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8 何志隆 2018年 翡翠青瓷 翡翠青釉琮式瓶
LOT号 | 5188 | 作品名称 | 何志隆 2018年 翡翠青瓷 翡翠青釉琮式瓶 | ||
作者 | 何志隆 | 尺寸 | 高20cm | 创作年代 | 2018年 |
估价 | 1,000,000-1,500,000 | 成交价 | RMB 1,495,000 | ||
材质 | 形制 | ||||
底款:“翡翠青瓷何志隆戊戌” 何志隆 (b.1959),出生于台湾台北市。当代陶艺家,高职毕业后从事陶艺创作近三十年。多年前,接触柴烧时,被色泽黝黑、金属泛光、层次丰富的陶面表层釉色“窑汗”所吸引,进入探索柴烧陶瓷的领域。2009年于台东山区创建以“志窑”为名的特殊柴窑,用「当地漂流木」作为燃料,期间对窑炉不断改进,经历无数次失败与实验,仿效古人素胎不施釉的烧陶方法,潜心柴烧自然落灰上釉法,用植物烧成的灰飘落在坯体上,经过数百小时高温熔融瓷化结晶,釉层晶莹剔透,多层次冰裂,形成灰釉青瓷新品种——翡翠青釉。为远古青瓷注入当代风华。 本器形制如同礼器琮玉之寓意,为天方地圆的浓缩,包含了“黄琮礼地”的含义,寓意美好,象征富贵与高尚的品德;既至尊无比,又是先民浓缩大千世界精华的集中表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和传承,因此琮式瓶一直以来都代表着官窑制瓷的极高成就,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都是瓷器中的佼佼者。翡翠青瓷釉色之美,结合寓意深远的琮式瓶,从侧面而看,彷佛层层迭迭的翠绿千峰接连绵长,象征着中华文化绵延不断。仔细欣赏琮式瓶不同角度的釉面,单纯的绿色在光线的照耀下,显现不同层次的表达,堆积的积釉,因高温而自然形成清透深邃的翠绿,在多重光色交迭下,有一种单纯极致的神秘与美感。 翡翠青瓷 青瓷釉面有冰裂纹的自然现象,从原始青瓷出现后即产生,它与青瓷发展相伴终生。 从宋代哥窑开始对这种自然现象引入人工烧窑的控制,烧出明显的裂纹,已达在釉面上出现在粗铁线下还有细金丝的特殊效果,产生一种人工与自然结合之美。元、明、清、现代仿哥窑者络绎不绝。但他们只有一两重冰裂釉面的效果,而翡翠青瓷则烧出层层迭迭多重釉面冰裂的自然效果。在釉层之下,可以看到不同层次形状各异的冰层裂纹。如玻璃质般地釉层十分通透,裂纹繁密,色泽纹样格外绚丽,晶莹剔透,似层层坚冰被打裂般深邃。 这样艺术性极强的厚冰釉层,正是层层飘落的植物灰所形成的,因透明而层次分明,在阳光或强光的照射下,闪现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之光色,已达到人与自然、思想和艺术高度融合,这就是举世无双的翡翠青瓷艺术。这是在回归传统之后,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艺术意义深远。 翡翠青瓷的特色在于通体满釉,开片与冰裂层次丰富,裂纹细如肌肤,同时裂纹仅在表层内部不及于表层。在外观上,其美丽像自然流淌肌理的流釉、内部复层次冰裂,各层光线的多次折射产生闪烁的晶光、荧光、迭光等,此现象在当今陶瓷发展史上极为罕见,可谓「青瓷新品种」,是青瓷一脉相承与创新的象征。 翡翠青瓷创烧成功后,不断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陶瓷艺术界的广泛肯定,作品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和机构收藏。2022年,翡翠青瓷以划时代青瓷之成就荣编入《中国大百科全书》陶瓷文化主条目,这是当代唯一编入史册的作品,肯定翡翠青瓷在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 2023年4月 意大利米兰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 「Designing For Cultural Diversity:AChinese Paradigm为文化多样性而设计:中国范式探索展」 2021年11月 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 「青在当下-台湾何志隆翡翠青瓷作品展」 2019年8月 中国国家博物馆 「时代新章-中国国家博物馆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 2018年6月 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馆 「两岸一家亲-自然落灰翡翠青瓷艺术作品展」 2018年 受邀参与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馆「中国青瓷学术论坛会」 2017年 法国大皇宫 「国际艺术与创新双年展」 2017年4月 河北博物馆 「青.在当下-何志隆翡翠青瓷展」 2017年4月 河北博物馆「中国传统草木灰釉的传承与发展 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6年11月 法国巴黎罗浮宫 「第22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2016年 台湾台北当代工艺设计分馆 「承古开新-何志隆翡翠青瓷展」 2016年 台湾彰化生活美学馆 「宏观与微观-何志隆翡翠青瓷创作展」 2016年 佛光山佛陀纪念馆 「翡翠青瓷-何志隆艺术创作巡回展」 2014-2016年 佛光缘美术馆各分馆巡回展 「翡翠青瓷-何志隆艺术创作巡回展」 2015年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 「何志隆 翡翠青瓷邀请个展」 2015年 台湾文化资产局台中文化园区 「登峰造极 何志隆-翡翠青瓷个展」 2013年 台北孙中山纪念馆 「汉陶造玉-何志隆 翡翠青瓷个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