合与重构,这当中既包含对自然物象的整合重构,也包含对传统语言的整合重构,而贯穿其始终的则是艺术观念的变革。由毛笔、水墨、色彩等媒材在纸(绢)上运动而产生的勾、皴、点、染等技法,是构成传统山水画的基本造型元素,需经画家的序列组合才产生特定的、完整的形象和意味。薛亮清醒地认识到,若是有意识地将它们从旧有的形式格局中剥离出来,以现代人的自然观和新山水的价值观,强化和规范它们的个体特征,再根据它们各自的语义特征和笔墨特征,赋以全新的序列,重新和谐地构成,必将创造出既源于古人,又异于古人;既有传统精练的「修辞」,又有现代「文采」意念的新「句式」和新「篇章」。 薛亮这种创造性的探索起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成熟于90年代后期。这得力于他自70年代以来对传统的深入研习和苦临苦练,对宋、元、明、清代表性山水画家作品的解读,使他对传统造型符号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再则是对中外艺术理论的潜心研读,又使他确立了山水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坚定信念。还有不可忽视的是,他用七、八年的时间游历名山大川,在对大自然的写生中感悟种种美质,并将传统笔法墨法在真景实境中加以印证。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深切地认识到传统绘画中的笔墨符号是脱胎于自然景观的艺术形态,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重新塑造,是最纯粹的艺术语言元,它们积淀着民族的审美理想,比之西方的再现艺术、抽象艺术,从更高层面上迫近了艺术本体。正是在上述基础上,薛亮有智有勇地进入了心象山水创作阶段。他对传统和自然进行重构,彻底告别了追摹自然感觉的写生状态,转向内心精神的探求,将主观意识和情感渗入到具体物象之中,将它们重新编排,整合出真正「物我合一」的、个人化的新山水。 薛亮以他沈静的性格,睿智的思考,浑厚的功力,诗人的气质,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整体把握和现代理念的转换,通过对自然物象与传统语言的整合重构,创造出当代心象山水的一种新的审美图式,一种新的山水形态。他的成功又一次证明,在具有与时俱进品格的艺术家那里,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富有无穷的生命力,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蕴相契合的艺术取向大有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