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0 傅抱石 1955年作 深山访友 立轴
LOT号 | 0980 | 作品名称 | 傅抱石 1955年作 深山访友 立轴 | ||
作者 | 傅抱石 | 尺寸 | 133×45cm | 创作年代 | 1955年作 |
估价 | 3,200,000-4,500,000 | 成交价 | RMB 4,816,0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立轴 | ||
出版:1.《名家翰墨》(傅抱石金刚坡山水二)P102-103,(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8月。 2.《傅抱石全集》(第二卷),P117,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3月。 款识:此作藏之敝箧十余年,盖抗战期间在重庆手写也。仓率寄奉,宝超先生即希指教。一九五五年五月廿七日,傅抱石南京并记。 印文:抱石私印、往往醉后 展览:“纪念傅抱石诞辰105周年收藏大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09年10月。 此幅作品系为傅氏金刚坡时期的精品。“金刚坡时期”即1939年傅抱石到重庆任政治部三厅秘书寄居金刚坡,直至1946年随中央大学迁移至南京。此一时期是傅抱石画风的转变期,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在当时完成的。成渝古道旁金刚坡麓的小旧院子里,傅抱石过着极为艰苦的日子。在宽不过方丈的小屋里除了勤研大涤子的画论外就是作画。每日作画需将小桌放至门外,以便能借到更多的天光。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傅氏感悟到了光墨联动的美学效应。一边研究着石涛上人的画论,一边看着金刚坡边的美景,一边以自己的画作来印证。左倚金刚坡,泉水自山隙奔放,当门和右边全是修竹围绕,背后稀稀的数株老松,杂以枯杆。这完全是大涤子的诗境。“年来我得傍山居,消受涛声与竹渠。坐处忽闻风雨到,忙呼童子乱收书。”多年来研究石涛的傅抱石终于在金刚坡找到了石涛作品中的现实画境。于是乎借着小黑屋那不亮的天光,傅氏幻化出了那一片灿烂的“抱石皴”。“我对于画面造型的美,是颇喜欢那在乱头粗服之中并不缺少谨严精细的。乱头粗服,不能成自恬静的氛围,而谨严精细杂非放纵的笔墨所可达成,二者相和适得其中。”傅氏的这段《壬午重庆画展自序》中的画语似乎可以视作“傅抱石金刚坡时期”画风的最佳注脚。这幅《深山访友》所绘的正是当时金刚坡的特殊地貌。层层山峦围绕着疏疏落落的村舍,到处是溪流、树叶。通幅笔墨苍茫雄奇,夏季的巴山夜雨更是烟雾弥漫,不辨东西。坡前两株老树以破笔败毫濡墨而成,中间隐约透着山岚白光。右侧的白水清涧、山泉迭流。左侧下角有衣冠人物二名,五官谨严精细,衣纹流畅。在一片光蔼中高士的形象显得圣洁而伟岸,而这种气息与东晋以来的士人气息竟暗相契合。“抱石皴”挥扫自如的豪迈风范却又与当时的时代气息所吻合。收放自如的画风处理,让观者感叹不己。所以说傅抱石的山水绝不仅仅是“抱石皴”的创新,而是时代精神、家国境遇、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以及画家本人的才华与胸襟的大结合。只有这样的画作才能真正感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