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809 清道光—咸丰 朱砂芙蓉海兽钮方章

朱砂芙蓉海兽钮方章
拍品信息
LOT号 2809 作品名称 清道光—咸丰 朱砂芙蓉海兽钮方章
作者 -- 尺寸 长7cm 创作年代 清道光—咸丰
估价 35,000-55,000 成交价 RMB 109,760
材质 形制


印文:蝉雨外送秋来
边款:望云书屋藏。
是印为芙蓉石,章型规整、色泽柔和素雅属朱砂地芙蓉,与红花芙蓉相近,盛产于清早中期;其质地洁净且无格裂,近乎完美。观其雕工亦可圈可点,浮雕技法刻蛟龙、灵龟、螃蟹、神蛙、金蟾,置身海浪之中,神态各异诩诩如生。有印文:蝉雨外送秋来;边款:望云书屋藏。祁家是晋人在清三百年间居官最高最久者,望云书屋是祁寯藻、祁世长父子鲜为人知的书斋名,幸有周绍良先生《蓄墨小言》(1999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有详细介绍,祁世长于1872-1875在安徽任学政时曾定制过望云书屋墨,且望云书屋墨的字体与本印边款字体完全相吻合,用笔和结体得力于柳、颜,筋骨具备,遒健端凝,楷书中偶夹行意,得颜、柳之精髓。在运笔的顿挫上,严遵柳法,给人以筋骨劲健之美感。且此印印文亦俱极高水准,当属不可多得的文案佳品。(参阅1999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周绍良先生著《蓄墨小言》下集P674-P679)祁隽藻(1793-1866),字叔颖,号淳甫,后避清穆宗载淳之讳改为实甫,又号春圃,自号息翁、息道人,晚号观斋。生于清乾隆五十八年,卒于同治五年,享年七十四岁,谥文端。山西省寿阳县平舒村人。嘉庆十九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兼撰文国史馆协修,实录馆纂修,累官南书房行走,文渊阁校理,日讲起居注官,会试同考官,广东乡试正考官,提督湖南学政右春坊右中允,翰林院侍讲学士,署国子监祭酒,通政使司副使,光禄寺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兵部左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提督江苏学政,户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管理户部三库事务,上书房总师傅,协办大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文渊阁领阁事查仓大臣,实录馆总裁监修总裁,管理工部事务,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诰授光禄大夫,礼部尚书。祁隽藻世称“三代帝师(道光、咸丰、同治)”、“寿阳相国”。是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代朝臣,是晋人在清三百年间居官最高最久者,有“半副銮驾祁相国”之称。政绩卓著、举能荐贤,蔚为一代贤相。亦是道光、咸丰、同治三个皇帝的老师堪称“三代帝王师”。道光、咸丰、同治时历朝正直宰相,文人贤吏视为风范,有一定的声望和影响。他提倡学术宋词,书法,工诗词古文,亦通训诂,明义理,著作颇丰,为道光、咸丰年间巨公工诗者、素讲朴学,故根柢深厚,非从事吟咏者所及,在当时学术界影响很大,他殖学稽古,蔚为一代儒宗,更是世人楷模,清廉典范,蔚为一代圭杲,诗坛推他为领袖主持。一生作诗3000余首,“诗以言志、言以心声”、“诗人之诗、学人之诗”,集诗书于一身。他的书法艺术造诣更深,学书由小篆入真行,悉宗柳公权,又学颜鲁公,参以黄庭坚,笔意直追魏晋,师法“二王”,探索书法之韵味,形成了潇洒练达、舒逸遒健的风格。善榜书、对联,长短篇无一不精,用笔和结体得力于柳、颜,筋骨具备,遒健端凝,楷书中偶夹行意,得颜、柳之精髓。在运笔的顿挫上,严遵柳法,给人以筋骨劲健之美感,且中心紧收、四旁开展的结体,又显示出一种潇洒的旷士之风,练达的高人韵致,向帖学的高度攀登。他精研“二王”,博览博学,书外修养甚深,使书法艺术日臻化境,故得“二王”之韵致,不流于柔媚,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熔众家于一炉,开祁派独特书风的先河。人谓:“大书深刻之绝诣为一时之最,人共宝之。”、“祁相国书法冠以当代。”祁隽藻是我国著名诗人、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革新派、对联家、农学家、宋词派、史学家,是我国清代晚期文大臣中的佼佼者。是晚清集政治家、艺术家于一身的重要人物。祁世长 (1825-1892)山西寿阳人,字子禾、念慈,一字子和,号敏斋,室名思复堂,谥号“文恪”。咸丰十年庚申(1860)二甲30名进士,授编修,数任乡试,会试主考官,督学直隶、安徽、浙江,历官侍讲学士、礼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尹。习儒学,信宋儒义理之说。光绪中,先后督、顺天、浙江学政,两次主持会试。光绪十年(1884)勘察山东河工,主张疏浚海口以泄盛涨,修防民埝以保大堤。八年后卒。 著有《思复堂集》、《翰林书法要决》、《祁文瑞公年谱》等。父祁隽藻,宗法颜、柳和苏东坡,劲穆淳雅。其叔祁宿藻为道光年间进士,曾任湖南布政使和江宁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