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700 黄宾虹 1941年作 漓江纪游 镜心

漓江纪游
拍品信息
LOT号 2700 作品名称 黄宾虹 1941年作 漓江纪游 镜心
作者 黄宾虹 尺寸 130×66cm 创作年代 1941年作
估价 1,500,000-2,200,000 成交价 RMB 2,016,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著录:《新金陵与海上名家精品集 》图164,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5月。
款识:远峰浮翠落飞淙,亭敞林垌四面窗。如箭激弦舟出峡,有巢架木屋凌江。禽鸣变候情如赠,蛮语征謌兴不降。山解留人还小住,度云徐听寺钟撞。漓江纪游诗。辛已宾虹学人并画。
印文:黄宾虹、潭上质印、片石居
展览:“海上升明月—海上画派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5月。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黄宾虹应广西省教育厅之邀赴桂林,于讲学授课之余,畅游漓江,览桂林山水,并以书画诗词纪游,创作甚多,后常有忆写桂林景色之作,即如此幅。此作写于1941年,时年78岁的画家居于北平。这一年他曾被日军拘捕,尝尽动荡之苦,但这一时期却是宾翁著作最丰、作画最多的时期,亦是其绘画艺术走向浑厚华滋、蔚然大家的时期。画面中,黄宾虹借由山水的笔墨语言把他对现实与传统的思考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苍润而雄浑的笔墨,清和而厚拙的线条,不仅是为了表达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隐忧,更是为了建立一种美学标准和原则。笔墨语言是一种精神人格的构成形式,宾翁因此构筑自己独特的艺术家人格模式,以反动于清中叶以来的疏狂放诞、江湖市井式的画风。并由此在实践上、也在理论上为中国画笔墨确立了一种可资参证的美学标准。