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915 胡之浚 1678年作  草书黄庭坚《山谷论书》卷 手卷

草书黄庭坚《山谷论书》卷
拍品信息
LOT号 0915 作品名称 胡之浚 1678年作  草书黄庭坚《山谷论书》卷 手卷
作者 胡之浚 尺寸 26.5×397cm 创作年代 1678年作 
估价 80,000-1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手卷

题识:宋齐间士大夫翰墨颇工,合处便逼右军父子,盖其流风遗俗未远,师友相承其渊源,与今人俗学不同耳。王、谢承家学,字画佳妙,要是其人物不凢,各有风味耳。观王蒙书,想见其人秀整,几所谓毫发无遗恨者。王荆公尝自言学蒙书。世间有石刻《南涧楼诗》者,似其苗裔,但不解古人所长,乃尔难到。法书固人所共好,而某方欲省缘,除长物旧有者,犹欲去之,又况复收耶!谨附封纳,不讶。观唐人断帋余墨,皆有妙处,故知翰墨之胜,不独在欧、虞、褚、薛也。惟恃耳而疑目者,盖难与共谈尔。砚之发墨必费笔,不费笔则退墨。二德难兼,非独砚也。大字难结密,小字常局促。真书患不放,草书苦无法。茶苦患不美,酒美患不辣。万事无不然,可一大笑也。颜鲁公书虽自成一家,然曲折求之,皆合右军父子笔法。书家多不到此处,故尊尚徐浩、沈传师耳。九方皐得千里马于沙丘,众相王犹笑之,今之论书者多牡而言骊者也。东坡道人在黄州时作,语意高妙,似非食烟火语,非胷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再过庐阜,俯仰十九年,陵谷草木,皆失故态,栖贤、开先之胜,殆忘其半。幻景虚妄,理固当耳。独山中道友,契好如昔,道在世外,良非虚语。道师又不远数百里,负笈相从,秉烛相对,恍若梦寐。秋声宿云,了然在吾目中矣,幸甚、幸甚。观唐人断纸余墨,皆有妙处,故知翰墨之胜,不独在欧、虞、褚、薛也。惟恃耳而疑目者,盖难与共谈耳。
康熙十七年(1678年)戊午,六月酷暑,余为足疾所困,不事笔墨已经年矣。值天老李年翁持纸索书,因无可以应,漫摘苏黄小集数段,以洗暑愁,兼请斧削。中多不工,实久踈所致,不足存也。新安弟胡之浚。
钤印:岷山、胡之浚印
胡之浚,江南休宁人。国子监生,并工于书法,康熙二年(1663)任宣城府上北路理饷同知。时孝庄皇太后身患皮肤病,康熙皇帝遂在著名的赤城汤泉修筑行宫,以便其洗浴治疗。汤泉之畔立有「洗心」二字碑,由胡之浚负责书丹、刻石。行宫建成后,康熙十一年(1673)二月,皇帝奉太后至,同时召见了胡之浚询问当地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